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割据河内,他的结局如何?

张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割据河内,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3/12/19 14:24:56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末宦官专权,张杨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献帝返回洛阳,张杨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张杨素与吕布相交,想要出兵相救却因实力不足而办不到,于是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不久,其部将杨丑杀张杨以应曹操、致使曹操尽收其部众。

人物生平

给事并州

张杨,字稚叔,并州云中郡人。早年时,因为武勇过人被任命为武猛从事(为州刺史属官,掌领兵事)。

汉灵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的并州刺史张懿被胡人攻杀。于是,丁原继任并州刺史。汉灵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蹇硕在京都统领军队,想要统率四方,于是大肆征召天下豪杰用为自己的偏将,当时袁绍和曹操都被征为校尉跟随蹇硕,而丁原则派遣张杨率领士兵去蹇硕那里去,蹇硕让张杨暂行军司马。

虎踞河内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蹇硕被大将军何进所杀,何进派遣张杨回并州召集兵马,留在上党,并平定了上党的山贼之乱。但何进不久之后就被宦官张让等诛杀,董卓趁机进京,掌握朝中大权,无恶不作。于是张杨率兵进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但未能攻下,于是张杨率所领寇略诸县,队伍发展到几千人。

初平元年(190年),张杨率军参加,山东诸侯组成以袁绍为首的讨董联盟军。张杨于河内与袁绍军回合,后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于漳水,於夫罗想要叛变,但是袁绍和张杨都不肯相从,于是於夫罗挟持张杨奔走,袁绍派遣大将麹义进行追击,在邺城南部大破於夫罗军。於夫罗挟持张杨逃到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张杨得以东山再起,于是董卓诏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遣从事王必从兖州出使长安朝见汉献帝,途径河内时被张杨拦阻,董昭告诉张杨“袁绍、曹操虽是同盟关系,但看情况,是不可能长期联合下去的。曹操眼下虽然弱小,但却不愧是一个英雄,应当找机会同他结交。何况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应当加以利用,帮助曹操同朝廷接上关系,并上表推荐他。如果事情办好了,曹操是不会忘记您的好处的。”张杨听后觉得有理,就立刻照办了。曹操得知情况后,对张杨果然十分感谢,特地给张杨送去犬马金帛,张杨也派使者拜见曹操。

二纳吕布

初平四年(193年),吕布被赶出长安后,投奔南阳袁术,袁术因吕布胡作非为而欲除之,吕布因害怕而投奔了张杨。当时李傕郭汜悬赏捉拿吕布,张杨部下都想杀掉吕布。吕布听说后,对张杨说:“我和你是同州人,你若杀了我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把我活着交给李、郭二人,这样你也可以获得李、郭的恩宠。”张杨认为有道理。于是表面上答应李榷郭汜,实际上保护着吕布不受伤害。然而吕布却信以为真,不久便投靠了袁绍。

兴平元年(194年),袁绍暗使人杀掉吕布,吕布从袁绍处逃出后再次投奔了张杨。

救援献帝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作乱而流亡至河东,张杨率兵前往安邑救援。百官都很饥饿,张杨使数千人背着米提供食物。被拜为安国将军,假节、开府,封晋阳侯。当时张杨想把汉献帝迎回洛阳,但是诸将不肯从,于是张杨回到野王。

建安元年(196年),杨奉、董承、韩暹携带汉献帝回洛阳,没有粮食吃,张杨于是携带粮食于回洛阳的路上迎接汉献帝,和汉献帝一起回到洛阳。起初,诸将争权,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投奔张杨,张杨令董承先修缮洛阳宫室。七月,汉献帝回到东都洛阳,住进了杨安殿。张杨认为护驾是自己的功劳,于是以“杨”命名这座宫殿。后张杨对诸将说:“天子应该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现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的辅佐,我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于是张杨又回到了野王。即刻拜为大司马、假节钺。

后值韩暹擅权弄国,董承秘密召兖州牧曹操入宫勤王。曹操入宫后弹劾韩暹与张杨之罪,汉献帝因韩暹张杨有护驾之功,让所有人不要再提这件事。

救布被杀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张杨与吕布的关系向来比较好,想要去救援,却失败了,于是率军前往东市,遥与吕布成掎角之势。张杨部下杨丑,将张杨暗杀,欲投靠曹操。而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欲投奔袁绍。曹操因为见形势不利,为免夜长梦多,派遣史涣曹仁急攻眭固。眭固自领亲兵出奔袁绍,于犬城被史涣等截击被斩,曹操再围射犬,众人皆降。曹操因此吞并河内。

标签: 张杨东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赵匡胤为何会迁都?有哪些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

  • 历史上长孙皇后被称为贤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长孙皇后是史上公认的贤后,甚至有人称她为古代第一贤后。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一般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长孙皇后站在李世民身边,积极辅佐李世民,是李世民的贤内助。比如在玄武门政变爆发的时候,长孙皇后亲自站到800名将士面前,激励他们,让他们勇往

  •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主动孙权投降曹操,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昭,三国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在当阳击溃刘备。当时的曹操意气风发,举目天下,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孙权了。于是,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

  • 襄樊之战关羽如果想活着,应该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三国

    襄樊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场战役,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战,关羽在樊城前线打曹操,和徐晃交战,孙权在背后偷袭,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加上驻守江陵和公安的糜芳、士仁投降,导致关羽后路被切断,也预示着关羽走向败亡。在这危急关头,如果关羽做了这一

  • 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孝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能驾驭风云政变的女中豪杰之一,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的开始,是满蒙联姻的产物。清朝的强盛,是满蒙女子的智谋。清朝传奇女子,第一位便是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野史被称为大玉儿。历史上形容孝庄,她被称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四个字,毫无感情,却点明了她的能力。

  • 袁绍麾下的猛将,有哪些人是死于赵云之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出手不凡,一出道就和袁绍手下第一流猛将文丑打了个平手,在救刘备的时候,一枪挑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猛将高览。那么,除了高览,赵云还杀了袁绍哪位一流名将?众所周知,袁绍手下猛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韩

  • 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的转折点 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安禄山

    还不知道:唐朝和安禄山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禄山为何能横扫大唐?你看手握20万雄兵的哥舒翰,是怎么被俘的?一、安禄山为何敢起兵?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不过是否考虑过,李隆基时期是大唐的巅峰一刻,国力之雄厚无出其右,为何却被安禄山这一撞,直接就半身

  • 司马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举荐过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但却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应该当之无愧,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是因为他的推荐,庞统名声不显也是靠他才出来做

  • 诸葛亮北伐11名大将战死 诸葛亮到底败的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北伐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

  • 刘备不是器重诸葛亮吗 刘备托孤时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李严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严,年轻时曾经出任郡职吏,以才华著称,深得刘表的信任,建安十三年,曹操攻占荆州,李严逃入蜀中,投奔刘璋。公元213年,李严以护军的身份,受命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只不过他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