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的贪腐之风为何屡禁不止?连朱元璋的残酷杀伐手段都不行?

明朝的贪腐之风为何屡禁不止?连朱元璋的残酷杀伐手段都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3/12/13 9:38:49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贪腐盛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朝代,中国朝代惩治贪官的措施最严厉,然而腐败现象却最严重,这就是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极其痛恨腐败,制定了严厉的刑罚惩治贪官。甚至为惩治贪官创造了很多酷刑出来,明代光是酷刑就有数十种之多,凌迟、极刑、剥指、墨面等等。依据明太祖颁布的《大诰》,凡是敢贪污的人,别管贪污多少,一律在脸上刺字,并且挖去膝盖骨。并且明确规定,官员受赃数目到达八十贯就处以绞刑。他还开列了一些惩治贪婪官员的典型事例,让官员以此为戒。到了洪武后期,反贪律法更是变的严苛,不管到不到六十两,只要贪腐了立即处死,而且朱元璋还规定在各地的官衙都要建一座土地庙,当然这座庙可不是用来供奉土地的,而是把那些贪腐的官员处死后,再剥皮充草挂在土地庙前面,用以警示后来的官员所用的。

可惜即时都已经如此的严厉,朱元璋统治的这30年,每年都还是有贪官被杀,洪武朝历经30年,贪官被杀数十万人,可是我们都知道贪官是越杀越多。只不过相对明朝永乐之后的朝廷,洪武一朝还算清明,贪官较之要少得多,不像明未崇祯帝一朝,满朝文武皆是贪官,可以说朱元璋时期的清官比例占到整个明朝的六分之五,真可谓是“中坚力量”。

然而自永乐之后,明朝却是一代更比一代腐败。到1644年,李自成马上就要攻陷皇城,崇祯皇帝一心想要重振大明朝,可是国库中居然连足够的军费都拿不出。崇祯皇帝只好发起大臣们给国家捐款,帮自个渡过难关,按理来说此刻现已到了国破家亡的境地,大臣们应当与国家同命运共危险,可是令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老油子最终的捐款只要几万两,有些大臣捐一百两,还有一些就捐几十两,然后就开始哭穷,最终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可以说明朝尽力治理腐败,却最终因腐败而灭亡。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就连“剥皮充草”这样残酷的行刑方式都出来,明朝的腐败还是没有得到遏制,甚至明朝的腐败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为严重的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朱元璋并没有为后世留下一套完整、严格的行之有效的反腐律法,虽然洪武帝设置了御史台来监察天下官员,也制定了严酷的律法和考核措施,可是这些都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可以说整个明初的反腐工作,全凭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朱元璋说这个人贪了就是贪了,甚至有时候连官员辩驳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杀了,朱元璋完全就不按照其所制定的律法来,要抓要杀完全就是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那你说这套反腐的法律有何用,谁会信服呢?

久而久之,这种残酷但毫无权威的反腐法律自然就会被人抛弃,朱元璋忘记了他是开国皇帝,是踏着敌人的鲜血登上帝位,他可以完全不计后果,完全不用看别人的意志做事,所以对于贪官他才能想杀就杀,而不用在乎其他百官的看法。但是他的后代不行啊,朱元璋的后代不可能像朱元璋这样的“任性妄为”,他们要想坐稳这个皇帝宝座,要想维持好这个大明王朝,他们就必须要考虑百官的感受,他们就必须要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所以他们对于贪官的处置绝对不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想杀就杀。

再者朱元璋之后对于什么才算是贪官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朱元璋也没有留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律法,所以对于如何判定这个人是贪官,完全就是皇帝和百官说了算,再加上朱棣之后的皇帝,全部都是生长于深宫之中,他们绝对不会如他们的祖宗朱元璋那样,采取铁腕的政策去反腐,他们要想杀这个贪官,很多时候都是会受到百官意志的左右,那么这个时候“官官相护”就来了,所以结果自然而然就知道啦,官员之间互相拉帮结派一起贪污,底层官员剥削百姓钱财,然后拿着这些钱财去讨好上层的官员,而上层官员就收下这份钱财,然后充当底层官员的保护伞,在朝堂上保护着这些底层官员,以此可以让他们继续剥削百姓,而借此自己也就可以收到更多的钱财。

第二、明朝的皇帝自己造成明朝的大规模腐败,明朝自明宣宗之后的皇帝,就很少有“正常”的皇帝。明英宗开宦官专权的先例,王振明朝第一个专权宦官,在当时官员只要有钱财孝敬王振,立马就能升官,若无则很有可能会被贬官,甚至是丢了性命,所以这个时候的官员只要想升官就必须给王振送钱,后来王振被抄家的时候仅金银就有60余库,玉盘100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者20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足见其贪污受贿的程度;明世宗二十年不上朝,朝中之事尽交付太监和内阁负责,期间出了一个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的严嵩,严嵩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期间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败坏朝纲,大肆排挤异己,收受贿赂,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

如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一万三千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二千二百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武官中则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两千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三千两,使督漕运。你说明朝出了这么几个皇帝,即使他们的祖宗朱元璋再怎么样治理贪腐,杀贪官,明朝也还是会贪腐成行,所以我说明朝有那么严重的腐败问题,很大程序在于明朝皇帝自己,哪怕明朝的皇帝稍微勤政一点,明朝也不至于腐败到如此地步。

第三、明朝官员的工资真的太低了,低到什么程度呢?明代俸禄以品级制度为基础,共分九品十八等,朱元璋时期,明朝官员俸禄以米的形式计算,其中正一品官员年俸900石,从一品750石……正七品140石……正九品米60石,从九品米50石。到了明成祖时期,才出现“以米折银”,而且俸禄有所增加,但相比唐宋依然极低。用米的形式说明俸禄,其实还不够直观,那我们以相同购买力的形式进行换算,直接换算成我们现在的人民币。

明朝一石米经换算大约是90公斤,按照如今的米价5元/公斤换算,上文我们说到朱元璋时期官员的年俸,正一品官员的年收入换算人民币约为40余万元,从一品30余万元……正七品4、5万元……正从九品2、3万元,这么一看,是不是的确很低。那么肯定会有人说一年四五万足够一家普通百姓一年的生活了,但是别忘记了,这是官员的工资,官员一家可不只有四口,即时是明朝第一清官海瑞,一家包括母亲、妻子、小妾、孩子、奴仆也多达数十口,还有别忘记了这些人都是要靠海瑞一个人养的,奴仆你的发工资、孩子上学你的付钱、妻子和小妾买胭脂水粉你的付钱、母亲买衣服你的付钱,就这样下来,试问一年四五万够吗?显然不够。

再加上明朝的官员和其家属明令不得从事商业的事情,也就是说你的钱只能是你做官的工资,那么可想而知,明朝的官员如果你不贪污,如果你遵纪守法,那么你可能都要揭不开锅了。显然朱元璋虽然一直用重典来治理明朝的贪腐,但是他却忘记了,他给官员的工资连养自己一家人都不够,你更就不用说,官员之间还要“礼尚往来”,亲戚之间还要送人情这些事情了,所以明朝的官员如果不贪还能如何?当然,我这并不是说官员没钱就可以贪,这是对的,只是我想说的是朱元璋应该要想到再用残酷的刑法的时候,也应该给予明朝官员更高的工资,毕竟你打了人家一巴掌,也要稍微给点甜头吃吧!但是无奈的是朱元璋从小就仇视当官的,他觉得当官拿这份工资足够了,而后代的皇帝也不太敢违背朱元璋的祖训,也就一直没有给官员涨太多的工资,而这样也在某一种程度说明了,为什么明朝的官员腐败如此厉害了,只能说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薄俸一定能致腐。

第四、当然历朝历代的官员哪有不腐败的,不管哪个朝代只要他要用到当官的,并给了当官的权利,那么不管这个王朝实施如何强有力的反腐措施,也会有贪官的存在的,比如清朝不是还专门设立了“养廉银”来养官员吗?可是事实上呢?贪官还是有,和珅这样的巨贪也都还存在,只能说只要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官”,只要我们这个世界还有“民”,那么腐败问题是绝对得不到彻底的根治的。而明朝之所以被人那么重视其官员的腐败问题,无非就是明朝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有别于其他的开国皇帝,他大力的反腐,大力的整治贪官,并用“剥皮充草”这样的残酷刑法来治理贪官,所以我们都特别的奇怪,为什么如此的残酷的刑法,明朝还是贪腐成行。但是我们谁都知道,不管哪朝哪代官员腐败问题都是时刻存在的。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明朝这二百七十六年以来,除了洪武这30年,清官比例要比贪官多少,之后的明朝廷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直到大明王朝后期的腐败已经到了沦肌浃骨的地步,侵蚀了社会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在这个时候每一件事需要多少贿赂,都有公开的标价,官员,如果不贿赂就当不了官,如果不贿赂你就升不了官;百姓,如果不贿赂就断不了案,如果不贿赂就做不了事,只能说那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无可救药,与其说明朝毁于李自成,毁于满清,倒不如说明朝是毁于自己,毁于腐败。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苏颂是谁你知道吗?北宋的“全能”宰相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苏颂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的“全能”宰相苏颂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发明和“四书五经”等。其实,除了四大发明和“四书五经”外,历朝还有很多的发明创造。例如,北宋宰相苏颂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宋哲宗时期他是任宰相,为官刚正不阿。苏颂

  • 宋朝最神奇的皇帝!既幸运又悲剧,既昏庸又英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宋理宗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最神奇的皇帝宋理宗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宋朝皇帝中,赵昀的出身最差,血统最不纯正,但是,他确

  • 汉初的第一阴谋家是谁?陈平三换其主六出奇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陈平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汉高祖刘邦的左膀右臂,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说了: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

  • “中兴四将”是什么产生的?“中兴四将”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岳飞,韩世忠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兴四将”是什么产生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故宫博物院现藏南宋画师刘松年所绘之《中兴四将图》,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已擦去,而现存清代乾隆帝墨笔楷书重题,依次是"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

  • 费祎:诸葛亮临终托付的人,为蜀国延续30年寿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费祎,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费祎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受先帝遗诏,成为蜀汉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建兴元年,诸葛亮受封为武乡侯,并开始开府治事。在其相府之中,有一位地位极其特殊的人物,虽然当时官位不大,却受到诸葛亮异乎寻常的重视,而此人正是费祎费文伟。公元225年,诸葛亮在讨伐南

  • 朱高炽在位有什么贡献?为何在位不就却能被后世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高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高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华历史十分悠久,历史人物不计其数,而在这些人物中,皇帝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在众多的帝王里,有的统治时间极长,如分别在位六十一、六十年的康熙、乾隆爷孙俩,或是在位五十四年的汉武帝刘彻,在位四十三年的唐玄宗李隆基等等。但与之对应,也有许多统

  •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 刘邦为什么会让他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恒,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恒继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你知道刘邦死后为什么会是刘恒来继位而不是别的皇子来继位吗?这中间其实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吧!想了解刘恒的话,就一定要先了解他的出身和身世背景。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如果按照顺位来说基本上是

  • 盘点李世民手下的六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621年5月,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在虎牢关,大败前来援救洛阳军阀王世充的河北豪杰——夏王窦建德。此战中,夏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窦建德也当场被擒。听说窦建德投降,里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王世充也选择了投降。由

  • 萧何恪尽职守被刘邦夸奖,却不知自己大祸临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何,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萧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萧何,是西汉名相,乃是大汉王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正所谓树大招风,在猜忌心极强、有杀功臣恶名的刘邦手下,萧何自然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萧何到底是如何保住自己身家性命的呢?而冯梦龙在《智囊》中,便重点介绍了萧何的保身之道。萧何,之所以被

  • 匈奴一直都是汉朝的敌人 匈奴人建立汉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汗国

    对刘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这个字,现在很多情况下指的都是汉民族的意思,而且这个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很深刻的含义的。不过,它在古代同样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汉朝时期,匈奴一直都是汉朝的敌人,有能力对它出手的时候绝对不会龟缩不前,然而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