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3/12/17 7:15:10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成祖朱棣活剐了三千宫女,纯属无稽之谈,是根本不可信的,大家不要被误导了。

且不说永乐年间皇宫宫女有没有三千之数,就算有也不可能杀尽吧,再者而言,《大明律》规定非谋逆大罪不得用凌迟之刑,可见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绝对是子虚乌有之事。

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以八百之兵“奉天靖难”,最后起兵攻入应天,夺取了本该属于建帝的江山。正因为江山来路不正,所以他在位期间,竭尽全力做一个好皇帝。五征蒙古,打的北寇俯首称臣。六下西洋,沟通中外友好往来,编撰《永乐大典》,疏通运河,营建北京等等,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永乐盛世”,他本人也被称为“永乐大帝”。

然而与之不太和谐的是,朱棣此人又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因而在靖难成功之时便杀了许多建文旧臣,甚至多达三万余旧臣家属被迁往奴儿干都司服苦役,这个情节在最近的热剧《大明风华》中也多有介绍。在他的手上发明了史上绝无仅有的“诛十族”和“瓜蔓抄”两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词,这也成为他招黑的重要原因。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载,朱棣嗜杀成性,曾一度诛杀后宫宫女三千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朝鲜史书的这篇记载不知从何得来,但就中国正史还是野史,此事都没有记载。在《世宗实录》记载中,朱棣曾两次血洗后宫。

第一次血洗后宫。

大约在永乐初年,朝鲜奉上美女权氏以事永乐帝,此女果然不同凡响,以绝美的容颜和过人的才华从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深得朱棣宠爱,被加封为权贤妃,并掌六宫诸事。

永乐八年(1410年),永乐帝率军远征漠北,钦点了权贤妃以及一些宫女随军出征,但由于行军艰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权贤妃在大军凯越途中,因为身体素质不佳竟然患病身亡。就在朱棣暗自神伤之际,宫中有人向朱棣密报:权贤妃是宫女吕氏下毒致死,并非染病而亡。

朱棣听后大怒,命内廷严查此案。吕氏被抓后大惊失色连喊冤枉,声称自己是被宫女贾吕冤枉,最后各说各的不是,案情难以断定。朱棣一气之下将随军出行的数百多宫女宦官全部诛杀,“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人”,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次血洗后宫。

权贤妃死后,后宫渐渐安定,在皇帝的后宫中,永远不会缺少美女,永乐末年,贵妃又成为明成祖朱棣最宠爱的妃子,可惜红颜薄命,受宠不久后王贵妃便因病去世,朱棣又一次经历了丧妃之痛。

就在朱棣伤心之际,宫中传出了太监与宫女鱼氏结“菜户”的丑闻。这种事情从元代后宫中便有的现象,实际上不足为奇。但朱棣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后宫中的女人除了皇帝谁也不属于,谁也不能动。

于是命人捉拿宫女鱼氏及其菜户太监,二人听闻之下双双自尽,为了调查宫中这种丑闻还有多少,于是派人对结成菜户的宫女进行刑讯。宫女们纷纷受刑不过便开始互相攀咬,甚至有些宫女们说出了要谋害皇帝的话,朱棣震怒,于是便开始第二次血洗后宫的行动,最后“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皇帝皆“亲临剐之”。当时哭声震天,喊冤叫屈者无数,但朱棣“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

以上就是两次血洗后宫,共有三千余宫女惨死,这就是李朝《世宗实录》记载的杀宫女之事。

仔细分析下来,朱棣杀宫女应属于子虚乌有之事,有杜撰之嫌疑。

首先,李朝《世宗实录》是朝鲜进贡的秀女韩氏乳母金黑所言,一家一言,不足为凭。

其次,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记载永乐十九年(1421年),血洗后宫的时间朱棣并不在北京城,何来的血洗一说?

再次,据起居录记载,永乐帝时,宫女不过两千三百之数,拿什么凑这三千宫女?难不成要把妃子杀光不成?

最后,凌迟是一个大工程,一个人往往要剐三千多刀才会死,三千多宫女要剐多少天才能完成?朱棣没事干吗,尽看剐人了?

所以说,李朝的《太宗实录》实在作不得准,毕竟在中国其他史料中这都是没有过的事,就连野史中也无记载,可见朝鲜奉记载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朱棣之所以被人诟病,除了他皇位来路不正之外,的确杀人过甚,其“瓜蔓抄”前后经历十年之久,杀戮之惨,手段之狠,株连之广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后人评价其“当日文皇之暴,甚于嬴秦,奸党之株,烈于东汉”,可见其杀伐过烈,但就血洗宫女事件而言,就当一个故事看看罢了。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孤重臣之一的李严为何“激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严,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34年,一代名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举国哀痛,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他虽远在梓潼,但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也因此而悲伤过度,最终发病而死。这个人既不是诸葛亮的至亲至爱,也未曾受过诸葛亮大恩,相反,他还曾是诸葛亮最

  • 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他考虑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换句话说,既然大家都认为分封藩王是开历史倒车,是弊大于利,那朱元璋这位从千万人中博弈出来的胜利者,为何还要这样做吗?这背后肯定还有着更复杂的思考。事实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给出的理由:“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

  •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道光改革为何最后收效甚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道光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历史上是位勤政节俭的悲剧皇帝。一方面,他崇尚节俭,励志改革,平定叛乱,想重振康乾盛世,一度被称为“小康熙”;另一方面,他在任时鸦片战争爆发,失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去香港。兵败后又无锐

  •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虽是“三姓家奴”却功德无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耶律楚材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有何功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古名相,秦之李斯,汉之张良、萧何、曹参,蜀汉之诸葛亮,前秦之王猛,唐朝之房、杜,宋之赵普、寇准,元朝则非耶律楚材莫属。耶律楚材乃辽人,先侍金,又奉元,典型的“三姓家奴”,然而他的思维超越了种族与国界,凭一张儒生之嘴与

  • 顺治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年幼登基,他的父亲顺治为他留下了四个辅政的大臣,按照顺序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那么这四大辅臣在康熙掌权之后都有什么下场呢?按照原本的安排,这四大辅臣本来应该同心协力辅佐康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四个人的势力范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什么的?地位有多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古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朝的各类宫廷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词语——包衣,包衣在满语种被称为“包衣阿哈”,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家奴的意思,所以一般包衣都会和奴才连用称为包衣奴才。既然被称为奴才,包衣的职责无非就是伺候主人打点府里上下的事情,但是主人分等

  • 他原本是天地会成员 竟然堂而皇之成为清朝正二品总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永福,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永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时期的天地会,因为提出“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清朝的死敌,遭到官府的严厉打击。可是,在清朝晚期,有一名天地会成员,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清朝的官员,官至正二品的总兵。这个人叫刘永福。刘永福,字渊亭

  •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骞,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是写进教科书的大事件,要知道我国历史悠久,发生的重大事件不计其数,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能力压群雄写进教科书?而且汉武帝为什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那么高?今天我们

  • 为什么清朝养不起正规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8世纪末,晚清国力不算弱,为什么养不起一支正规军?其实这跟慈禧本人有很大关系。慈禧是晚清王朝一个真正掌政权的女人,她的霸气庄严实在是令人震慑。并且她在位时确实是比他的丈夫咸丰皇帝有作为的多,但她贪恋奢侈享受实在是让人恼怒!

  • 明朝最后一天的朝堂是怎么样的 朝中无大臣只有崇祯在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明朝

    还不知道:明朝最后一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建立的大名基业,到了天启帝朱由校这一代,阉党和东林党势如水火,争斗不休,朱由校整日做他的木匠皇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家逐渐做大,大量清流被打压。天启帝死后,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崇祯在几次试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