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宫矛盾的一生,他选择辅佐吕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陈宫矛盾的一生,他选择辅佐吕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4/1/8 5:24:59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陈宫的一生,可谓矛盾的一生。欲成大事,欲救苍生,却不能识时务、择雄主,而守着一无谋吕布,与命运抗争,算是不违己心。

陈宫是兖州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是兖州当地的大族,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作战战死后,陈宫力推当时的东郡太守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并通过外交手段让曹操最终获取兖州刺史一职。

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后,陈宫没有得到重用,东郡太守是曹操的心腹夏侯惇程昱出任寿张县令,荀彧是曹操的司马,曹操不仅没有重用陈宫,也没有重用当地士族,并且还杀了嘲笑曹操身份的边让等兖州名士,曹操与兖州士族的关系处的比较紧张,这是陈宫反叛曹操的原因。

对士子而言,尤其是王朝末世刚开始时,天下秩序尚未崩毁,他们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宁愿选择为理念活着,而非抱负。直到天下动荡,乱世已成,士子才开始真正地研究起经世学问,将世俗的纲常伦理暂放一边,不务虚名,而处实务。乱世中的君子,不管是杀身成仁,还是活命救世,体现的都是理想和抱负,践行的都是价值和理念。

陈宫作为兖州当地人,无非就是想在当地图个利益,显然曹操没有给,这让陈宫起有反叛之心,陈宫在乘曹操南征徐州陶谦时,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共同反对曹操,并迎接吕布入兖州。张邈曾是曹操多年的好友,但与袁绍关系不好,曹操在势力弱小的时期,是一直与袁绍结盟的,袁绍多次要求曹操杀张邈,曹操不听,但袁绍说的多了,张邈自已就害怕曹操总有一天会屈服袁绍,因此与陈宫联合反叛曹操。

陈宫、张邈与曹操合作过几年,一起打过黄巾军,深知曹操善于用兵,如果仅仅是陈宫与张邈,难以抵抗曹操,必须迎立新的势力进入兖州,当时的兖州,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陶谦、袁术,而陈宫在迎立新的势力抵抗曹操时,又有着自已的小算盘。陈宫在对张邈迎立吕布时是这样说的:

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觽,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翻译过来就是:现在天下豪杰一起起兵,天下分崩,您拥有千里的土地和人民,处在四方必争之地,抚剑环顾四方,足以能够成为人杰,如今却受制于人,不是太没出息了吗?如今曹军东征,后方空虚,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如果把他请来,共同管理兖州,坐观天下形势,等

待时局的变化,这样也能称雄一时啊。

陈宫有4个意思:

1、我们现在有地盘,不要受制于人(曹操);

2、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肯定能打败曹操,当时的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天下闻名,又因为吕布的勇武,而且当时的吕布与张邈是熟识的,因此陈宫认为吕布能抵抗曹操,张邈也是认同的。

3、曹操现在东征徐州,兖州空虚,这是好机会。

4、我们与吕布共同管理兖州,有了兖州这块地盘,再坐观天下形势国,一定能够称雄一时。

为什么陈宫选择吕布,而不选择其它势力呢?原因有三:

第一,吕布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军阀之一。虽然张飞喜欢拿三姓家奴来怼吕布,但实际上吕布的声望比刘备高多了,比曹操都不遑多让。吕布出道比较早,辅助过丁原、董卓、王允等朝廷大员,还一度和王允联合执政,官拜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并晋升温侯,资历不是一般的深,绝对是汉朝的重量级大佬。此外,吕布还是诛杀国贼董卓的大英雄,声望非常高,不是一般军阀可以比的。吕布夺徐州后,汉献帝流浪在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可见吕布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和印象。陈宫投吕布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谁不愿意傍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第二,吕布是当时最具潜力的军阀之一。吕布虽然兵败丢了地盘到处游走,但手下有张辽、臧霸等八健将,还有数千精良的并州铁骑,皆是以一敌十之士,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吕布有实力,有兵马,缺的是地盘。而陈宫和曹操反目的主要原因是曹操损害了兖州士族的利益,陈宫作为兖州士族的头面人物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兖州士族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外援赶走曹操,正在到处找地盘的吕布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所以陈宫联合张邈、张超等人联合吕布反曹,差点干翻曹操。兖州叛乱失败后,陈宫已经回不去兖州,所以跟随吕布去了徐州,从此一心辅佐吕布。

第三,吕布性格爽直,对陈宫礼遇有加。陈宫和吕布朝夕相处,吕布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直让陈宫操心,可以说是陈宫一手拉扯大的。陈宫和吕布关系非常特殊,陈宫也对吕布是真有感情,当然吕布对他也没的说。虽然吕布有时候刚愎自用,但对陈宫还是很尊重的,所以陈宫始终不忍离去。此外,吕布心思简单,不似其他枭雄那样奸诈,比较容易接触和控制。陈宫一心想建功立业,吕布正是合适的人选,只是吕布个二杆子经常不听陈宫的劝,不仅霸业未成,还搭上了陈宫。

人生苦短,难得如此纵情恣意。陈宫虽然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谋士,可是他的胸襟和气度宛若一个将领。在后来曹操打算放了陈宫时,他都愿意追随吕布慷慨赴死。如此气节,令人敬佩!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标签: 陈宫三国

更多文章

  • 赵云和马超的武力不相上下?他们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超,三国

    你真的了解赵云和马超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颜良文丑且先不说,赵云和马超的争论由来已久,不过如果细读演义你会发现,其实《三国演义》已经有了答案,那么赵云武力是否略逊马超一筹?演义中有三大铁证,这下实锤了,我们一一来看一下。演义中有两个人会经常用来作参照对象,其中一个是许褚,另外一

  • 正史的独孤伽罗到底怎样的 隋文帝的其他女人都敢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独孤伽罗

    对独孤伽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追根溯源,早在甲骨文中,就有用"后"来指女性首领的记载。而"皇后"一词最早是用在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身上(虽然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拥有众多后妃,但没有一个被称为皇后)。皇后既是后宫之主,当是母仪天下,受尽尊崇的人。事实上并

  • 揭秘秦王子婴身世之谜 子婴到底是秦始皇的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子婴,秦始皇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王子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秦始皇死后,赵高拉上丞相李斯一起伪造诏书,以秦始皇的名义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改立胡亥为帝。因为胡亥自己得位不正,在赵高的建议下,胡亥大开杀戒,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杀得干干净净。他一次在

  • 最有资格成为太子的朱高炽为什么不被朱棣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高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棣夺位上台后,当时争夺皇位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争夺下一个皇位继承权的序幕却刚刚拉开。朱棣当上皇帝后,从1402年的六月到永乐二年的四月,在前后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没立太子。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册立太子是一个王朝维

  • 多尔衮有兵有权,他为什么当不了皇帝?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清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多尔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也就是皇太极去世五天后,多尔衮来到三官庙,他要在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索尼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

  • 秦武王嬴荡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了 嬴荡都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嬴荡,秦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嬴荡和秦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秦国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与秦国的历代先王是分不开的。而在秦国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一位君王可以说是非常奇葩的,年级轻轻就英年早逝了。不过他的死不像其他君王都是得病或是老死的,二

  • 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夺门,后宫能干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皇后,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皇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帝是一朝的根基,但是大明朝却在皇帝这一环节经常出错误,尤其是在土木堡之战后,于谦辅佐朱祁钰登上皇位,才防止大权放落,但朱祁镇回来之后,却乱了套,直接出现两个皇帝局面,而且代宗还把英宗软禁宫中封为太上皇。作为皇太

  •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的?纪晓岚有什么癖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纪晓岚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的?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受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影响,乾隆朝名臣纪晓岚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绝对不亚于清朝帝王的衡量标准。影视作品中的纪晓岚,仗义执言、廉洁奉公,以诙谐幽默、不走寻常路的处事方式智斗和珅、为民请愿,被塑造成了不畏权势的一代名臣形象。历

  • “九子夺嫡”大阿哥胤褆为何始终没有机会?康熙为何明立皇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胤褆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九子夺嫡”大阿哥胤褆为何始终没有机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之皇权传承,一般依据三种选择皇储的方式:立长、立嫡、立贤。因为“贤”的评判标准比较笼统,主观因素较大,也难以令人信服,所以皇储人选的选择一般以立长、立嫡为主。清王朝虽然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

  • 怎么概括吴起的一生?为什么说吴起能诠释战国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吴起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吴起能诠释战国时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期,天下群雄纷争,学术上百家争鸣、政治上变法迭起。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如果非要选出一位代表人物,那便是吴起。对于吴起的人生,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大荣大辱、大有大无、大起大落”。要知道,虽然战国时期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