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最没有主张的权臣谋反

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最没有主张的权臣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05 更新时间:2023/12/9 2:50:10

宇文化及是隋末叛军首领,曾为隋炀帝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他父亲是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隋末,宇文化及见隋炀帝昏庸,隋朝必然灭亡,于是起兵谋反,另谋建立新朝。虽被剿灭,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只不过没“爽”几天,脑袋就让别人摘下来了。

宇文化及少年的时候就是个浪荡公子,经常骑着快马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奔驰如飞,长安人都称他是“轻薄公子”。他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关系挺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子党。做官之后由于总是发生腐败的事,被免职过好几次,可他后台硬,每次都是太子一出面,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久就又官复原职了。

后来,宇文化及的弟弟娶南阳公主为妻,成了皇亲国戚的宇文化及更有恃无恐了,和大臣们说话也很无礼。看到别人有什么好东西,他一定要想办法据为己有。杨广当上皇帝以后,宇文化及被任命为太仆少卿。

一次宇文化及和弟弟违反国家规定与突厥人做交易,隋炀帝杨广知道后,非常生气,不顾情面,将二人囚于大牢,一关就是几个月。后来还是公主出面,把这哥俩保了出来。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临死之前,乞求杨广看在过去的情分上照顾他的儿子,杨广还真就照办了,让宇文化及当上了右屯卫将军。

大业年间,李密占据洛口,隋炀帝非常害怕,躲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不敢回京城,而随从禁卫军中大多数是关中人,一路上客居他乡,都很想家。看见炀帝一时半会儿没有西归的意思,就暗中准备造反。

当时,统领禁卫军、屯兵东城的是武贲郎将司马德戡,他一边派校尉元武达暗地里打探情况,一边在将士中寻访。他无意中听到武贲郎将元礼与直阁裴虔通的对话,元礼说:“听说陛下打算建丹阳宫,看情况没有返京的意思。将士们都思念家乡,有的在暗中商量逃亡的事。我本想将此事告之陛下,但陛下一向最忌讳这类事,知道官兵有逃跑之意,就怕他们性命难保。如果知情不举,真要让陛下知道了,我一家老小又难逃族灭。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呀?”

裴虔通听了元礼的话说道:“是呀,确实挺难的,我也想回家啊!”

司马德戡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他对二人说:“你们两人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听说关中陷落时,据守华阴的李孝常发动了叛乱,陛下就将他的两个弟弟都杀了。我们的家属可都在西边,要反的话,他们怎么办?”

裴虔通就说:“是啊,所以我不能仅仅保全自己,这几天天天晚上做噩梦,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

司马德戡说:“你晚上做噩梦,我现在白天都做噩梦。如果将士们要逃亡,我们只能跟他们一起走!”

裴虔通、元礼连忙答曰:“是啊,只有这么办了。”接着他们又联络了内史舍人元敏等人,结为拜把兄弟,共商反叛之事。后经别人引荐,宇文智及也被拉拢入伙。司马德戡建议马上举兵造反,抢劫禁卫军军马和城中居民的财物以备作战的需要。

宇文智及说:“如今老天要灭隋,普天之下英雄并起,造反起义的有几万人,应当趁机举大旗、谋大事,创立帝王大业。”大家听后,一致认为很有道理,并提议请宇文化及为主帅起兵。宇文化及刚一听到此事,脸色大变,冷汗直冒,过了好久才恢复常态,表示同意。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初一,司马德戡打算把造反的事情宣告出去,又怕人心不齐,于是想了个办法蛊惑将士们,他对医正张恺说:“你是良医,很有威望,由你出面,大家一定会深信不疑。你可以对将士们说,谁若逃跑,陛下会准备毒酒,设宴毒死他们。”张恺依计行事,将士们反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司马德戡于三月十日将旧部召集到一块儿,把准备造反的事情和盘托出。大家都说:“我们都听将军您的,您就下令吧!”当夜,负责关闭城门的奉义和裴虔通悄悄下令,各城门都不要下锁。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集结数万军队,举着火把和城外叛军遥相呼应。隋炀帝杨广听到外面有响动,便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裴虔通骗他说:“陛下,是草坊被烧,将士们正在救火,所以嘈杂喧闹。”炀帝信以为真。到了五更的时候,司马德戡将皇城各门换上自己的卫兵,裴虔通打开城门,亲率几百骑兵,杀死了将军独孤盛。在武贲郎将元礼的带领下进入内宫,此刻,守卫内宫的士兵早已没了踪影。裴虔通指挥骑兵驰入永巷,大声问道:“陛下在哪里?”

一名吓得面如死灰的美女哆哆嗦嗦地指着西阁说:“在那儿。”裴虔通快马加鞭强行闯入西阁,已明真相的炀帝指着裴虔通大声呵斥:“你这个家伙,我对你不薄呀,你为什么要造反?”裴虔通答道:“我也是没办法,关中的将士都想家了,所以用这个办法请陛下回京罢了。”炀帝听后只好说:“那好,我和你一起回去。”裴虔通于是派兵看守炀帝。

天亮之后,孟秉派精骑迎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还不知道事情进展如何,胆战心惊说不出一句话,凡有人来拜谒他时,他都低着头双手按着马鞍回答道:“罪过。”

此时,宇文士及住在公主府,还不知所发生的变故。宇文智及派家僮桃树去刺杀他,桃树有些不忍,把他绑到智及面前,智及犹豫再三,终念手足之情把他放了。宇文化及到了城门口,司马德戡上前迎拜,把他引入朝堂,拜为丞相。随后命人将炀帝带出江都门示众,杀掉,朝中的外戚和忠隋的大臣几十人无论长少一同被杀,只留下秦孝王的儿子杨浩,让他做了皇帝。

十多天后,叛军人马夺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舟船,从水道至显福宫,遇隋将一干人抵抗,杀之。宇文化及于是入住六宫,一切生活起居如同隋炀帝。每次坐在帐中面南背北,有人向他陈述事情时,他常常默然以对。只在下朝时,才收取奏折,让奉义、方裕等人商议回复。

船到徐州,因水路不通,只能停止前行。宇文化及即派人掠夺百姓牛车两千辆,装满宫中珍宝。而部队的盔甲武器等辎重物品却令士兵背着,道路漫长,士兵个个筋疲力尽,怨声载道。

司马德戡私下对几个部将说:“当今天下大乱,我们必须投靠一个英明的贤主,这样才会有大的发展,宇文化及成不了大事,身边又有不少小人,我们不能跟着他干了!”

几个部将都说:“干脆,我们废了他算了!”

于是,司马德戡准备择日率万余人袭击宇文化及。但不幸的是消息泄露,司马德戡及十余名党徒,被统统杀掉。

此时,东都群臣拥戴越王杨侗继位于洛阳,并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讨伐宇文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宇文化及战败,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将士多人叛归李密。宇文化及自知必败,叹息道:“人生固有一死,为什么不当一回皇帝呢?”于是毒杀了杨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

武德二年(619),李世民派李神通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是对手,跑到了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当时窦建德已建立夏国,以讨逆为名,进攻聊城。同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聊城,生擒宇文化及,用囚车送往襄国(今河北邢台),宇文化及与他的两个儿子同时被处斩,许国一眨眼之间就灭亡了。

标签: 宇文化及隋炀帝江都

更多文章

  • 郑和打海盗:600年前剿灭当时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和,海盗

    国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古代航海史上的意义,却不大知道郑和舰队当年曾剿灭了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维护了东南亚海域的安全。1.舰队有船208艘,官兵27800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朝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实力、造船技术、航海经验都足以保证开展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皇帝朱棣也有着雄心壮志,他不满意

  • 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孟达,倒戈,诸葛亮,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的这句诗,算是对乱世最真实的写照了。乱世之中,政权频繁更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也没什么节操了,倒戈、投降是司空见惯的。但频繁倒戈的人,即使在乱世,也只是别人的棋子,结局大多凄凉。三国时期的马腾如此、吕布如此,孟达也同样如此。三国时期有两个孟达,一个是魏国的安定太守孟达,为

  • 你所不知道的齐桓公:为一个女人屠兄杀妹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桓公,春秋战国

    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 棋逢对手 名将岳飞一生中最为难缠的三个劲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岳飞,金兀术

    一位真正的名将不在于他曾打过多少场胜仗,而在于他一生击败过哪些名将!阿瑟·韦尔斯利一直是位籍籍无名普通将领,但在滑铁卢一战,他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此威灵顿公爵的威名才响彻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当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灵顿公爵的真实姓名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封地是他作为公爵的封地。燕王朱棣在

  • 武林宗师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真实张三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三丰,明朝

    很多读者通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以及仙风道骨和高尚德行,钦佩不已。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大概生活在北宋末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生平时

  • 成也独孤,败也独孤:隋朝第一名臣的悲喜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独孤伽罗,独孤信,高颖,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隋称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战争结束后,隋文帝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改革,轻徭薄赋,发展经济。至隋炀帝即位时,当时全国人口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从而创造出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

  • 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的“宠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唐玄宗,杨贵妃,

    “安史之乱”被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如果考察安禄山的一步步发迹到走上叛乱之路,对于透析天宝盛世的景况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现状,会很有意义。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

  •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外交官苏秦: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六国,纵横家,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读书发家的鄙人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被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普,赵匡胤,赵光义,

    赵普原籍幽州蓟县(现在的北京),因为少时经历了很多叛乱纷争,读书不多,从小学的是如何做个小吏。后来,赵普位极人臣,学历便显得有点低了,连宋太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经常劝他读点书。赵普虚心听取意见,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得当。赵普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的书箱里只

  • 清朝历史上咸丰皇帝与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咸丰,太平天国,洪秀全

    咸丰皇帝针对他爹道光脑子不够用的特点,单只是从《三国演义》中抄了两段,就赢了这一局。那么,当他面临着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挑战之时,又有什么招数呢?史书上说:咸丰没招,无计可施,反倒是洪秀全妙手无穷。事实上,爱新觉罗一家始终在怀疑,那咸丰莫非是上辈子欠了洪秀全的,所以洪秀全这辈子来讨债来了……世传文宗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