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大臣黄潜善生平简介 黄潜善是怎么死的

北宋大臣黄潜善生平简介 黄潜善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4/1/10 12:03:09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备战,为军民所痛恨。

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时,几为军人所杀。后被贬逐至梅州,未几病死。赵构在位后期,追复其原来官职。

黄潜善生平简介

获罪遭贬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宣和初年(1119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宋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为河间知府

,兼任高阳关路安抚使。

诋杀同僚

靖康初年(1126年),金人攻打宋朝,康王赵构设大元帅府,用文书召黄潜善率兵去支援。张邦昌当伪楚皇帝后,黄潜善到大元帅府告诉康王赵构,康王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黄潜善为副元帅。

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当时宋高宗顺从民心,提拔李纲为右相,李纲将上奏驱逐黄潜善和汪伯彦,被右丞吕好问制止。

不久,黄潜善被任命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被罢相。御史张所说黄潜善奸邪,恐怕有害新政,结果张所被降为尚书郎,不久被贬到江州。太学生陈东认为李纲不可罢去,黄潜善、汪伯彦不可任用。黄潜善怀恨在心。正巧欧阳澈上书诋毁时政,言语侵犯了后宫,宋高宗认为他的话不符事实,黄潜善乘机提出杀欧阳澈和陈东,他们二人被杀后,认识和不认识的,都为他们流泪,宋高宗也后悔。

策马南奔

第二年(1128年),金人攻打陕西,京东、山东盗贼兴起,黄潜善、汪伯彦不把这些报告给宋高宗,张遇焚烧真州,距宋高宗驻地六十里,内侍邵成章上疏说黄潜善、汪伯彦误国,邵成章因此获罪被除名。御史马伸也因弹劾黄潜善、汪伯彦而获罪,被贬为监濮州酒税,他在途中去世。

黄潜善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二州相继陷没,宿、泗二州屡来警报,右丞许景衡认为宋高宗的扈卫单弱,请宋高宗躲避敌人,黄潜善认为不值得忧虑,率领同僚听僧人克勤说法。不久泗州奏报金人将到,宋高宗大惊,决定南下。宋高宗的御舟已备好,黄潜善、汪伯彦正在一起吃饭,堂吏大声喊:“皇上出发了。”他俩互相看着仓皇策马南奔。京城人争着出城门,死者相连,没有不怨愤的。正好司农卿黄锷来到江上,军士听说姓黄就以为是黄潜善,争相列举他的罪状,挥刀向前,黄锷正在申辩,但已人头落地。

黄潜善是怎么死的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渡过瓜州,到达镇江,金军紧随在后。黄潜善、汪伯彦一起上疏说在艰难的时候,不敢请求退职。中丞张澄弹劾他,黄潜善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知府,贬职居住在衡州。郑珏又论奏黄潜善、汪伯彦都误国,黄潜善的罪恶占多数,王庭秀接着也这样说,黄潜善被贬责到英州安置。谏官袁植请求在都市斩黄潜善,宋高宗不许。不久,黄潜善在梅州(治今广东梅州)去世。

死后复职

宋高宗末年有诏旨,对黄潜善、余深、薛昂都给以恢复官职、录用后代的恩惠。谏官凌哲上书说余深、薛昂朋附蔡京,黄潜善专权误国,现在恢复他三人的恩惠,恐怕政刑失去公平,忠义之人解体。宋高宗下诏认为黄潜善曾任副元帅,特别给以官复原职,录用一个儿子的待遇。

标签: 黄潜善

更多文章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潜善,宰相,北宋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

  • 南宋大臣陈康伯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陈康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康伯,宰相,南宋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倬,宰相,南宋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叛乱时举家入闽。精《易》理。宋史注有朱倬传。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宋宣和五年(1123年)进士,授常州宜兴县主簿,赈灾有力,荐任广东茶盐司干办官;不久,改任检察福建、广东、

  • 南宋大臣郑清之的墓地 郑清之的家谱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清之,南宋,宰相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郑清之,生于宋孝宗淳熙

  • 南宋乔行简生平简介 乔行简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乔行简,南宋,宰相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浙江东阳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绍熙年间进士,宋理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乔行简生平简介乔行简,初从吕祖谦学。南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官宗正少卿、秘书监、工部侍郎兼国子监司业兼国史院编

  • 南宋大臣吴潜的贡献 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潜,宰相,南宋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

  • 南宋吴潜的家庭成员 吴潜家的宁国吴氏三杰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潜,宰相,南宋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

  • 南宋大臣王爚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王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爚,宰相,南宋

    王爚[yuè](1199—1275年),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新昌长潭人。南宋恭帝时期的著名宰相之一。王爚[yuè](1199—1275年),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新昌长潭人。南宋恭帝时期的著名宰相之一。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宝祐,兼

  • 南宋宰相章鉴生平简介 南宋宰相章鉴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鉴,宰相,南宋

    章鉴(1214年—1294年),字公秉,汉族,修水(今属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号杭山,别号万叟,南宋宰相,修水八贤之一。淳祐四年(1244年)及第,咸淳十年(1274年)拜相,历枢密院御史、中书台人、左侍郎等。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去世,著有《杭山集》。南宋宰相章鉴生平简介早年经历宋理宗淳祐四

  • 孝庄太后究竟有多厉害?孝庄太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公元1613年,孝庄在科尔沁草原出生。他的父亲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给她取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意指天降贵人。孝庄没有辜负他父亲寄予的厚望,她后来成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她的名声不是三个帝王给予的,而是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