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衍妃子怀了敌人的孩子,他为何还视如己出?

萧衍妃子怀了敌人的孩子,他为何还视如己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3/12/4 23:07:36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萧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史上就有一位皇帝因为一时起了仁慈之心,明知自己妃子怀的是敌人的孩子,却不忍心杀掉。结果,敌人的孩子在二十年后果然叛变了。到底是哪个皇帝那么仁慈,这位叛变的皇子最终又有怎样的结局?

这位仁慈过头的皇帝,正是南梁的皇帝萧衍。关于这位皇帝的生平,到现在为止依然存在有很大的争议。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年轻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据历史记载,萧衍的棋艺非常出众,他常年痴迷于下棋,但是在国内却找不到对手,这一点让他非常烦恼。后来,在他的众多仆人当中,有一个名叫陈庆之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偏偏拥有高超的棋艺。

正因为如此,陈庆之成了萧衍身边的红人。当然,除了棋艺以外,萧衍在政治方面的才略也很高。可是他在得到了天下以后,却没有维持当初的雄心,甚至变得昏庸无比,最终导致一代枭雄竟然活活饿死。

萧衍向来信奉佛教,哪怕他的手里堆满了鲜血,他同样信奉佛教。他每年光是在礼佛方面花费的财力、物力,就足够普通人家用上好多年了。

这么一位信奉佛教的皇帝,他在待人方面也是比较宽厚的,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舍不得下狠手。

萧衍之所以会起兵造反,是因为南齐的萧宝卷过于昏庸残暴,导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救百姓,萧衍毅然决定起兵,他的军队一路杀到了健康城下。

手握大军的萧衍,逼迫臣子杀死了萧宝卷,自己当上皇帝。早在萧衍还没有杀到健康城以前,萧宝卷在无意中宠幸了宫女吴氏,就在这次宠幸中,宫女竟然怀上了萧宝卷的孩子。

萧衍拿下皇位以后,外表长的非常漂亮的吴氏也被萧衍看中,成为了萧衍的淑媛。七个月后,这位淑媛生下了一个男孩,从男孩的状态来看,显然是足月出生的。

从这一点看来,吴氏生下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萧衍的,而是萧宝卷的。萧衍那么聪明,马上就猜出来了,但是他却认为这个孩子是无辜的,因此狠不下心把孩子处理掉。

不但如此,萧衍还对这个孩子非常好,简直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亲。萧衍还为这个男孩取了一个名字——萧综。

后来,萧综又被萧衍封为了豫章王,并且让他享受其他皇子一样的待遇。古代向来都讲究母凭子贵,可惜到了吴氏这里却不管用了。可能因为有了萧综,萧衍对吴氏竟然越来越冷淡,几乎不再宠幸吴氏了。

在萧综大概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经常做一个怪梦,他梦到一个长得非常肥壮的男人,拎着自己的脑袋看他。萧综在害怕之余,又觉得非常奇怪。

他便跑去问他的母亲吴氏,吴氏想到了他的身世,于是问他梦里面男人的长相如何。当萧综说出出现在自己梦中男人的形象时,吴氏非常明白,这个男人正是萧综的生父萧宝卷。

吴氏原本想要隐瞒自己儿子的身世,但是一想到皇帝对自己的态度,竟然在一怒之下将真相告诉了儿子。萧综听完母亲所说的话后,简直不敢相信,那位对自己万分疼爱的父亲,竟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萧综学习先人,偷偷挖出了萧宝卷的骨骸,将自己的血液滴到萧宝卷的骨骼上。结果,萧综的血液竟然融入了萧宝卷的骨头里。

为了进一步验证,萧综还杀了自己的儿子,用同样的方式检验,结果竟然一模一样。两次的身份验证,让萧综彻底相信,自己的生父是萧宝卷而非萧衍。

自从萧综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后,几乎每天都在演戏,他白天对着自己的仇人谈笑风生,晚上却躲在房间暗自伤心。他甚至想了很多办法磨练自己的意志,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身体。

萧综所表现出来的异样,萧衍全然不知,对这个儿子还是一样亲密。五二五年,萧衍派人北伐,北魏彭城的将领向南梁投降。萧衍让萧综带兵前去镇守,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让萧综退兵。

萧综的心里早就充满了仇恨,他不但没有听萧衍的话退兵,反而偷偷联系身在北魏的叔父萧宝夤。和自己的叔父取得了联系以后,他连夜逃向北魏。

这位从小深受萧衍宠爱的萧综,最终还是当了一只白眼狼,选择了恩将仇报。到了北魏以后,萧综连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萧赞,他认为改成这样的名字才能体现自己是萧宝卷的儿子。

萧赞在北魏受到了很高的礼遇,不但被封为丹阳王,还娶了寿阳长公主。后来,萧赞还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的职位。

萧衍得知自己那么宠爱的儿子竟然叛变,心里怒不可竭,不但废掉了吴氏的尊位,更是秘密毒死吴氏。不过,对于萧赞的儿子,他还是不忍心下手将其杀害,而且还把这位名义上的孙子封为了侯爵。

至于那位白眼狼萧赞,虽然短时间内在北魏过得顺风顺水,但是这种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在一次叛乱中,萧赞的妻子被叛徒抢走,他也被迫当了和尚。

向来高高在上的萧赞,又怎么受得了这种贫苦生活呢?没过多久就病死在平阳了。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对于这位叛徒,萧衍竟然派人偷回了他的尸体,将其安葬在自己的墓旁。或许正因为萧衍过于善良,才做不了好皇帝吧。毕竟当皇帝最大的忌讳,就是过于仁慈。

标签: 萧衍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康熙继位之后他的兄弟结局如何 这八个兄弟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康熙和康熙的兄弟的文章。康熙和他的兄弟们关系处的很和谐,对他的兄弟们也都很好,他的兄弟们过的都很滋润。康熙的父亲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大部分都夭折没活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的结局是怎么样的?皇长子爱新觉罗·钮钮,生母为庶妃巴氏,这位皇长

  • 糜芳为什么要背叛刘备?他后来去投靠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糜芳,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糜芳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糜芳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了,然而关于他最出名的事情,却是他身为刘备的小舅子,结果却投降孙权,并且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而且自此之后,糜芳在吴国担任将军,并且后来为吴国征伐。只是很多人都很不明白,糜芳既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是为什么后来却投

  • 朱元璋杀功臣是因为性格原因?真的因为性格所以才嗜杀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杀功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朱元璋,他不仅仅是明太祖,明朝的开国皇帝,同时在很多人心中都认为他是一个杀人狂。若是要以杀人的数量来衡量一位皇帝的话,朱元璋绝对是不在任何一位暴君之下的。他的滥杀固然有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一、朱

  • 解缙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他最后为何会活活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解缙,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解缙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只要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稍稍有些熟悉的话,想必都听说过《永乐大典》这部举世无上的巨著吧?这一部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书,而作为这部书的总编更是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如果说以长度来

  • 明朝著名佛学家,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姚广孝,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姚广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就是鸡鸣寺里的和尚姚广孝。历史上的确存在姚广孝这个人,而且还被很多人看作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朱棣未必会造反,即便是造反也未必会成功,然而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

  • 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是谁?还自己创了一套拳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封建王朝就出现在了历史上,其次皇帝首次作为职业出现。根据记载来看,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记录在册的皇帝,只不过这些皇帝中仅仅一小部分被后人熟知,大部分皇帝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多皇帝甚至是没有大臣有名气的

  • 霍光:汉朝第一权臣,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要说起汉朝的第一权臣,那必定非霍光莫属。霍光对汉朝的影响非常深远,对汉王室的稳定和汉朝兴旺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以说,霍光在汉朝的地位可以比肩皇帝。霍氏家族的人都很厉害,霍去病是霍光同父异母的哥哥。当年霍光的父亲霍仲孺与公主府的卫少儿私通

  • 对割据藩镇弹压最为成功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是怎么削藩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宪宗,削藩

    还不知道:唐宪宗削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藩镇,中晚唐困局的罪魁祸首。历史上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节度使之制,得以由边镇地区蔓延至内地。以至于,偌大的唐王朝成为了一个常年保有大量军力的军营。根据史料的记载,中晚唐时期的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 荆轲为何要杀秦王?背后是谁指使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皇帝,也就是秦始皇,很不幸,他就被刺客行刺过。那个刺客便是荆轲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中学的课本中也有提到过这个故事。简单来说,有人的利益被秦始皇威胁到了,所以有人想要秦始皇的命,从而制止事态再度恶化下

  • 朱棣为什么会在各地大修武当山宫观 朱棣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道教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和道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初年嗜佛成风,朱棣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开始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并且扶持武当道教。朱棣利用科举和修书来拉拢全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整顿和限制佛教,当然古代帝王对于佛教基本都没什么好感,朱棣的一番操作也被后朝所沿用,其做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