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元317年 司马睿称帝建东晋

公元317年 司马睿称帝建东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78 更新时间:2024/1/24 18:30:10

永嘉元年(307)七月,朝廷命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又命王衍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五敦为扬州刺史。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愍帝出降刘聪,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三月,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纷纷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十日,司马睿于建邺即位称帝,这就是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建邺为了避愍帝司马邺的讳,改称建康。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兴。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级。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马睿能在江南重建和中兴晋室,北方士族王导、王敦等琅琊王氏起了很大作用。王导(276~339)更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当时被称为“江左管夷吾”。永嘉(307~313)之乱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在江左建立的东晋政权不仅是门阀专政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利益的某些特征,所以“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晋建兴四年,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听说长安失守,愍帝被俘,带领军队露宿在野外,亲自穿上铠甲,并向各地发送檄文,限定日期北伐。

因为漕运延期,就斩了督运令史淳于伯。行刑以后,刽子手在柱子上擦刀,血沿着柱子往上流,一直到二丈多高的柱子顶端才流下来,观看的人都认为淳于伯冤枉。

丞相司直刘陴进言说:“淳于伯罪不当死,请免除从事中郎周莛等人的官职。于是右将军王导等人上书归咎于已,请求免职。

司马睿说:“政令和刑罚失当,都是由于我的昏聩造成的。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次年二月二十八日,平东将军宁哲到达建康,自称接到愍帝司马邺的诏书,让司马睿全面负责国家事务。

三月,司马睿换上白衣服,出宫避居,举哀三日。于是西阳王司马羕和官员、掾属等共同奉上皇帝尊号,司马睿不接受。

司马羕等人坚持请求,不肯罢休,司马睿感慨流泪,说:“我身为丞相,没有尽到辅佐的责任,是有罪之人。你们如果这样不停地逼我,我只好回琅邪封国去了。然后传呼私人奴仆,命令准备车驾,要返回封国。

司马羕等人就请求司马睿依照魏、晋旧例,称晋王。司马睿同意了。

初九,司马睿即晋王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武。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社稷。

晋太兴元年,三月初七,愍帝死讯传到健康,晋王穿上丧服,移居倚庐。百官请求奉上皇帝尊号,司马睿不同意。

纪瞻说:“晋朝嗣统中断,到现在都已两年了,陛下应当继承大业。遍观皇室子弟,还可以推让给谁陛下如果荣登皇位,那么祖先的神灵和全国百姓都能有所凭依。如果忤逆天命,违背人心,大势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洛阳、长安两座京城都被焚烧浩劫,刘聪在西北自立尊号,而陛下却在东南为显示清高推让帝位,这就如同要您救火,你却作揖谦让啊。

司马睿还是不同意,让殿中将军韩绩撤去摆好的皇帝宝座。纪瞻呵斥韩绩说:“皇帝的座位与天上星辰相应,敢挪动的斩首!”司马睿为之动容。

奉朝请周嵩上书说:“古代的帝王,道义周全然后择取,谦让完备然后拥有,所以能长久地统治国家,光耀万世。现在愍帝的梓宫还不有归国,故都还没有恢复,义士泣血,士民子女惊惶不安。

应当广开言路,接受好的建议,训练士卒,整治兵器,先洗雪大耻,满足天下人的共同愿望,那代表天下的宝鼎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周嵩说的违背了司马睿的心意,被贬出京城,担任新安太守。

后来又因为抱怨,被免除官职。

初十,司马睿即皇位,文武百官陪立两列。司马睿让王导登上御床同坐,王导坚决4拒绝,说:“如果太阳与天下万物等同,怎么能普照众生!”司马睿于是不再坚持。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兴。

标签: 东晋司马睿晋愍帝王导

更多文章

  • 公元317年 琅琊王司马睿即位 史称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司马睿,门阀制度,士族

    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简介中国北方

  • 公元267年 李密作《陈情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晋,李密,陈情表,晋武帝

    西晋泰始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李密被征为太子洗马,诏书多次临门,郡县官员屡次逼迫,他为此上《陈情表》。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曾在蜀汉为官。在此表中,李密述说了祖母刘氏年迈体弱,“日薄西山,气

  • 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开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五胡乱华,五胡乱中华,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

  •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开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十六国,西晋,门阀,士族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

  • 鏖战淮南:五代末期的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淝水之战,淮南,历史,军事,战争

    位于淮河南岸的古城寿春是中国历史上的百战之地,但凡乱世,豪杰逞雄,中原逐鹿者,必以此地为争。其原因是,寿春地区古有芍陂水利,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之称。寿春古城临八公山、居东淝河,很多战事都是在山、河之间展开的。世人喜欢历史者,大多知

  • 历史上夫人宋孝武帝真与堂妹有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孝武帝,刘宋,汉书

    从世人对刘宋王朝的评价上来看,前三任皇帝便是整个王朝的分水岭,自宋孝武帝刘骏后期的统治开始,刘宋王朝便朝向毁灭的深渊一路前行,再无回天之力。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刘骏在刚刚取得皇位的时候,由于新胜旧太子,刚一上台,便大肆清扫宗族势力,奋发图强,在政体、军体等制度上进一步创新,使朝廷的风貌焕然一新。然而,

  • 苻坚——雄图大略的前秦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苻坚,前秦,淝水之战,少数民族,儒学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

  • 五胡之一:鲜卑族历史简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胡十六国,鲜卑,鲜卑族,游牧民族

    鲜卑族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西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

  • 五胡之一:匈奴国历史简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十六国,匈奴,北匈奴,南匈奴,东晋

    匈奴(Hun),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战国时游牧在燕、赵、秦以北。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在一世纪末为汉所败,西迁。南匈奴附汉,东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根据

  • 北周的“鸿门宴”:竟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鸿门宴,北周,宇文邕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