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在哪位名将堪称东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枭雄?

揭秘:在哪位名将堪称东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枭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3/12/30 17:34:09

老兵桓温家族的发迹要归功于司马炎,他俩扯上什么关系呢?一句话,要是西晋不倒,桓家在东晋或许就没有那么风光了。也许是有鉴于前朝因为皇族无权无势,最后导致宗庙不保,司马炎开国之初就将司马家的各个王爷都分得一块地,然后当起了实权大爷。司马炎的想法绝对是好的,维护司马天下的诚意也是爆表的,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给家族种下了祸乱的种子。

司马炎一倒,智商偏于负数的善良倒霉的晋惠帝和野心勃勃的不学无术的丑皇后贾南风一起,把司马家族往坑里送。司马家族的王爷们不答应啊,但是又心不齐,于是今天你反他,明天他反他,八王之乱,生生地耗尽了西晋的生机,五胡一乱,最后两任帝王,连同皇家妃嫔,沦落成尘。宗室司马睿王导等人的扶植下,从北方逃往南方,建立了东晋。东晋先天不足,后天又缺管保养,皇权岌岌可危,最要命的是,掌权的大爷们,天天谈玄,谈风度,政事不理。偏偏周围又到处都是战火,于是乎,老兵桓温大放异彩。

桓温敢打,能打,平定李蜀,拓宽了疆界,后来伐前秦,伐姚襄,镇守姑孰(安徽当涂),哪里有战事,哪里就有他。虽说在南方人眼中,本族建立的东晋朝廷依然是正统,但无奈这正统实在是扶不上墙,今天这里战火纷起闹兵变,明天那里闹灾荒无人救,要救民就得有兵,而光有兵没用啊,得有将啊。指望那群手不拈四两,动不动就敷粉的伪娘去作战,那就是个笑话。而桓温就成了破落的东晋朝廷手里拿得出来的将军。但是那伙北方南下来的人们都有个毛病,爱从出身来看人,谁的出身高,谁就有本事。相较于那些百年望族,谯郡的桓温就显得有些份量不足。和王家这样的没法比,虽然桓温的祖上也有个名儒。可是名士们不认这个,就连所谓的名士刘惔,也瞧他不起。

刘惔生病,桓温前去探望,童心大发或者说鬼使神差地,他拿起弹弓就朝刘惔的枕头上打,结果打偏了。刘惔大怒:说:“使君,你这样能在战斗中获胜吗?”桓温本无恶意,但刘惔一句话就讥笑他当兵的做什么事都不离本行,都说打人不打脸,桓温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兵,何况他的地位远远高于这个只会嘴上说两句话的刘惔,退一步讲,他们俩都是晋明帝女婿,怎么着也该有点连襟的亲热劲,但可惜没有,对此,桓温很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又是某一天,他雪天打猎,碰上刘惔,刘惔又说:“老贼欲持此何作?”持什么?他一身戎装。何作?打猎罢了。但是刘惔硬不放过他,骂他老贼,桓温也生气,没招谁,没惹谁,说“我若不为此,卿辈怎那得坐谈?”没有我桓温手握钢刀保家卫国,有你们天天坐在一起瞎聊的可能吗?他的手里握刀,但心却是柔软的很。桓温担任荆州刺史,也是一方大吏,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老兵怎么着也得在当地整那么一出出的严刑峻法的戏。好多人都等着看笑话呢。只是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桓温到任后,收起官威,一心德政。治下百姓从来没有谁被当堂打死,对他的下属,也从来都是教育多于惩罚。

有一次,令史犯法,按律当受杖刑。但是,桓温下令,只要羞辱一下,让他记得自己的错,以后改过来就行,自然,办事员们都明白,这个令史大人的屁股也就安全了,棒子也只是挨着他的官服擦过去。桓式看不下去,说“木棒兴起时拂过云彩,落下时掠过地面。”说得那么诗意,其实就是笑他的办事员们根本就是做样子,没想到桓温却说担心打得厉害了。倒显得桓氏小人了。

桓温对人如此,对动物也温情。大军入蜀,当船走到三峡休息时,有个小兵抓到一只小猴子,并把它带到船上来。本来人家母子玩得正高兴,不承想突然来了个凶神恶煞的人类,把小猴子抓走并带到了船上,它的母亲面对哀哭连连,一路跟着跳,大船行进百里之后,这只母猴仍然跟着。也不知道是有人发了善心,还是到了补给时间,船一靠岸,这只坚强的母猴就跳上船来,寻找自己的孩子。只可惜它上得船来,却没得命见它孩子。猴死之后,有人剖开猴肚,发现肠子已经断成一寸一寸了。桓温听得报告,怒火中烧,命人直接打发了那抓小猴的人,走得远远的,都不想见他。

桓温虽然是个大兵,但是在他的心里,同样有着美丽的诗情。他率军北伐,途经金城,看见自己种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这个豪爽的汉子感慨万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泪下。如今物是人非,北方早已改姓,可怜天下经历战乱,至今不得平息,百姓安居乐业,谈何容易?而这,也促成了他再三北伐,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最终未能如愿。桓温出身低,被人看不起,偏又立下大功,他自己也就自然会高看自己一眼。但事实证明,他直到死,都被人看作老兵,他应该是极度自负又自卑吧。

放在那样的时代,桓温也沾染了不少时代风尚。他自认为雄姿英发,怎么着也是和刘琨那样的帅哥。他远征北方时,捉了一个老女人,这女人曾是刘琨的家伎。她一见桓温,潸然泪下,问及原因原来是桓温和她的老主子长得很像。桓温很高兴,刘琨可是魏晋时代标准的美男子,自己找得那么像,肯定也是世间罕有的吧。可是,当他问及哪里像时,他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老女人说:“脸庞很像,就是薄了点;眼睛很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很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很像,就是矮了点;声音也很像,就是雌了点。”这哪是很像呢,是人都是这么个长相好吧,最具杀伤力的一点是说他娘娘腔,说他出身低,没办法,改不了;说他是老兵,也没办法,得奋发,但说他娘,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想我桓温也是率过几十万部队的人,怎么就成了娘娘腔呢?他受不了这打击,几天了都开心不起来。

标签: 晋朝名将桓温

更多文章

  • 东晋为何不用祖逖?一代名将致力北伐忧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朝,名将,祖逖

    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但无远见,无助于北伐,而且自己既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却突然由如此从容不迫的文臣统领,心中甚为不快。同时,祖逖忧虑权臣王敦和宠臣刘隗对立,内乱将会爆发,北伐难成,因而忧愤成疾。祖逖虽然

  • 为何说汉惠帝刘盈的人生是悲剧的?刘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朝

    太子废立风波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所生,他并没有继承其父刘邦的豪放不羁,而是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刘盈七岁便被立为太子,但是随着他日渐长大,刘邦觉得太子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便想废掉他。当时,刘邦有一个宠妃叫戚夫人,她擅长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两只彩袖凌空飞旋,

  • 汉宣帝刘询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汉宣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刘询,汉朝

    汉宣帝治理国家,从整顿吏治开始。他颁布诏令说:“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即便是唐虞再世,也无法治理好天下。”为此,他建立了一套对官吏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一大批政绩突出的官员受到奖励,他们或者得到金钱、土地的赏赐,或者得到提拔,升任三公九卿这样的显官。而一批不称职甚至有罪的官员,则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在这套制

  • 乾隆皇帝有何早年经历?乾隆皇帝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清朝

    早年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据说康熙年间的一天,康熙帝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弘历当时只有十二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雍正元年,雍正手书立储

  • 乾隆六下江南是真的吗?乾隆下江南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清朝,江南

    弘历最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朝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江南是明王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王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最激烈,也遭到了最惨烈的屠

  • 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不惜包揽贪名”为家族敛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曾国荃,清朝,

    有一个事实昭然若揭,那就是晚清时期湘军将领几乎个个肥得流油。王闿运在《湘军志·筹饷篇》中揭秘:“军兴不乏财,而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每破寇,所获金币、珍货不可胜计。复苏州时,主将所斥卖废锡器至二十万斤,他率以万万数。能战之军未有待饷者也。”曾国荃是湘军虎将,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 明万历皇帝为何二十多年不朝政?怕被官员骂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正因如此,明代言官普

  • 宋徽宗很好色吗?为什么说宋徽宗是“青楼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徽宗,宋朝,青楼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 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玄宗刘幽求,唐朝,武则天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为了徐国公,后来还担任过侍中的职位,并且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铁劵。在经历过太平公主谋反的事情之后他被贬为太子少保。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刘幽求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刘幽求简介中是如何介绍

  • 汉朝外戚田蚡为何姓田不姓王?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田盼,刘彻,卫青,平阳公主

    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田蚡经历了很多。他的一生并不伟大,反而是小人的时候居多。纵观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很低调,对待窦婴很谦卑,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人没什么过多的注意。后来汉景帝看中了他,他的口才比较好,就让他做官了,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化了。由于他姐姐是王太后,他自然也是仕途一片大好,不过那时候窦太后还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