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

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1/8 3:35:01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为了徐国公,后来还担任过侍中的职位,并且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铁劵。在经历过太平公主谋反的事情之后他被贬为太子少保。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刘幽求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刘幽求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刘幽求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655年的时候,是冀州地区的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了进士,但是在担任官职的时候却遭到了上级的轻视,于是便放弃了职位成为一名县尉。在710年的时候韦皇后想要谋反,刘幽求则趁机发动了政变,在杀死韦皇后之后让李隆基掌握了权力,而他也成为当朝的宰相。但是在711年的时候他就被罢免,开始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成为侍中,而唐睿宗十分的欣赏他,不仅赏赐他铁劵以保存性命,而且还宣布他的子孙可以世袭徐国公的位置。

另外刘幽求简介中还介绍到在712年的时候李隆基成为了皇帝,刘幽求本来觉得自己的功劳非常大,一定会成为尚书和中书令,可是没想到他最后却并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因此便心怀怨愤。他还曾经为了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而进谏过,不过却因此而被贬,后来还被其他大臣陷害,最终成为杭州刺史,因为官职的事情他一直心情郁闷,在715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刘幽求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位功臣,出生于655年,他因为帮助李隆基策划镇压行动而被李隆基看重,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刘幽求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和李隆基相关的,因为他的成就是因为李隆基,他的死也和李隆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幽求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一部分是在李隆基成为皇上之前,另一部分主要是在李隆基继位之后。有关于刘幽求的故事中比较传奇的是,有一个夜晚从他手中发出了一百条左右的赦令,由此可见刘幽求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在刘幽求的一生中有两次被贬的经历,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刘幽求就已经中了进士,所以那时候的他已经是地方官员了,但是那时候的他年纪还很小,不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次比他高一级的官员因为说了两句他不爱听的话,一气之下他竟然放弃了好不容易考取的官职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是在李隆基登基之前他的第一个被贬的故事。

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刘幽求虽然在李隆基登基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李隆基听从了别人不用功臣做大臣的建议,所以就给了刘幽求一个不是很重要的职位,对于这一件事刘幽求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后来他工作的积极性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了,这种情况被人向皇上告发之后,刘幽求又一次被贬黜。刘幽求是一名进士,710年的时候刘幽求成功辅佐后来的皇帝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后得到了李隆基赐予他的权利,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也是基于他的这一项成就而来的。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人们对于刘幽求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评价,另一种是批判的评价。而之所以有些人会对他持有批判的评价是因为他能伸却不能屈。

虽然现代社会对刘幽求的评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里面,但是对他的评价中肯定的还是占大多数,诸多著名人士,如李适等人就曾经评价他是忘身殉国、尽心尽力辅佐君王的典型例子,除了他们还有一位现代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也对刘幽求有过很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看《刘幽求传》的时候,看到刘幽求因为皇上不赐予自己重位就不好好工作,继而长时间处于散漫的状态时,在书的开篇写下了这样一句批注:“刘幽求能伸不能屈”。

毛泽东之所以会发出这样一句感言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幽求在面临困境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毛泽东认为,如果在刘幽求年轻的时候,因为上司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就回家,是因为年轻气盛,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能因为官职的贬谪而如此易怒,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幽求心胸狭窄,这也是毛泽东对刘幽求的评价。但是总的来看,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还是以赞扬为主的。

更多文章

  • 汉朝外戚田蚡为何姓田不姓王?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田盼,刘彻,卫青,平阳公主

    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田蚡经历了很多。他的一生并不伟大,反而是小人的时候居多。纵观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很低调,对待窦婴很谦卑,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人没什么过多的注意。后来汉景帝看中了他,他的口才比较好,就让他做官了,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化了。由于他姐姐是王太后,他自然也是仕途一片大好,不过那时候窦太后还在,她

  • 唐宪宗李纯早年经历简介 唐宪宗李纯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朝中晚期一直是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皇权时常被威胁,甚至有不少皇帝的生命都被宦官掌控,但彻底解决宦官隐患的机会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没有被重视和实施,把握这个机会的就是唐宪宗李纯。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天,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

  • 大将军白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秦国名将,范雎,长平之战

    白起,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257年去世。白起又称公孙起,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所以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将领、军事家。白起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

  • 保家卫国的李牧为何最终死在了自家赵王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李牧,范雎,长平之战

    李牧,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是赵惠文王时期李兑的后代。战国末期,李牧是缓解赵国危局的唯一将领,自古以来都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称号。李牧一生的功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抗击匈奴,另一方面是抵御秦国进犯。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力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到

  • 揭秘:苏秦是如何做到让六国国君合纵抗秦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秦,张仪,鬼谷子,庞涓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当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穷困潦倒。但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后,他又一次游历天下。纵然开始的时候不顺利,然而很快就身配六国相印,其队伍庞大胜过诸侯。那么,苏秦是如何配得六国的相印呢?第一:认清形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变得强大起来,而中原六国内斗不断,其实力也受到了大损。到了战国中

  • 揭秘:纵横家苏秦是凭何实力掌管六国相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秦,张仪,鬼谷子,庞涓

    战国时期因较为混乱的政治环境,产生了许多出名的能人志士,其中纵横家颇为有名。苏秦作为一个战国时期较为典型的纵横家,在历史上留下了特别深刻的一笔。苏秦学识渊博,口才了得,机智聪明,颇具纵横家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不论是用连横策略游说秦王还是在说服秦王失败后转以合纵游说赵王,都能看出他的机智以及思维运用的灵

  • 康熙帝母亲是谁?在顺治时期后宫地位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索额图,清朝,福康安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安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皇帝的宝座上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宏图伟志的皇帝,一生当中做出了非常多的政绩,堪称是雄才大略,开启了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局面。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八岁丧父

  •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什么样?他是自杀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果郡王,雍正,清朝,甄嬛

    《甄嬛传》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痴情温暖的果郡王,他年少痴情丰神俊朗,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再加上他在剧中和甄嬛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又让人痛彻心扉的爱情,因此这部剧让人们关注起这个充满了铁汉柔情的亲王。那么历史上的果郡王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果郡王允礼出生在1697年,在剧中他是十七阿哥,而事实上他确实也是康

  • 揭秘:第一个敢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鸿,北魏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职,关于这个

  • 昭明太子萧统的父亲是谁?萧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昭明太子,萧衍,萧统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于襄阳,当时萧衍在担任雍州刺史。萧衍夺取了南朝齐的皇位后,就立萧统为太子。萧统当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没有当上皇帝就去世了。萧统去世是因为游湖时掉入湖中,划伤了大腿,最后去世了。昭明太子萧统喜欢文学,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萧统的文集被后世编为《昭明太子文选》。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