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帝在位时间有多长?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任性?

万历帝在位时间有多长?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任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3/12/21 21:48:40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从万历十七年八月到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万历有将近26年,快30年的时间“万事不理”、荒于朝政。而“明亡于万历”的说法,也正是由于朱翊钧的“任性”不早朝、不问政事演绎而来。

很多史学家认为万历皇帝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变得抑郁寡欢,还有的大臣妄自揣测说万历皇帝沉迷于酒色,对朝廷甩手不管……那么,朱翊钧真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不理朝政、当甩手掌柜吗?还原历史,让我们走进真实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张居正10年辅佐,朱翊钧开创“万历中兴”

有明一朝很有意思,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第一个便是大家熟知的朱元璋,老朱草根逆袭,白手起家,开创了大明王朝,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励志史,堪称传奇。其次便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但同时,他也开创了在位期间26年不上朝的先河,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历皇帝不上朝,于情于理都显得极不正常,也有违古代封建礼教制度,即便他是一国之君,恐怕这样做也是会被集体“弹劾”的,那么万历皇帝究竟遭遇了什么,能让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呢?

是不自信吗,当然不是,但万历皇帝确实存在挫败感,有个人的阴影在他心里始终挥之不去,而此人便是万历首辅张居正。

万历10岁继位,当时的内阁首辅大臣是张居正,对于万历来说,张居正既是老师更像“严父”,在他当皇帝的前十年,张居正对他是尽心的辅佐,十年之间,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明神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使得明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这期间,论功劳来说,表面上是明神宗的文治武功,可实际上大家都对张居正伸出大拇哥。甚至说,年少的朱翊钧在文武大臣与太后面前,自己的人生几乎没有做决定的权利。

做皇帝,对于朱翊钧来说,都是被首辅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连婚姻大事,也不用朱翊钧亲自过问,他只要例行“开枝散叶”的义务便可。朱翊钧10岁登基,14岁大婚,娶了一个13岁的皇后。而这个皇后也是生母李太后一手操持选拔出来的,其貌不扬,木讷呆瓜。

两人年龄尚小,本来对婚姻之事知之甚少,加上这个皇后没有情趣、也没有神采,万历皇帝看到她就仿佛看到自己一样,你说两人在一起能幸福吗?更悲催的是,他后来娶的妃子跟皇后如出一辙,这让万历怎么也感受不到男女之间的美好,味同嚼蜡。

话分两头,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是又悲又喜,悲的是失去了张居正,他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谁还能帮他治理天下;喜的是他终于能走出张居正的阴影,不要再看张居正的脸色来行事,终于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了。

但是在悲喜之余,还有一档子事在等待着我们的明神宗朱翊钧。

“言官制度”的推行,让大明皇帝不能太“任性”

随着年龄渐长,对于爱情的神往可能是每个血性男儿的细腻情感,我们的万历皇帝也不例外。但由于跟皇后和妃子没有爱情之实,所以朱翊钧仍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婚后抑郁、空虚,以至于让他恋上醉酒的感觉。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万历经常希望自己能够邂逅爱情,谁知道爱情还没来,由于醉酒撞上宫女,稀里糊涂,一夜春宵,醒后才知道这个宫女是太后身边的婢女,显老不说,相貌还丑陋。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个婢女肚子很争气,为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即皇长子朱常洛。朱常洛就是日后的明光宗,就是那位有名的“一月天子”。

但是由于心存芥蒂,皇帝对这个皇长子并不待见,对这个宫女王氏更是心存鄙夷。王氏的一生都被安排在偏殿,很难见到皇帝和儿子,甚至在临死之前,皇帝才让朱常洛见了一眼生母。

万历对皇后、生下皇长子的恭妃、以及其他的后妃可以说没有爱情,只是义务,在感情上称得上冷酷无情,但是他期盼的爱情终于还是来了,此女正是郑氏。

用现在的话来说,郑氏犹如黑夜里的一束光,让万历皇帝的内心变得波澜起伏,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爱情的真谛。郑氏并非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她一双灵动的双眼,似乎会说话,这无形中就是打开朱翊钧心门的一扇窗。

万历14年,郑氏生子,万历帝感到由衷的喜悦,在皇长子朱常洛出生时,他没什么感觉,甚至还有厌恶,但是这个儿子万历认为是他和郑氏爱的结晶,万历大喜过望,要封郑氏为贵妃。可就是这一封,封出了10多年的国本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也拉开了万历自己对自由选择命运的抗争序幕。

有明一朝颇讲言论自由,明朝推行言官制度,臣子们可以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君主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而已。

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但万历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此后,给万历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在强大的“言官”自由情况下,万历帝最终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

可是,躲避并不能一劳永逸,作为一国之君,他天天总要面对群臣,除非……

26年不早朝,“任尔东南西北风”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总是伴随着宗法和礼教,对于“嫡长子继承制”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岂容随意破坏和更改,更何况明朝的言官制度,不允许朱翊钧太“任性”,所以万历皇帝觉得自己很憋屈。

在万历看来,自己想封最爱的女人为贵妃,这有何不妥,但堂下的王公大臣却捕捉到另外一个信息:我要立我和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万历帝潜台词)。

在崇尚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这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你是皇帝又怎样,不能违背老祖宗的规矩,封郑氏为贵妃,让皇长子生母恭妃屈居郑氏之下,这于礼不合,所以这些大臣们,都极力反对朱翊钧封郑氏为贵妃。

一波接着一波的谏言,让万历帝疲倦至极,消极怠政的思绪油然而来,这一年正是万历十四年。

最初,万历隔几天还出现一次,后来隔几十天出现一次,久而久之,隔几个月出现一次。大臣们一开始认为皇帝国事操劳,偶尔请个病假也是常事,但随着跟皇帝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些大臣们开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后来,这个“叛逆”且敏感的万历称病的日子越来越多,到了立太子之争时,他想立自己与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而百官自然不会允许,大臣们坚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可想而知,万历皇帝一直称病,而大臣们依然觉得皇帝是因为太子之事在装病,不愿上朝搭理他们。事实上,万历就是得了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万历皇帝的情形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就是抑郁症的病征。

此外,关于万历皇帝的病,1958年,郭沫若曾带领考古队,打开了万历的定陵。在打开万历的棺椁之后,他们清楚地看到万历皇帝的右腿比左腿要短,并且右腿看上去呈现很痛苦的蜷曲状,这就说明万历皇帝不上朝,除了有心理疾病外,还因为他天生就是个残疾人,26年不上朝,肯定也与这个原因有关。

终于,为了立储事件,万历皇帝与这帮大臣们这一斗就是20多年。对于臣子的妄议,万历此时彻底消极怠工,他开始报复百官,他不理朝政则官员升迁就无望,这是他在为自己不能撼动所谓的礼法,不能动摇文官做自己的决定的最大的报复。

试问,由明君风范到由勤变懒,“万历中兴”的朱翊钧哪去了?“明亡于万历”,那么又是谁毁了万历呢?

首先:张居正辅佐,让年幼的朱翊钧难以走出阴影。朱翊钧信任张居正、崇拜张居正,逐渐长大后,有了自我认知,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再被约束,不甘再做一个被人摆弄的木偶,但是朱翊钧并没有这个能力摆脱这个无奈的现实和被束缚的人生。他在自己心底呐喊、嘶吼,但这些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说是偷偷地发泄,又怎敢明目张胆。

所以,张居正死后,万历对其政治清算,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其次:强悍的文官集团,让朱翊钧难上加难。本以为张居正死后,万历可以好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治理国家了,未曾想,他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文官集团。在立郑氏为贵妃这件事上,朱翊钧与他们斗智斗勇了二十多年,试想,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个皇帝做过如此呕心之事,这让有心治理国家的朱翊钧再难提振勇气去面对大明江山、去面对堂下的每一个人。

第三:面对老祖宗的宗法制度,朱翊钧败得“体无完肤”。没有了自由、没有了爱情,甚至没有了底气,深陷朋党之争,官员们拉帮结派,相互攻击,无视大明律令,各种钩心斗角轮番上演……这一切,万历皇帝都难以掌控,因为他自己也深受古代礼教宗法的制约而难以自由呼吸。

无力改变,抑郁加挫败,让这位年轻的帝王“宅”进深宫、不再上朝。26年后的1615年,朱翊钧才勉强到金銮殿亮了一次相。那么,这次重坐龙椅又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标签: 万历帝明朝

更多文章

  •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璋,东汉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

  •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廉颇,长平之战,赵括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后期最令人瞩目的战役,非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

  •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后,汉朝

    吕后,刘邦的结发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吕后对戚夫人有刻骨的仇恨,以致最后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来残杀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后,做了一件让后世大惑不解的事情。这就是她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前去参观

  • 正史中王平在蜀汉的地位怎么样?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平,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蜀汉后期,名将凋零,魏延作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确实有将才,当时,魏国大将张郃,用兵巧变,让诸葛亮都很忌惮,街亭之战,张郃击败马谡,让诸葛亮损失惨重,被迫撤回汉中。此时的蜀汉,似乎只有魏延能与张郃匹敌。其实

  •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是不是导致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的“千古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是,这与历史真相不符合。说康熙抑制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真实的历史真相恰恰相反,康熙不仅仅对清朝火器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且他对火器的研发

  •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长子,蜀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

  •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斯,秦朝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基础。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斯在秦朝的历史颇为励志。李斯是秦朝后期有名的人才,可以说是嬴政的左膀右臂。秦始皇没有死的时候,李斯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秦始皇一死,他先是被人胁迫,后来遭排挤,最后被腰斩,李斯的晚期,

  •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胤祥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

  •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界性大帝、谋权篡位、五征蒙古、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的促成者、下令修撰世界性名著……提到这些标签,

  • 历史上刘希夷的死与宋之问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之问,唐朝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之问和刘希夷,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两人不但才华横溢,俊美风流,器宇轩昂,还是舅甥关系。宋之问和当时的杜审言、沈佺期、陈子昂等人齐名,还和沈佺期并称为“沈宋”。他尤其擅长五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