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希夷的死与宋之问有关?

历史上刘希夷的死与宋之问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7:59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之问和刘希夷,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两人不但才华横溢,俊美风流,器宇轩昂,还是舅甥关系。

宋之问和当时的杜审言、沈佺期、陈子昂等人齐名,还和沈佺期并称为“沈宋”。他尤其擅长五言诗,《旧唐书》评价他“尤善五言诗,当时无出其左右者”。刘希夷也是才高八斗,满腹绵纶,诗以长篇歌行著称,文采恣肆。其诗“特善闺帏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

关于这两位著名诗人,历史上引发了一桩扑朔迷离的凶杀案。

这个案子记录在《大唐新语》中:“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同时,《刘宾客嘉话录》中,也有着相似的如下记载。

当刘希夷完成《代悲白头翁》一诗后,就拿着诗稿去找大名鼎鼎的舅舅宋之问请教。宋之问特别喜欢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于是问刘希夷“贤甥此佳作,不知给外人传观与否?”

刘希夷回答说:“未曾。”

宋之问于是说道:“我今日正在酝酿一首诗作,你这两句和我的诗正是绝配,愚舅想借用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希夷面露难色,这两句正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其反复斟酌修改而成的。之前刘希夷曾用“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而后觉得不吉利,就像一句谶语,才改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替换。

但现在舅舅当面索要,刘希夷虽然难于割舍,却又不敢推辞。

不过,事后刘希夷就后悔了。一后悔,他就在朋友面前,大肆吹嘘这是自己的杰作。

宋之问得知消息后,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之问怒以土囊压杀之”。

当然了,宋之问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他找来了一个力大如牛的仆人,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潜入刘府,用沉重的土袋压死了沉睡中的刘希夷。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呢?

确实,宋之问虽然在诗词上造诣很高,但在人品上就反差巨大,是一个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攀附权贵之人。

武则天执政期间,为了能够取悦武则天,进入其幕府,宋之问曾百般谄媚于武则天。他还为此,作过一首《明河篇》的诗以表心迹:“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但宋之问的一厢情愿,却遭到武则天的当头棒喝,武则天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但嫌弃他有口臭,拒他于千里之外。

于是,宋之问转而讨好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替二人捉刀代笔,写了大量的艳诗。甚至丧失文人的斯文,为张易之捧溺器,学着张易之口含“鸡舌香”来掩盖口臭,希望得到武则天的宠信。

宋之问为一己功名而斯文扫地也就罢了,偏偏他还出卖朋友,卖友求荣。

张易之兄弟被诛后,李显继位,对武则天身边的人大肆贬黜。宋之问也未能幸免,被贬为泷州参军。他中途偷跑回洛阳,藏在朋友张仲之家里,打探朝廷情况。

也就在此期间,他无意中偷听到张仲之谋划暗杀当朝宰相武三思的秘密。于是跑去告密,致使张仲之一众朋友惨遭屠戮。而宋之问却得擢官职,荣升鸿胪侍主簿,于是“天下丑其行”。

而后,他又巴结太平公主。不过,又因发现李显的妹妹安乐公主权势熏天,其势盖过了太平公主,转而巴结安乐公主和武三思。太平公主看清了宋之问的嘴脸,最终在安乐公主被杀后,宋之问也就难免遭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不过,尽管宋之问人格被人诟病,但并不能证明刘希夷就是被他害死的。

首先,宋之问和刘希夷的舅甥关系,就值得怀疑。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各种正史中也没有明确记载他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宋之问在年轻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旧唐书》载“之问弱冠知名”。他犯不着为了一句平淡无奇的诗句而以身犯险,以至于“夺诗杀人”,这对他来说,实在得不偿失,风险巨大。

再次,尽管宋之问为巴结张易之而写下了大量的艳诗,但他的文学成就还是远在刘希夷之上。《全唐诗》中收录刘希夷的诗作仅20多首,而宋之问的诗作则超过了180首,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如入选中学课程的《渡汉江》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所以,关于宋之问杀死刘希夷,很有可能是有人不满他卑劣的人品,而将脏水泼向他,进而把刘希夷的死,归结到他的身上。

标签: 宋之问唐朝

更多文章

  • 白起实力那么厉害 秦王最后为何将他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秦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57年,白起死于杜邮,方式是被赐予自刎。在收到秦王让他自杀的命令之后,白起先是非常的吃惊,觉得自己没有罪。但是沉默良久后,他怅然说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

  •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景帝,汉朝,七国之乱

    对七国之乱时,梁王为何拼死抵抗保护长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建立西汉,在西汉建立之初,推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当时的西汉的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封国,随着后面的发展,实力慢慢走向强大,全能和中央对抗。汉景帝上位之后,听取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

  • 李卫当初只是一个小官 最后为什么会入雍正的法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卫,清朝

    对李卫做了什么,为何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官会入了雍正的法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李卫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即使对他的历史不熟,相信对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里那个看着呆头呆脑但满肚子主意的李卫很熟悉了。当然了,真实当中的李卫明显与影视剧中不同。李卫虽

  • 刘备要是统一三国的话 刘备会不会除掉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对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他会除掉诸葛亮吗?五虎上将中哪些人会倒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早在商王朝,枭已然作为王朝的图腾出现了。枭雄则是形容烈鸟一样的人物性格,逐步演变成为形容胸怀大志、内附机心、杀伐决断、不囿古今的人物。用通俗话来说,这类人往

  •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退位?又为何传位给赵匡胤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高宗赵构,宋朝

    宋高宗,名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我们都知道,赵构是一个非常迷恋皇位的人。当年岳飞等抗战派正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赵构却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了回来,阻止他继续北伐。而且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岳飞。赵构杀掉岳飞,后世虽然有人评价说,他

  • 刘备打孙权那么重要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刘备征讨孙权这么重要的战役,为何没带上诸葛亮?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蜀吴三足国鼎立,孙权派吕蒙攻打荆州,最终斩杀了关羽。这个消息传到蜀营的时候,刘备悲伤至极。所以他在刚刚建立蜀汉的时候,就率领6万大军前去东征孙权。其实讨伐孙权这场战役非常的重要,但是刘备却没有带上他

  •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邓艾,曹魏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

  •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荀爽,东汉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

  •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荀勖,曹魏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

  •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刘协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