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3/12/22 21:45:11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的这句诗,算是对乱世最真实的写照了。乱世之中,政权频繁更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也没什么节操了,倒戈、投降是司空见惯的。但频繁倒戈的人,即使在乱世,也只是别人的棋子,结局大多凄凉。三国时期的马腾如此、吕布如此,孟达也同样如此。

三国时期有两个孟达,一个是魏国的安定太守孟达,为人忠贞,还多次为国家推荐贤才。而我们要说的是换了三个主子的孟达,也算是”三姓家奴“了。

孟达本来字叫子敬,因为刘备的叔父叫刘子敬,为避讳改了。这人也真是的,避讳之说有避皇帝的,也有避皇帝他爹的,从来没听说避皇帝他叔叔、二大爷的,而且当时刘备还没称帝呢,估计是孟达自己讨好刘备。

孟达最初是刘璋的部下,和法正的关系不错,两人一起投靠刘璋的。刘备入蜀的时候,刘璋就派他和法正一起去迎接。后来刘备和刘璋关系破裂,他投靠了刘备。刘备夺取蜀地之后,他成了宜都太守。刘备夺取汉中时,孟达攻下了房陵郡,并和刘封合兵拿下了上庸郡。

关羽败走麦城时,孟达和刘封都没有出兵。事后孟达怕刘备追究责任,毕竟人家刘封是刘备的儿子,而他素来和刘封不和,刘封曾抢过他的乐队。于是孟达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之后就带着部众投降了魏国。

曹丕对孟达还是挺看重的,委以重任,封他做了建武将军,而且还封了个平阳亭侯。虽然属于末等侯爵,但好歹也算是封侯了。

曹丕让孟达和徐晃夏侯尚一起进攻刘封,孟达先是给刘封写信劝降,刘封拒降并撕信斩使,最终被孟达打败,上庸、房陵、西城三郡纳入了魏国的旗下。曹丕将三郡合为新城郡,并让孟达当新城太守。

这大概是孟达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了,但随着曹丕的过逝,孟达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曹丕一直非常器重孟达,但司马懿觉得孟达反复无常,早晚必叛。虽说司马懿是正确的,但曹丕并没有当回事。曹丕死后,司马懿领政,孟达开始担心起来。随着与孟达交好的夏侯尚、桓阶的相继过世,孟达更加不安起来。

此时诸葛亮看出了门道,于是开始引诱孟达,孟达也有了反叛之意。当然,诸葛亮并不是真心招降孟达,他是想拿回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这三郡是汉中的脉冲,也是诸葛亮伐魏重要的战略要地。

孟达同意了诸葛亮的招降,开始准备城防工事。他预算司马懿向皇帝上报,再到皇帝批复,再到出兵,怎么的也得有一个月的时间,他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准备。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司马懿根本就没报告,大军日夜兼程,八天之后就兵临城下。而且还阻断了通往蜀地的道路,孟达自然就成了瓮中之鳖。最后,孟达死在乱军之中,并被传首京师。

孟达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光彩。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曹丕曾说孟达有将帅之才,很多大臣也称赞孟达有卿相之才,后世的傅玄称赞孟达“有乐毅之量”。但孟达并没有发挥出来,原因就在于人品不好。

《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就是孟达所没明白的道理,他确实很有才干,但没有人品的支撑,终归是不能得到重用,他也就无法发挥。

厚德载物,虽然为很多人不屑一顾,但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是任何时候,德行永远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标签: 孟达倒戈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你所不知道的齐桓公:为一个女人屠兄杀妹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桓公,春秋战国

    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 棋逢对手 名将岳飞一生中最为难缠的三个劲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岳飞,金兀术

    一位真正的名将不在于他曾打过多少场胜仗,而在于他一生击败过哪些名将!阿瑟·韦尔斯利一直是位籍籍无名普通将领,但在滑铁卢一战,他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此威灵顿公爵的威名才响彻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当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灵顿公爵的真实姓名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封地是他作为公爵的封地。燕王朱棣在

  • 武林宗师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真实张三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三丰,明朝

    很多读者通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以及仙风道骨和高尚德行,钦佩不已。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大概生活在北宋末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生平时

  • 成也独孤,败也独孤:隋朝第一名臣的悲喜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独孤伽罗,独孤信,高颖,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隋称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战争结束后,隋文帝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改革,轻徭薄赋,发展经济。至隋炀帝即位时,当时全国人口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从而创造出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

  • 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的“宠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唐玄宗,杨贵妃,

    “安史之乱”被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如果考察安禄山的一步步发迹到走上叛乱之路,对于透析天宝盛世的景况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现状,会很有意义。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

  •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外交官苏秦: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六国,纵横家,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读书发家的鄙人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被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普,赵匡胤,赵光义,

    赵普原籍幽州蓟县(现在的北京),因为少时经历了很多叛乱纷争,读书不多,从小学的是如何做个小吏。后来,赵普位极人臣,学历便显得有点低了,连宋太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经常劝他读点书。赵普虚心听取意见,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得当。赵普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的书箱里只

  • 清朝历史上咸丰皇帝与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咸丰,太平天国,洪秀全

    咸丰皇帝针对他爹道光脑子不够用的特点,单只是从《三国演义》中抄了两段,就赢了这一局。那么,当他面临着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挑战之时,又有什么招数呢?史书上说:咸丰没招,无计可施,反倒是洪秀全妙手无穷。事实上,爱新觉罗一家始终在怀疑,那咸丰莫非是上辈子欠了洪秀全的,所以洪秀全这辈子来讨债来了……世传文宗与太

  • 对权阉魏忠贤的舍命一击!杨涟与《狱中血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涟,魏忠贤,东林党,

    杨涟因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受贿一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又翻阅吴晗所著《明史简述》。又致我夜不能寐的境地,也罢也罢,呈于亲爱的读者们一起看看。杨涟(1571年—1625年8月28日),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东林党后起之秀,终生致力于“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

  • 尽灭前朝宗室的隋文帝仁慈一面:废除北周的苛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北周,仁慈,

    杨坚登上帝祚不久,大杀周朝宗室文帝子孙25家,闵帝子孙及明帝子孙6家,武帝子孙12家。宇文的儿子宇文衍禅位后即被杀,时年9岁;宇文另外两个幼子还在怀抱之中,为斩草除根,也被杨坚诛杀。其余宇文宗室疏属,几乎为杨坚诛杀无遗,成千上万的凤子龙孙均于一年多内惨遭屠戮。开皇六年,又把三个老朋友刘昉、梁士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