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在太子之争时为何会败给曹丕?原因是什么?

曹植在太子之争时为何会败给曹丕?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2 更新时间:2023/12/12 21:45:39

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曹丕、曹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且二人都非常有才华,所以曹操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非常犹豫的。但是最终曹操选定了曹丕,其实贾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曹操却杀了倾向于曹植的杨修

杨修是非常有才华的,我们听过的典故就能看出这个人是聪明的绝顶的。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争夺,传下军令“鸡肋”,众人不解,杨修立即打点行装,准备返回。他对众人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要撤离汉中的意思。还有那个一盒酥,一人一口酥,但其实有时候锋芒太露也不是好事。

曹丕、曹植面临夺嫡的时候,两人身边各自聚集了一批人。曹丕身边的是贾诩、司马懿吴质等人,曹植身边就是杨修、丁仪、丁廙等人。曹操时常出些问题考核曹丕、曹植,杨修因为在曹操身边,经常提前透露题目给曹植,甚至替他准备好答案,结果曹植每次回答得天衣无缝,引起了曹操的怀疑。

贾诩和杨修相比,才能肯定不在杨修之下,毕竟杨修算是晚辈。但是贾诩却非常低调内敛,公元200年投降曹操后,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曹植声名鹊起,曹丕感受到了压力,向贾诩问计,自己该怎么办。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给人一种持重的印象。

曹植本身就是一个文人气非常重的人,不拘小节,率意而为。在杨修的帮助下,自然更加的意气风发,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而曹丕则更加有心计,善于伪装自己,在贾诩的建议下,不过分的表现自己。只是处理事务,闭门读书,孝顺恭谨,营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杨修出身“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父亲杨彪是当朝太尉,自己又是袁氏家族的外甥。少年得志,非常得曹操信重,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说明曹操在一定时期内是非常器重杨修的,但是杨修太过聪明,而且把这种聪明表露出来,引起曹操的忌惮。而杨修又支持曹植,所以当曹操决定立曹丕之后,只能除掉杨修。

贾诩的出身则非常寒微,而且又是西凉军阀出身,先后辅佐董卓李傕郭汜张绣等,是后来投降曹操的。所以贾诩为人非常低调谨慎,看透不说透,不主动结交别人,子女结亲也不选择权贵。贾诩也是非常了解曹操的,甚至比杨修了解的更深,所以建议曹丕低调、持重。

后来,曹操把身边人都赶走,只留下贾诩,问贾诩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曹操连问了几次,继续都装作没听见,不回答。曹操急了,问贾诩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曹操听完,哈哈大笑,坚定了传位给曹丕的信心。袁绍、刘表都废长立幼,造成了很多混乱,曹操怎能不引以为戒。

锋芒外露的杨修,不如低调沉稳的贾诩,所以曹植才会败给曹丕!杨修因为太过聪明,被曹操杀死。贾诩则因为低调,在曹丕继位后,官至太尉,以7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而且子孙后代福泽不断。

标签: 曹植三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早年遇到朱元璋的时候 刘伯温为何预言他会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还不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相遇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早年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何会预测到他能成为皇帝?说起刘伯温此人,他也算得上是仕途坎坷,自小天资聪颖的他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少年时便学有小成,踏上了仕途之路。他坚守为官自当殚精竭力为国为民,向来对贪污腐败官

  • 同样都是吕雉的情敌 吕雉为何严惩戚夫人放过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雉,薄姬

    还不知道:吕雉和薄姬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薄姬和戚夫人都是吕雉情敌,为啥她只严惩戚夫人,却放过薄姬呢?在历史上,吕雉是一个无情的角色。刘邦死后,他的妾姬被鲁皇后杀害并监禁。最受宠爱的齐夫人被造成人,扔进厕所以求生存。她的儿子刘如意也被毒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博济

  • 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真的是不得已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的一场战役,。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此后数十年的时间,虽然三方各有攻伐,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后世对于刘备举国伐吴,大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意气用事,导致蜀国国力大损,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彻底落空。其实设身处地地站在刘备的角度

  • 曹蜀吴三国的王国之君,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亡国之君,三国

    自夏至清,历史上朝代更迭,自然有不少亡国之君,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咸宁六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了持续六十年的三国分裂割据局面。随后司马炎将吴末帝孙皓迁往洛阳,封他为归命侯。此前蜀汉后主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曹魏末代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同样是亡国之君,

  • 孙之獬最后的下场到底有多惨?生平经历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之獬,明朝

    明末清初是个动荡的年代,不知道没关系,人物介绍网小编告诉你。孙之獬,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光彩的一页。在明朝期间,孙之獬投靠阉党,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他主动上书清廷,倡议“剃发易服”,给汉民族留下了极为痛苦的记忆,被汉族人骂作“汉奸”。那么,

  • 汉中之战曹操是什么表现?他最后选择撤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汉朝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在汉中之战中的表现,是很让人不理解的。曹操当然知道汉中非常重要。汉中是进入蜀地的咽喉,只要占领了汉中,掐住了这个咽喉,就基本上拿住了蜀地的命脉。拿住了蜀地的命脉,刘备就不可能在蜀地站住脚跟。这样一来,

  • 在蜀汉政权中,有哪些猛将是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姜维、王平、夏侯霸,本来并不属于蜀汉政权的大将。但是当他们投降蜀汉以后,却对蜀国忠心耿耿。王平在守街亭的时候,忠勇的形象已经表现出来了。夏侯霸也是一直很忠

  • 李隆基那么宠爱杨贵妃 李隆基为何没有立她作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唐朝,李隆基

    还不知道:杨贵妃为何不是皇后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强占儿媳妇做贵妃,宠了她一辈子,为什么不封她为皇后?唐朝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让当时的唐朝在世界上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并且因为李世民的仁爱之风,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来到大唐经商并定居下来。继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 王肃:曹魏时期大臣、经学家,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肃,曹魏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

  • 华歆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华歆,东汉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