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时期五位重臣并称“五阁臣” 他们是的权势最厉害

乾隆时期五位重臣并称“五阁臣” 他们是的权势最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38 更新时间:2023/12/21 1:20:10

还不知道:乾隆朝“五阁臣”,谁的权势最盛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御制《行书怀旧诗册》,为张廷玉鄂尔泰富察·傅恒、喜塔腊·来保和刘统勋等五位堪称“扛鼎重臣”的朝廷宰辅,各题诗一首,并称为“五阁臣”。

张廷玉: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皇帝临终亲自任命的“顾命大臣”,清代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官至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宰相。除去清初异姓藩王外,张廷玉的仕途高度乃系清代汉臣的顶点。

鄂尔泰:和张廷玉处于同一时期的朝廷大佬,“雍正帝三大宠臣”之一,与张廷玉等同受雍正帝遗命辅政。在乾隆朝初期的朝廷上,鄂尔泰和张廷玉分庭抗礼、不分伯仲。

富察·傅恒:乾隆帝原配嫡后——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乾隆皇帝的小舅子,清朝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学士”,曾两次因功获封一等公。乾隆朝权势最盛的外戚家族——富察家族的领头羊,被乾隆皇帝评价为“世胄元臣,与国休戚”,死后追赠“郡王”爵位,“声威卓著,备蒙恩眷,满人中之佼佼者也”。

喜塔腊·来保:一位出身内务府辛者库的励志型人物,堪称清代官场的神话。出生于康熙二十年的来保,在康熙朝仅官至正六品的“三等侍卫”;雍正朝也只是官至“内务府大臣”、“署理工部尚书”;乾隆朝,巅峰时期的来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衔,死后赠“太保”衔。

刘统勋:清代8位获赠文臣最高谥号——“文正”的重臣之一,被乾隆皇帝评价为“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刘统勋病逝后,乾隆皇帝“为之恸哭”,称“朕失一肱股,刘统勋乃真宰相”。

所谓“阁臣”,即任职于清朝内阁的朝廷重臣,一般指“殿阁大学士”。清朝时期的“内阁”,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中枢,但只有同时拥有“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职衔,才有资格被称为“宰相”。所以,“阁臣”之称,既是清朝官职的最高等级,也是手中权势和朝廷地位的最有效象征。

清代“殿阁大学士”形象

那么,上述并称为“五阁臣”的5位朝廷大佬,谁才是权势最盛的哪一个?是追赠“郡王”爵位的富察·傅恒,还是清代汉臣仕途的巅峰张廷玉呢?

很遗憾,“五阁臣”中权势最盛者,并非富察·傅恒,更非张廷玉,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喜塔腊·来保。

我们先用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事例证明一下的来保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乾隆五十四年,由乾隆皇帝指婚,刚刚被晋封为“嘉亲王”的皇十五子永琰,迎娶了自己的嫡福晋喜塔腊氏。注意,早在乾隆三十八年,皇十五子永琰就已经被秘密立为皇储,也就是说,这位喜塔腊氏就是乾隆皇帝为其选择的中宫皇后。

按照惯例,为了保证嗣皇帝对朝政大权的有效掌握,嫡福晋的选择一般会以外戚家族的势力大小为第一参考标准。表面看来,出身内务府辛者库的喜塔腊氏似乎并非最合适的人选,但就因为她是来保的侄孙女,乾隆皇帝就毅然做出了这个关乎嗣皇帝皇权稳固的重大决定。

注意,此时距离来保病逝已经整整25年,来保的朝廷地位和巨大影响,可见一斑。

只不过,历史上的喜塔腊·来保,仅仅拥有“武英殿大学士”的职衔,按照清朝“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排名顺序,明显低于张廷玉、鄂尔泰和富察·傅恒的“保和殿大学士”,而且来保虽然担任过“军机大臣”,但却从未担任过“领班军机大臣”。也就是说,来保只是“内阁”和“军机处”众臣中的普通一员。

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剧照

既然如此,为何称来保才是“五阁臣”中权势最盛的一位呢?

我们来看下《清史稿·列传八十九》对来保巅峰时期的任职记载:

乾隆十年十二月,授武英殿大学士。十三年九月,命为军机大臣。十四年,金川凯旋,进太子太傅,兼管兵部、刑部事。十六年,兼管吏部事。二十六年,兼管礼部事。

乾隆二十六年的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为富察·傅恒,但其也只是朝廷宰相而已,“上承圣意,下辖百官”,而且几乎全部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戡乱边疆”的军事活动上。而且,就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来看,这一时期的傅恒基本类似于乾隆皇帝的首席军事参谋,几乎不参与具体的朝廷事务。

清代军机处旧址

而此时的来保却以“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逐渐监管了“六部”中的“四部”——兵部、刑部、吏部、礼部,基本相当于兼任常委并同时担任国防部、公安部、司法部、组织部、教育部部长的副总理。也就是说,除了国家财政和基础建设外,来保几乎掌控了朝廷所有的职能部门。

注意,乾隆朝初期的“总理事务大臣”,也只是监管“六部”中的一部,最多也只能监管两部而已。也就是说,仕途巅峰时期的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人加起来,还不及来保一人的权势大。而刘统勋的权势巅峰也只是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监管礼部、兵部而已。

所以,乾隆皇帝为“准皇帝”皇十五子永琰选择喜塔腊氏为嫡福晋,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极为理性的政治考虑。所以,来保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士,能够被乾隆皇帝列入“五阁臣”也绝不是没有道理。一人手握四部实权,清朝“阁臣”中,恐怕也就来保一人而已!

参考文献:《乾隆帝御制行书怀旧诗册》、《清实录·高宗实录》、《清史稿·列传八十九》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尊王攘夷”具体是什么战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管仲,春秋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这主要是因为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谋略。他说:“齐

  • “夺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大忠臣于谦为什么不去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夺门之变,于谦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果没有他,明朝恐怕是支撑不了那么久的,那么“夺门之变”发生的那一天,于谦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阻止政变的发生呢?众所周知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而发动的政变。既然是政

  • 有哪些事可以证明,严世蕃的确是个“鬼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严世蕃,明朝

    严世蕃算是个奇人,他是明朝权臣严嵩之子,但父子二人长得并不像。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而严世蕃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其中一只眼睛还有疾病。虽然长相不佳,但严世蕃智商奇高,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可惜他的聪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严世蕃生于高官显贵之家,父亲严嵩是嘉靖朝掌权时间

  •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睿,曹丕,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本人是一米九大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墉,清朝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

  • 胡昭:汉末三国时期又一位“孔明”,曾救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昭,汉末

    说到“孔明”,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但其实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孔明,他就是隐士胡昭。胡昭,字孔明,与诸葛亮相比,行事更为低调,虽然曾受邀出山,但拒绝入仕,始终过着隐居乡野、潜心书法的日子。史书上关羽胡昭的记载很少,但从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谋略不输诸葛亮。胡昭是颍川人,颍川郡在

  • 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用人不疑,燕国国君燕王哙

    古代君王大多都有疑心病,那么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呢?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中期,燕国国君燕王哙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突发奇想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燕王哙的这一荒唐举动引起了燕太子平的极度不满,由此导致燕国内部发生激烈混战。齐国趁机伐燕

  • 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那么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期间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波折,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可到了年近五旬时,糟心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到来,其中最令他痛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飞将军,李广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么汉朝的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

  •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居正,问路斩樵

    张居正“问路斩樵”,包含着怎么样的人生智慧?其实这位明朝大臣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行事不要太过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居正乃是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可以说是当时的文臣第一人,他的生平和履历可想而知有多辉煌了,而他本人也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不过与大家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