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的统一之下掩藏的是多少血泪?白起杀了多少人?

秦朝的统一之下掩藏的是多少血泪?白起杀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1/8 1:14:45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朝的统一之下掩藏的是多少血泪?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战争是一种极端行为,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也是统治者的意志体现。

所以说:

战争对于胜利者来说,是无上的权力和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战争对于失败者而言,是惨淡的收场和史书上的遗臭万年。

其实,在战争中,最惨的是老百姓,不论战争的结果如何,老百姓都要蒙受巨大的灾难。

封建朝的皇帝,在面对反抗者、侵略者、被征服的异族时,往往会杀人不眨眼。这种屠杀,有时并不局限于参战的敌军,而是会扩大范围。几乎在每场大规模古代战争中,都出现老百姓被屠杀的例子。虽然,史料中记载的死亡人数只是一组又一组数字,但这些数字让人读起来仍血腥气十足,令人胆寒。

自远古时期开始,诸侯之间抢地盘、强国对弱国的兼并、皇亲国戚们争夺皇权、异族的侵略、各种规模的农民起义,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发生过上述战争。战争的目的,无非是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占领对方的城池土地。在交战的过程中,刀剑无眼,死伤的绝不止参战的士兵,无辜的老百姓往往也会遭殃。

在农耕社会中,敌我双方处于长时间的“持久战”时,频繁发生的小规模战争是为了获取对方的土地,另一方面,又要歼灭对方的青壮年男性,以此,彻底摧毁对方的军事潜力。在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里,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审判,无非是“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至于杀掉敌占区的老百姓,对于战争的发起者而言,也是一种有效削弱敌方力量的手段。

上古时期的老百姓,在战争中蒙受了怎样的灾难,我们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从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开始,我们终于从史料中发现了屠杀平民的记录:

《史记》告诉我们,秦国是一个摒弃礼法,靠“人头军功制”打仗的野蛮国家。《集解》则详细地记载了,秦国的“人头军功制”是怎么回事。秦王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将爵位划分为二十个登基。秦卒根据在战场上砍下了多少敌人的脑袋,能够获得相应的嘉奖,提高爵位。所以,秦军在打了胜仗后,往往会在敌占区肆意杀戮,砍下敌国老百姓的脑袋,将这些人头作为军功章。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诸侯国都憎恶秦国,那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野蛮了。在一统天下的七国战争中,秦卒究竟杀掉了多少手无寸铁的六国百姓,我们无法从史料中找到数据。毕竟,秦国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关于百姓伤亡人数的记载不会出现在当时的史料中,后世的史学家也就无从考证了。至于秦人杀掉了多少敌兵,因为,这对于秦国而言是值得歌颂的战绩,所以,史料中倒是有不少记载。

《史记》记载:秦国大将白起在打败了韩魏联军后,总共斩下二十四万名敌军的首级,占领了五座城池。与魏国进行决战时,擒获了魏国的三名将军,斩首十三万。打败了赵国大将贾偃后,又将投降的两万名赵卒推进了黄河。攻陷韩国陉城后,斩首韩卒五万。与赵军的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除了这四十万名被活埋的赵国士兵之外,还有五万名赵军被斩首。

根据司马迁先生留下的数据,林林总总算下来,仅大将白起一人所辖的军队,就杀掉了九十多万人。

在《中外历史年表》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数据:

公元前三三一年,秦国战胜魏国,斩首魏卒八万;

公元前三一二年,秦军于丹阳击败楚军,斩首楚卒八万;

公元前三零七年,秦军攻陷宣阳,斩首六万;

公元前三零一年,秦军于重丘击败楚军,斩首楚卒两万;

公元前三零零年,秦军攻陷襄城,斩首楚卒三万;

公元前二九三年,秦军于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敌卒二十四万;

公元前二八零年,秦军战胜赵军,斩首两万;

公元前二七五年,秦军战胜韩军,斩首韩卒四万;

公元前二七四年,秦军于华阳战胜魏军,斩首魏卒十五万;

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军于长平战胜赵军,坑杀四十五万;

公元前二五六年,秦军进攻韩国,斩首韩卒四万,同年进攻赵国,斩首赵卒九万;

公元前二三四年,秦军攻陷赵国平阳,斩首赵卒十万。

......

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人被杀,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当然,这个统计数字也是不完全的,只是秦军斩首数据中的一小部分,至于秦军在侵略过程中,杀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我们根本就无从查证了。

标签: 战国白起

更多文章

  •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龙且对他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龙且,秦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龙且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对项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难得的是他还是项羽身边少有的忠臣。今天笔者围绕龙且战死的潍水之战来为读者解释一下为什么龙且战死会让项羽如此沮丧。先介绍一下龙且,龙且在楚国的地位很高,被誉为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

  • 因造纸闻名的蔡伦,最后为什么会畏罪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蔡伦,东汉

    你真的了解蔡伦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世人只知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中国古代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不知道此人是一个攀龙附凤,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入宫为宦平步青云蔡伦出生在大凑山(现今湖南郴州)的一个铁匠世家。十多岁的时候,蔡伦进宫当了太监,而对于蔡伦为何会进宫当了太监这件事,

  • 陈宫矛盾的一生,他选择辅佐吕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宫,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陈宫的一生,可谓矛盾的一生。欲成大事,欲救苍生,却不能识时务、择雄主,而守着一无谋吕布,与命运抗争,算是不违己心。陈宫是兖州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是兖州当地的大族,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作战战死后,陈宫力推当时的东郡太守曹操成为兖州

  • 赵云和马超的武力不相上下?他们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超,三国

    你真的了解赵云和马超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颜良文丑且先不说,赵云和马超的争论由来已久,不过如果细读演义你会发现,其实《三国演义》已经有了答案,那么赵云武力是否略逊马超一筹?演义中有三大铁证,这下实锤了,我们一一来看一下。演义中有两个人会经常用来作参照对象,其中一个是许褚,另外一

  • 正史的独孤伽罗到底怎样的 隋文帝的其他女人都敢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独孤伽罗

    对独孤伽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追根溯源,早在甲骨文中,就有用"后"来指女性首领的记载。而"皇后"一词最早是用在了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身上(虽然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拥有众多后妃,但没有一个被称为皇后)。皇后既是后宫之主,当是母仪天下,受尽尊崇的人。事实上并

  • 揭秘秦王子婴身世之谜 子婴到底是秦始皇的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子婴,秦始皇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王子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秦始皇死后,赵高拉上丞相李斯一起伪造诏书,以秦始皇的名义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改立胡亥为帝。因为胡亥自己得位不正,在赵高的建议下,胡亥大开杀戒,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杀得干干净净。他一次在

  • 最有资格成为太子的朱高炽为什么不被朱棣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高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棣夺位上台后,当时争夺皇位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争夺下一个皇位继承权的序幕却刚刚拉开。朱棣当上皇帝后,从1402年的六月到永乐二年的四月,在前后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没立太子。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册立太子是一个王朝维

  • 多尔衮有兵有权,他为什么当不了皇帝?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清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多尔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也就是皇太极去世五天后,多尔衮来到三官庙,他要在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索尼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

  • 秦武王嬴荡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了 嬴荡都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嬴荡,秦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嬴荡和秦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秦国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与秦国的历代先王是分不开的。而在秦国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一位君王可以说是非常奇葩的,年级轻轻就英年早逝了。不过他的死不像其他君王都是得病或是老死的,二

  • 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夺门,后宫能干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皇后,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皇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帝是一朝的根基,但是大明朝却在皇帝这一环节经常出错误,尤其是在土木堡之战后,于谦辅佐朱祁钰登上皇位,才防止大权放落,但朱祁镇回来之后,却乱了套,直接出现两个皇帝局面,而且代宗还把英宗软禁宫中封为太上皇。作为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