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梁太祖朱全忠为什么被称为篡位皇帝

后梁太祖朱全忠为什么被称为篡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3/12/7 1:39:46

唐朝无疑是中国历史最瑰丽、绚烂的一个朝代之一,大唐的盛世犹如烟火一般灿灿夺目,但是她也犹如历朝历代,不得不被历史的车轮推动着向前走,繁华过后还是难免归于寂灭,大唐盛世,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唐朝最为中国最鼎盛的时期之一,灭亡之后,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很快就被之后崛起的国家给替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而后梁的第一个皇帝,就是后梁太祖朱全忠。

后梁太祖朱全忠(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原为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叛将,五代十国梁朝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他的先祖是舜的司徒虎的后代,高祖叫朱黯,曾祖叫朱茂琳,祖父叫朱信,父亲叫朱诚,他是父亲的第三个儿子。朱全忠又是如何从一个黄巢的起义军一步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的?

唐僖宗乾符年间,关东地区连年饥荒,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黄巢趁机崛起于曹州、濮州地区,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共有数万人之多。天下多有不顺时,一向温顺的良民才会起义反抗,到了晚唐时期,唐朝江河日下,贪官横行,皇帝昏庸,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农民的反抗,于是黄巢军就顺势而出。朱温即朱全忠也投入到这场浩大的浪潮中,跟他二哥朱存一同投入黄巢军中,因为奋勇战斗多次获胜,得以补缺提升为队长。很快黄巢攻陷长安,朱温因为战绩突出,在黄巢军中很有威望。

唐中和二年,黄巢任朱温为同州防御使,让他自行攻伐占取。后来又叛归唐朝,当时唐僖宗得知朱温的归附很高兴,但是没想到一场更大的浩劫在等着唐僖宗,因为朱温,一个朝代就此覆灭。唐昭宗李晔即位后,初则为宦官所困,继又为藩镇相挟,名虽帝王,实同傀儡。此时唐室衰徽,天下割据,战乱频繁,朱全忠经营汴州,十年中之间表面侍奉唐室为名兼并河南,攻掠河北,加兵河东,昭宗的命运早就被捏在自己的手中。此时,他的劲敌只剩一个,就是晋王李克用

朱温在与晋王李克用争斗了许多年,趁着晋王势力衰微而迅速占据了上风,急于代唐,因长安距汴州路途甚远,不便于直接控制,遂决定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昭宗无奈,只好顺从朱温之意。天复四年(904年)初,朱温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地方实力派组成了联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朱温决定举兵西讨,又担心昭宗会有所举动,于是决定杀死昭宗,另立新君。天复四年(904年)十月,朱全忠因急于谋划篡唐自立之事,遂返回大梁。十二月,密令杀何太后,并迫使哀帝下诏称其系秽乱宫闱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停新年郊礼。于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开封称帝,国号梁(后梁),改元开平。自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时期

在漫长的大唐时代,刘裕制订的篡位法则一度成为一纸空文,直到被朱晃重新拾起并发扬光大。在朱晃的引领下,南北朝的武将篡位风在五代十国重新成为时尚。从黄巢农民军的猛将朱温,到大唐梁王朱全忠,再到后梁太祖朱晃,这个篡位者的经历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惊人的相似。

朱晃勇猛过人可惜品行不佳,结果,这位老流氓自己的结局就弄得很不美妙被朱友珪照本宣科地执行了“刘裕法则”。短命的后梁政权,只存在了大概18年的样子,就又归于尘土了,据说他荒淫成性,好色之举令人瞠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梁政权能够坚持18年,实属不易。

食色性也,男子好色是很正常的现象,朱全忠身强力壮,同样喜好女色。他的正妻张氏严肃端正,聪明机智,他既恭敬又畏惧。当他唐朝皇帝赐封为梁王时,张氏一病不起,旋即病逝。张氏去世后,他便为所欲为。成为帝王后他宫中妃嫔成群,但是这些还不够,他将这些妃嫔弃之不用,把淫欲之手伸向大臣的妻女。枢密使敬翔的妻子与朱全忠公开私通,敬翔碍于情面和天子之威,不敢有一丝怨言。河南尹张全义和朱全忠是结义兄弟,共同参加义军,共同投唐为官,朱全忠在洛阳长期住在张全义家,奸淫了张家几乎所有的女子,包括张全义的妻子和女儿。张全义其子气愤之极,要杀死朱温,张全义念在朱温的救命之恩上,劝阻了儿子,最后不了了之,最荒淫的是,朱全忠还将淫欲之手伸向儿子和义子,让他们的妻子轮流侍寝。

这个禽兽不如的皇帝占尽儿子和义子的便宜,儿子和义子们竞相利用妻子到朱全忠跟前探听机密,争夺皇储地位。最终,由于儿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的告密,朱全忠被朱友珪杀掉。

更多文章

  • 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是谁 刘弗陵结局如何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弗陵,皇后,霍光,上官桀,卫子夫,上官皇后

    汉昭帝刘弗陵是个英明的皇帝,年纪轻轻登上帝王之位,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很明事理,他谨遵着父亲的嘱咐,让霍光辅佐自己。八九岁的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四处撒野的年纪,汉昭帝刘弗陵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一样,因而他不得不收起童心,早早换上一副大人的模样,像他的父亲一样,号令天下造福黎民百姓。少帝刘弗陵的生平刘弗陵

  • 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纪晓岚的巧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也是著名学者。他才思敏捷,遇事常有巧思,因巧思又有趣味。巧解老头子化危机纪晓岚负责编撰《四库全书》。盛夏的一天,纪晓岚光着上身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不料乾隆皇帝前来视察。光着上身见皇帝是大不敬,可又来不及穿衣服,情急之下,纪晓岚钻到办公桌下,心想皇帝待不了一会儿就走了,等皇

  • 纪晓岚巧说仙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纪晓岚,巧说仙鹤,乾隆皇帝

    一天,乾隆皇帝在园内散步,纪晓岚跟在后面。突然由东南方向飞来一只大鸟,乾隆便问身后的纪晓岚:“飞来的是什么?”纪晓岚抬头一看,回答:“回禀皇上,蓝天高空一鹤飞,头顶朱砂雪为衣。”乾隆说:“不对呀,那鸟不是黑色的吗?你怎么说是‘雪

  • 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苏秦,张仪,厉害,乐毅

    苏秦,洛阳东郊人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比不上当时的富家子弟,但他胸怀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rdqu

  • 同为鬼谷子弟子的苏秦和张仪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鬼谷子,苏秦,张仪,更胜一筹

    世人都爱将苏秦张仪一同提及,我们知道苏秦和张仪都师从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其实苏秦和张仪的关系就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因为两人总是被一同提及,于是便有了争议,有说两者是不同时代的人,有说是同时代的人。持不是同一时代观点的人认为,关于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为什么被称作“杀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杀神,秦昭襄王,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李牧,王翦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幼年的白起便展现出去军事的极大兴趣,经常于山野之中,将周围的一草一木想象成军队,在心中排兵列阵,可见白起对打仗的喜欢程度。十五岁的白起从军,因作战勇敢屡立战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人屠,白起,秦昭王,秦昭襄王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上秦昭王大量网络人才,以增强本国的军队实力,白起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推动秦国建立起一个更强大的帝国。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赵国是三晋之一

  • 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故事,范仲淹,程颐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

  • 北魏五朝名臣高允的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五朝,名臣,高允,境界

    北魏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不倒翁”高允,他经历过五代君王,创连这个纪录,除了因为历代君王的器重与喜爱,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足够长寿。高允信佛,他曾乐观地估计自己会有百岁的寿命,结果活到了98岁。有一天文成帝召开朝会,发现著作郎高允已经27年没升过职,他本人居然从未提过这方面的要求

  • 其貌不扬的魏元孚为何会成为晋简文帝最器重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元孚,晋简文帝,器重,大臣,司马昱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手下大臣开玩笑。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长得十分难看,个子矮,脸盘短,还秃顶,其貌不扬。晋简文帝就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凭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猎,先帝射死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