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尊王攘夷”具体是什么战略?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尊王攘夷”具体是什么战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26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4:52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这主要是因为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攘夷”的谋略。

他说:“齐国和别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属国,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谁能服谁呢?我们就缺乏号令诸侯会盟的条件。而周天子则不同,虽说差不多是名存实亡了,但毕竟是天子,在道理上、在名位上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大王能奉天子之命,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共尊天子,抵御别的部落,谁有难处大家帮他,谁不讲理大家管他。到那时,即使大王不想做霸主,别人也会推举大王做的啊。”此即历史上有名的管仲之“尊王攘夷”谋略。齐恒公对管仲的阐述观点非常赞赏,于是就照着管仲这个“尊王攘夷”的谋略去安排实施了。

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在齐恒公为首的诸侯国拥立支持下,周襄王即位。随后,周襄王命令宰孔代表周王室,封齐恒公为诸侯长,初步确立了齐恒公霸主地位。同年初,齐恒公召集鲁、宋、曹等诸侯国及周公宰大会于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县内境),举行受赐典礼。

在受赐典礼上,周公宰根据周襄王之命令,因齐恒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赐。齐恒公想听从王命,管仲在旁提醒他:“周王虽然谦让,臣子却不得不敬。”齐恒公于是答道:“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王命而废臣职吗?”说罢,只见齐恒公疾步走下台阶,再拜稽首,登堂受赐。各诸侯国君见此,皆叹服齐君有礼。齐恒公又重申盟好,订立新盟。此即史称著名的“葵丘会盟”,从此正式确立了齐恒公的霸主地位。

“尊王”谋略初步成功后,齐恒公开始着手实施管仲的“攘夷”谋略。首先接受管仲“北方定,方能专心南征的”意见,放弃南征楚国,出兵救援屡遭北方山戎侵犯的燕国。山戎溃逃至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齐兵乘胜追击,一举灭了山戎并连同孤竹国也收降了。接着又联合中原各诸侯国,击败了北方的狄人,使邢、卫两国重建家园,恢复国土,受到了两国人民的拥戴。

至此,南北和平,诸侯安定。齐恒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历经三十年,终于完成了独霸春秋的千秋伟业,成为天下公认的霸主。齐恒公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此外,还辅助王室平乱一次一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标签: 管仲春秋

更多文章

  • “夺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大忠臣于谦为什么不去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夺门之变,于谦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果没有他,明朝恐怕是支撑不了那么久的,那么“夺门之变”发生的那一天,于谦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阻止政变的发生呢?众所周知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而发动的政变。既然是政

  • 有哪些事可以证明,严世蕃的确是个“鬼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严世蕃,明朝

    严世蕃算是个奇人,他是明朝权臣严嵩之子,但父子二人长得并不像。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而严世蕃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其中一只眼睛还有疾病。虽然长相不佳,但严世蕃智商奇高,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可惜他的聪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严世蕃生于高官显贵之家,父亲严嵩是嘉靖朝掌权时间

  •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睿,曹丕,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本人是一米九大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墉,清朝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

  • 胡昭:汉末三国时期又一位“孔明”,曾救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昭,汉末

    说到“孔明”,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但其实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孔明,他就是隐士胡昭。胡昭,字孔明,与诸葛亮相比,行事更为低调,虽然曾受邀出山,但拒绝入仕,始终过着隐居乡野、潜心书法的日子。史书上关羽胡昭的记载很少,但从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谋略不输诸葛亮。胡昭是颍川人,颍川郡在

  • 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用人不疑,燕国国君燕王哙

    古代君王大多都有疑心病,那么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呢?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中期,燕国国君燕王哙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突发奇想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燕王哙的这一荒唐举动引起了燕太子平的极度不满,由此导致燕国内部发生激烈混战。齐国趁机伐燕

  • 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那么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期间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波折,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可到了年近五旬时,糟心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到来,其中最令他痛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飞将军,李广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么汉朝的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

  •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居正,问路斩樵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其实这位明朝大臣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行事不要太过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居正乃是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可以说是当时的文臣第一人,他的生平和履历可想而知有多辉煌了,而他本人也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不过与大家想的

  • 裴行俨:裴元庆的历史原型,有“万人敌”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裴行俨,隋唐

    当形容某人的武力过人时,我们会用到“万人敌”一词。“万人敌”最初出现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指的是被“学”之物,为”兵法“,而在《三国志·张飞传》中,万人敌被用来表达”雄壮威武“的含义,后来多被用于夸张形容某人武艺过人,能力敌万人。历史上,能被正史承认的”万人敌“并不多,裴行俨就是其中之一。演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