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太后究竟有多厉害?孝庄太后是怎么死的

孝庄太后究竟有多厉害?孝庄太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92 更新时间:2024/1/1 3:41:15

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公元1613年,孝庄在科尔沁草原出生。他的父亲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给她取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意指天降贵人。孝庄没有辜负他父亲寄予的厚望,她后来成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她的名声不是三个帝王给予的,而是由她自己挣的。

皇太极在位时,孝庄就凭借自己的才能智谋,为他招贤纳士,得到了夫君的敬重。可是她真正闪耀历史舞台,却不是自己夫君在世的时候。和所有女人一样,夫君在世时,孝庄只是躲在夫君背后的女人。可是当自己的夫君离开后,她也像所有坚强的女人一样,站在自己孩子的面前,为他挡风遮雨。

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因为皇太极走的突然,因此没有指定继承人。皇太极长子豪格、其兄代善以及其弟多尔衮,争权夺位。为了能够登上皇位,几人多方走动,甚至差点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就是这个时候,孝庄站出来了,她多方走动,凭借自己的才智,寻找几人之间的平衡点。终于在几人双双对峙,互不相让的时候,她终于说服多尔衮改为拥立自己的儿子福临登位。

在当时,拥立福临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代善的两个儿子认为,相比兵权极大的多尔衮,福临这个6岁的小儿,根本没有威慑力,便于控制利用。所以对于多尔衮拥立福临,他们持支持态度,也说服了自己的父亲。而豪格呢?虽然他最想的还是自己登上高位,可是如今代善、多尔衮两方人马都转而拥立福临,他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也只能妥协。

就这样,32岁的孝庄带着她6岁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改元顺治。母凭子贵,孝庄晋封为皇太后。顺治继位时只有6岁,实际上军政大权是掌握在多尔衮手里的。孝庄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忍让,在忍让。于是她平时对多尔衮的决定,都持肯定态度,放松多尔衮的戒心。后来多尔衮领兵,打开了山海关,顺治帝入主中原。

如今顺治在关内登极,并不是说他的帝位就无可动摇了,相反更为危险。因为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威势已经不是他人能阻止的了。所以孝庄需要更辛苦的去阻止多尔衮,后来甚至还为了自己的儿子下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由此成为皇父摄政王,位同皇帝,这暂且压住了多尔衮想要废除顺治的心。幸运的是还不待孝庄下一步该如何阻止多尔衮时,多尔衮终于被母子两人拖死了。顺治亲政,她却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顺治二十岁时,因患天花英年早逝。8岁的康熙,尊顺治遗照登上皇位。康熙尊自己的祖母孝庄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孝庄于是又开始辅佐年幼的康熙。康熙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是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祖孙两人共同治世,熬过了清初问题颇多的时候,将这个由她夫君建立,她儿子扩大的王朝带向了繁盛。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以七十五岁寿终,寿终也就是寿终正寝。她死时留下遗嘱,皇太极的陵墓已多年未动,如今再动土,恐扰了其安宁,我自己也舍不得你们父子两人,就将她葬在顺治陵寝旁吧!

标签: 孝庄太后清朝

更多文章

  • 西夏权臣没藏讹庞:曾和妹妹一起掌控西夏朝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夏,权臣,没藏讹庞,

    没藏讹庞(?—1061),夏景宗李元昊宠妃没藏氏之兄。西夏权臣之一。夏国自李元昊死,三大将各拥强兵,讹庞犹知顾忌。此时独揽朝政,手握兵权,也不把年幼的谅祚放在心上。 李谅祚即位时,年纪实在太小,西夏的大权掌握在他的生母没藏太后和舅舅没藏讹庞的手里。没藏讹庞掌权后派兵侵占了宋朝麟州西北屈野河(今陕西境

  • 鬼谷子座下高徒孙膑和庞涓的恩怨终结!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鬼谷子,孙膑,庞涓

    大家好,又到了每天这个时候和大家分享读《资治通鉴》的心得。上一期我们分析到了,孙膑用围魏救赵的计策,解除了赵国的危机,并且生擒了庞涓。最终经过当时诸侯各国积极调解和斡旋,达成共识,魏国从邯郸撤兵,齐国也归还了庞涓。按理来说,这个魏惠王和庞涓君臣两人应该深刻反省,这次对赵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几乎有半个战

  • 狄青为什么要戴面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面具,狄青

    狄青是北宋仁宗年间著名的军事将领。狄青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公元1057年,享年50岁。狄青是山西人,因骁勇善战,人称“面涅将军”。纵观狄青生平,一共可分为四个阶段。狄青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狄青16岁的时候,因代兄长受过,狄青入京当兵。早年间,狄青在军营中四一名骑兵,随后担任散置一职。西夏李元昊

  • 宋朝有骨气的文状元:文天祥从容就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天祥,状元

    几百年来,文天祥的抗元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受命于危难之际,视死如归的精神昭然于史书。那么,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才情自不必说,从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可看出文天祥这个状元名符其实。不过,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平坦,因为他不愿对奸臣妥协。文天祥在朝中属于主战派,他多次上书理宗皇帝杀

  • 乾隆为何会佩服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宋仁宗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就不说了,在此只想略为言说一下人们似较少注重的宋仁宗。宋仁宗公元一○一○年生,因其之前的皇子一个个夭折,故

  • 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宋哲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 浅论是否真有刘备三顾茅庐一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顾茅庐

    论坛上最近谈论诸葛亮比较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写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精彩片段(见《三国…论坛上最近谈论诸葛亮比较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

  • 她是曹操的女人 却抛弃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丁夫人,曹操

    爱江山曹操一生不能不说得志,无论战场情长算得上是人生赢家,甚至称为三国第一人都不为过。但谁知身为当朝太尉儿子的曹操,早年的梦想却仅仅只是个郡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后来适逢黄巾之乱,曹操临危授命挥鞭天下,幻想着未来可以当个征西将军肆意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但偏偏时是乱世,随着曹操地盘扩大,奸雄野心也日益

  • 知音难遇:曹操是最懂蔡文姬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蔡文姬

    [人物小传]: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于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君子心语]:所谓红颜知己,就是要你相信,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会知道你的好。1。乱世危卵蔡文姬,一个受过知识熏陶的女人,在遭受了耻辱后还能活着,她的心中经历过怎样的惊涛骇浪呢?当文

  • 白起: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起,中国,历史,将军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