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3/12/10 4:26:14

还不知道: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在抵抗司马懿父子的战役中,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抵抗到了最后,也即宁死不降。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凌,却在淮南一叛中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作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东汉末年,王凌举孝廉出身,曾担任县令、太守等官职。因为成绩出色,王凌获得了曹操的赏识,被提拔为司空(曹操)掾属。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王凌被册封为散骑常侍、兖州刺史。曹丕在位时,王凌参加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对此,蒋济这位曹魏大臣曾评价道:“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太和二年(228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时,王凌参与石亭之战,跟从曹休征伐东吴,力挽狂澜,历任扬豫二州刺史,治境有方。齐王曹芳继位,拜征东将军,联合孙礼击败东吴大都督全琮,进封南乡侯,授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代蒋济为太尉。

嘉平三年(251年),王凌不满太傅司马懿篡夺大权,所以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对此,在笔者看来,面对司马懿这位对手,王凌放弃抵抗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计划泄露,兵力悬殊

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吴国孙权怕自己去世后魏军长驱直入,封锁涂水。王凌终于等到机会,请朝廷下发统兵的“虎符”,以教训吴国为名,调动扬州大军发动兵变。司马懿因为已经得知王凌兵变的计划,所以不同意下发兵符。

王凌无奈,派心腹杨弘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相约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告知王凌即将叛变。同年四月,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从水路南下,突然率领大军到达百尺堰,直逼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

王凌发现情况不妙,拿不到虎符的话,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毫无胜算。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无法调动曹魏东线地区的兵马,这导致王凌手中的兵力远远比不上司马懿,再加上司马懿长期抵抗诸葛亮北伐,本人领兵作战的能力,也在王凌之上,这最终促使王凌没有负隅顽抗。

二、心存百姓,不愿抵抗

曹丕称帝后,王凌曾治理青州、豫州等地。在此期间,王凌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征召没有出名的俊才,并注重恢复当地的秩序,所以得到百姓的称赞。曹芳即位后,王凌作为征东将军,来到了扬州之地,秉承着之前的风格,王凌同样是心存百姓。

所以,在司马懿率领大军突然现身后,为避免寿春百姓遭受战火,王凌写信请罪,并派掾属王彧向司马懿交出官印和仪仗,自己则前往丘头,在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司马懿派人为王凌解缚,并交还王凌之前交出的官印、仪仗。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王凌继续抵抗下去,寿春的百姓和将士,无疑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这是王凌不想看到的结果。

三、轻信赦免,保全家族

最后,司马懿率军前往扬州的时候,下令赦免王凌之罪,然后写信晓谕王凌。对此,王凌认为自己已被赦免,于是乘小船前去拜见司马懿,却被司马懿派遣的部下阻拦在十余丈外。王凌向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当初,高平陵之变爆发时,司马懿承诺放过曹爽,结果后者放弃抵抗,最终被夷灭三族。现在,王凌同样轻信了司马懿,认为自己主动投降,可以苟全性命。进一步来说,王凌也不全是为了自己,更多的还是希望保全自己所在的家族。作为王允的侄子,王凌自然是出自世家大族。

所以,得知被司马懿欺骗后,王凌果断选择自尽,期望司马懿可以对自己的家族手下留情。不过,手段狠辣的司马懿,显然不会手软,王凌和令狐愚均被诛杀三族。楚王曹彪也被迫自杀,其亲属都远放平原郡。

标签: 王凌司马懿

更多文章

  •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 清军为什么攻破不了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魏忠贤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忠贤掌权期间,为什么清军无法攻破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宦官祸乱朝政,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恶贼当道,大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明代的阉宦之祸,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可谓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说到明

  •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屠城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

  •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郃,三国

    对三国演义中,张郃前期处处被虐,为何后期突然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张郃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职场中人研究、深思!看懂了张郃的一生,我们能够在职场中避免许多大坑!大众眼中的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地位非常尴尬,他本身武功非常不错,远超那些二

  • 唐朝时期,后宫妃子的服饰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妃子,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代的皇帝和后妃们在宫禁中的服饰,基本上是由饱读经史的文臣们去详定和解释的。中国古来的舆服制度卷帙浩繁,有时候却又语焉不详,帝王们也时常对此大惑不解。唐高祖李渊就曾询问过令狐德棻:“丈夫冠

  •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仲舒,西汉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发出的政令,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推崇

  •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一向以枪快著称,在战场上,敌将往往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已经死于赵云枪下,这里面,包括比较厉害的高览和朱然,都是被赵云一枪毙命。赵云曾在卧牛山一枪刺死裴元绍,连刺周仓三枪

  •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佗,曹操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

  • 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三国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孙鲁班是吴主孙权的长女。她是吴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孙权晚年开始,吴国政坛一片混乱,正是因为有她在其中胡搅乱拌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孙鲁班的生母步夫人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爱屋及乌,孙鲁班自幼便很得宠爱。

  • 赵云真的不配五虎上将吗 刘备为什么只给赵云一个杂牌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赵云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何只封赵云为杂牌将军?他真的不配为“五虎上将”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里,赵云是家喻户晓的偶像级战将。说他是偶像,因为但凡三国题材影视剧,必由一位帅哥演绎赵云这个角色,但凡赵云出场,必是白袍白马,挺一杆长枪,魅力四射。赵云赵云早年追随刘备,战功赫赫,

  •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如何 刘备能压制其他两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巅峰时期的刘备,实力到底有多强大?能够力压曹操孙权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