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名将廉颇战功赫赫却老是在关键时刻被弃用?

战国名将廉颇战功赫赫却老是在关键时刻被弃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4/1/23 13:16:29

廉颇为什么壮志难酬?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联系廉颇一生的行迹,我以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在战场上,廉颇很会用脑子,仗打的稳健、灵活,但在官场上可就差远了,办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廉颇的“负荆请罪”,勇于悔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殊不知,在那美誉的后面,廉颇早已经种下了命运多舛的祸根。蔺相如完璧归赵,被赵惠文赐予上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来后为上卿,可谓实至名归,廉颇有牢骚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容不得别人比他强,至于别人的功有多大,该不该论功行赏,并不是他关心的。

他说:“我身为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儿功,位置竟然比我高,况且他的出身低贱,实在叫我感到难堪,不能忍受坐在他的下首。”三番五次羞辱蔺相如。弱国无外交,但面对强大的秦国,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样的功劳,和攻城略地获得了多少座城邑,完全可以相媲美,甚至在其上。而且,退一步说,就算级别升太快了,可那毕竟是国君的决定,不会打狗看主人?两个人成了刎颈之交,但赵惠文王原不原谅,两说。赵惠文王和蔺相如赴渑池会的时候,廉颇对赵惠文王提议到:“陛下这一去,估计连会期加行程,总共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您还不回来,请答应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企图。”廉颇的提议,动机或许是善良的,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会这么认为,廉颇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私心杂念,他是为国家命运着想,问题的关键是,赵惠文王也是这么认为吗?

继承人问题很敏感,赵惠文王也应该想过,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也不愿说出来。连国君自己都没有说、也不愿意说的问题,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提出来了,可廉颇居然提出来了,一点都没在乎、一点都不忌讳,而且提的那么具体,提的那么咄咄逼人,简直就是强加于君,不容得你不点头。赵惠文王虽然点头了,心里能舒服吗?著名的长平之战,廉颇被迫交出指挥权,原因似乎很简单:因为秦国的反间,赵孝成王轻信。但细一想来,一个为赵国立下那么多战功、服务了父子两代君王的大将,可以说是久经考验的人,赵孝成王怎么就那么轻信了秦国的反间了呢?这里面,显然有廉颇自身的原因。赵孝成王对廉颇日积月累的反感,终于逮住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假戏真做。

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上台,就作出了一项决定:起用乐乘代替廉颇。赵悼襄王为什么要罢免廉颇?是廉颇资格太老了,而且居功自傲、骜不驯,难以驾驭;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起用自己喜欢的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廉颇不干了,他攻击乐乘。怎么攻击的呢?史料语焉不详,乐乘不得不离职出走,廉颇自己也出奔到了魏国,别人没得到好儿,自己也没捡着什么便宜。廉颇的行为,也实在不值得称道;辱骂和武力有时候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赵国乏将,赵悼襄王又召回廉颇。廉颇非常兴奋,为了证明自己体质强健,在赵悼襄王的使臣面前,又是上马,又是吃饭吃肉。结果授人以“一饭三矢”的口实。廉颇还是那么逞强好胜、还是那么好表现自我,还是从前那个秉性。廉颇在魏国,一直没有受到信用,后来到了楚国,也没有什么建树,这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廉颇的壮志难酬,不仅仅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更有其自身原因。

标签: 战国名将廉颇

更多文章

  • 空前绝后:谁以史上太监身份被任命为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太监,顾命大臣

    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曾在电视上的热播,引发了新一波追觅中国古史的高潮,不过那次是由“清史热”转变为了“明史热”。该剧中,除第一主角张居正而外,还有一个人物上镜率颇高,他便是大太监冯保。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此途在文化快餐化时代颇受青睐,但若能将艺术化的“历史”与真实历史相结合,或许效果更佳。其实,

  • 义成公主是谁?突厥与隋唐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义成公主,突厥

    开皇十九年(599年),和亲到东突厥的安义公主猝死,为了保持与东突厥的良好关系,大隋皇帝杨坚从宗室选一女赐‘义成公主’号送往草原再次赐婚。阿史那染干是当今东突厥的可汗,名号曰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他算是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中原比较恭顺的草原统治者之一。突厥因为战败已经分裂成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启民可汗原本害

  • 汉末名将皇甫规:凉州三明之一 西羌问题的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甫规,西羌,凉州三明,

    皇甫规(104年—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 。东汉时期名将。家族世代武官,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皇甫规有见识,熟习兵法。为泰山太守时,成功平定叔孙无忌起义。后历任中郎将、度辽将军等职,多次击破、降服羌人,并缓和汉羌矛盾,与张奂、段颎合称“凉州三明”。官

  • 西魏大将李弼:宇文泰的爱将 附祭于北周太祖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弼,宇文泰,西魏,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陇西成纪人,本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李弼少时远大抱负,体力过人。永安元年(528年),为尔朱天光的别将,随尔朱天光西征,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又与贺拔岳讨败万俟丑奴。作战时,李弼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尔朱天光前去洛阳

  • 魏明帝曹睿为何要尊大太监曹腾为高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睿,曹腾,皇帝

    古人讲究忌讳,尤其是那些称孤道寡的皇帝,自以为君权神授,天命所归,从不把一些不好听的词语用在自己身上,有时随意的掩饰,或者下令群臣禁止去做类似的事。倒是曹睿有所不同,把自己祖上不太光彩的一面展示给带大家,尊称曹腾为高皇帝。这似乎不可思议,因为曹腾是宦官,宦官就是太监,尽管有时地位很高,作为皇帝的近侍

  • 袁术:三国史上最牛逼的官二代为何没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术,三国,官二代

    东汉末年,一提起袁术,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地位很高的人。袁术是汝南人,汝南袁氏出过很多大官,在东汉年间,有四世三公之说,意思是一家人中有好几个做总理委员长头衔之类的官员。他和袁绍是亲兄弟,说书人说他门多故吏,朝廷里有很多人都和他家有联系。朝中有人好做官,根正苗红的袁术一时间成为朝廷争相拉拢的对象。为什么

  • 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永历帝因何被被缅甸出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永历帝,朱由榔,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了北京城,大明崇祯帝景山殉国。紧接着满清入关,农民军溃败。大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以承明祚,但随即被乘胜而来的清军击败,被擒处死。接着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不到三个月,朱聿键也战死了。于是在绍兴的明朝宗室鲁王朱以海称帝,没几天清兵追到,他根本没什么兵

  • 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生不逢时的南明第一名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明君,朱聿键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正式灭亡。消息传到留都南京,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5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此后又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史称南明。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将永历帝引渡回清朝。次年四月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灭亡。

  • 清高宗乾隆皇帝:中国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11年——1799年),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为清世宗胤□第四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即位,年号乾隆,习称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嘉庆元年(1796年),传位第十五子颙琰(嘉庆),自为太上皇帝,仍掌军国大政,直至去世,实际统治

  • 揭秘:晚清世界首富伍秉鉴晚年为何想移民美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伍秉鉴,清朝,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相对其他几人,伍秉鉴则是惟一一个凭借商业贸易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伍秉鉴生在已经走下坡路的满清晚期,不但拥有大清的三品顶戴,更因坐拥2600万两白银的家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