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是谁 战国毛遂是哪里人

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是谁 战国毛遂是哪里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1/4 2:09:31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这毛遂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在赵国赵公子那里当了三年的门客,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看着其他门客都或多或少得到赵公子或者皇帝的赏识,想想自己真是对不起自己的主人。

但是我们说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人,终于毛遂盼星星盼月亮,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战国时期打仗是常有的事,百姓也都是水生火热的。秦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开始打赵国的注意了,赵国当然遭不住这样的打击,秦军攻势凶猛,很快就已经侵略到赵国都城邯郸。

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援,平原君知道事态紧急,他要召集二十名口才出色的门客去说服楚王,找来找去还缺一人,毛遂这时候推荐自己,平原君怀疑毛遂的实力,认为他三年没什么作为,怎么能保证自己能像那些时常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常客。

毛遂把自己比作仍是初露锋芒的存在,如今到了可以一展宏图的时候。平原君被说服,毛遂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与楚王商讨联合的事但是说了半天这楚王也没什么动静,而且这楚王不让门客发言,之和平原君一个人对话。

这下可急坏了到场的二十位门客,大家一致决定让毛遂为代表,上前与楚王雄辩,毛遂也不含糊,该出手时就出手,他给楚王分析了当下各大国的局势,有说明了两国联合给楚国带来的好处,还承诺日后赵、楚两国就是一家人一样的关系,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多交朋友总比到处树敌要好。

楚王欣赏毛遂的言论,同意发兵,这下赵国城中的士兵斗志高昂,联合赶来的楚军大败秦国。这场保卫赵国的战争中毛遂可以说立了大功。

毛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毛遂的遂字发第四声,作为赵公子的门客,三年了一直没有得到展露自己的机会,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成为毛遂出人头地的重要转折点,要是没有抓住这次的机会,毛遂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终生作为门客,但这一次不同。

秦国大军压制赵国,赵国的都城邯郸岌岌可危,关键时刻,赵王想到向楚国求和的办法,并且让平原君火速前往求援。平原君也不含糊,他准备召集二十名文武门客一同前往,在气势上给自己撑腰。

选来选去还差一个,毛遂出列,他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平原君问你到赵国几年了,毛遂回答三年,平原君怀疑毛遂的才能,认为三年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除了自己能力不足,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毛遂也不急,他知道自己此言一出,必定招到质疑,他用在锦囊中的锥子比喻自己,我隐藏了三年就是为了在此刻厚积薄发,平原君认同他的话,答应毛遂一同前往。

在平原君和楚王商议的同时,毛遂和另外门客遭到不好的待见,被晾在门口,连楚王的面都见不到,他认为楚王一定是对救援不是很乐意。果然二人讨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楚王明显是在拖延时间。

但是赵国那边受战火危机,等不起啊,毛遂考虑后,决定主动出击,他毫无畏惧,按剑上前,说楚王帮助赵国一事对楚国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现在秦朝攻打赵国,要是赵国灭亡,那赵国的土地,金钱归秦国所有,秦国必然强大,不知道哪天楚国也成为他垂涎的对象,出国和赵国联合可以抑制秦国的发展势头。

毛遂分析了一通,这楚王竟然被说动,当即决定派兵援助,所以说国家间的合作还是利益见的角逐,谁也不想吃苦亏,又都想要有好处,那我就给你,这里可以看出毛遂眼光长远,善于说服。

战国时期的毛遂是哪里人

关于毛遂是哪里人的问题,有以下两种说法比较靠谱,一种是毛遂的巨鹿封地说,一种是大梁也就是鸡泽说,两者都有一定历史依据,也都有考究。

《广韵》中记载毛这个姓氏本来是周武王母亲的弟弟传下来的,毛氏家族跟随穆王东征,就得到巨鹿作为自己的封地,之后毛氏的后代就在这边安家落户,居住地一直以此处为主。

古巨鹿城就在现在的鸡泽县内,西汉之前都有巨鹿在鸡泽境内一说,从岐山逃离的毛氏后裔大多定居在此处,原来毛氏家族的领地也被秦军占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乡。在鸡泽关于毛氏家族的记录不多见,但是鸡泽人民对毛遂自荐的故事是耳熟能详,可见鸡泽人对毛遂有着特殊的情感,对毛遂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还有一种说法是毛遂大约公元前285年出生在鸡泽,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文武双全,他在26岁的时候做了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之后在赵国求援的时候自荐,成功劝说楚王派兵救赵,立下功劳。

毛遂后来辞官回到老家巨鹿,后来搬到漳滨,漳滨是个村名,是靠近名河边的东柳村,而据史料记载,平原君死后,毛遂多次进谏都不被赵王采纳,毛遂辞官回家,住在漳滨,和当地的百姓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关系。

赵王六年的时候鸡泽闹饥荒,庄稼没有收成,村名只能靠乞讨为生,毛遂慷慨解囊吗,他将家中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救济百姓,为了纪念毛遂的恩德,后来才将村名改成平原礼的。要向对待平原军那样用礼对待毛遂。

历史上的毛遂为什么要自刎

毛遂自刎应该是虚构的,是后人编造出来的东西,无论是史书还是野史都没有关于毛遂自刎的记载,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毛遂是非常有名的,作为一位普通的门客,他在一直不受重用后依旧能鼓起勇气推荐自己,这不仅是对旁人否定的无畏,更是对自己的自信体现。

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的美誉不是白给的,但是关于毛遂的死的记载却算得上是一个悲剧,因为毛遂成功挽救了赵国的危亡瓦解了秦国的侵犯,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侵犯赵国,平原君错误的认识到毛遂的带兵打仗能力,派毛遂担任镇压大将军,结果赵国被打败,而毛遂自己因为战败自刎身亡。

这是历史上传的毛遂自刎,然而短短一年毛遂从国家救星变得命丧黄泉这种戏剧性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毛遂仅仅因为一场战败,心里就承受不了了吗,所以我们再深入研究,发现毛遂自刎的有关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虽然毛遂怎么死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关于当时燕军侵略赵国的记载还是有的燕军和赵国交战的结果并不像流传的那样,在历时三年的作战后,燕军都城被围攻,燕王不得不向赵国求和,最后燕国割让自己的土地才换来的安全。

可见毛遂所经历的燕国抗击战似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和赵国实力相必,燕国就差多了,当时赵国还有廉颇这样的大将,又怎么会派一个文人当将军上战场,难道赵国没有人了吗。

关于毛遂我们只知道他自荐的事,对于他是不是自刎我们都不知道,既然没有史料考证我们就要还历史人物一个真相,那些说毛遂子自刎的人希望擦亮眼睛,再来评判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平原君门客毛遂故里在哪里 毛遂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故里,毛遂怎么死的

    2008年中国毛氏研究会给邯郸市颁发证书,正式确认鸡泽是毛遂故居,而鸡泽县也成为继承毛字的唯一村落。承认毛遂是毛氏的祖先。在《鸡泽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营村相传是毛遂故乡,从明代开始这里就被命名为毛官营,1952年村庄飞开后叫东营村并一直用到今天。2009年的时候,民政局又现场批复鸡泽县重新恢复原

  • 成语“毛遂自荐”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毛遂

    【毛遂自荐解释】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毛遂自荐近义】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反义】自惭形秽【毛遂自荐故事】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

  • 毛遂自荐的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启示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毛遂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毛遂的简介: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 平原 君赵胜的门客, 居平原 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自荐的故

  • 关于毛遂自荐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典故,毛遂自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毛遂自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释义】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一个门客;荐:推荐,荐举。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历史典故】赵国的平原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门客据

  • 解密:齐景公和名臣晏子开玩笑为何挨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晏婴,齐国,

    话说一年冬天,齐国临淄地区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平地积雪有一尺多深,但仍不见天空有要放晴的意思。临淄城内还好说一点儿,建筑物要相对牢固一些,但城外可就不行了,很多民房多被厚实的积雪给压塌了。而且,不论城内城外,由于人们对积雪所造成灾害的预料不足,以至于被冻死、饿死了很多人。更为可怕的是灾情仍在继续发展

  • 在历史上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齐景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对景公的评价。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他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不可否认他执政初期,虚心纳谏将大权放手给大臣,才会后齐国后来大治的局面,可惜的是齐景公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坚持,让齐国的国运并没有持续多久。齐景公,出生年月

  • 齐景公的生平简介 齐景公有什么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

    齐景公是在春秋时期比较奇葩的一位君主,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做什么正经事,整天游手好闲,沉迷酒色,跟他的哥哥齐庄公如出一辙,都是一个不守君道的君主,但是奇怪的是当时的齐国在众多诸侯国之中国力仍然是很强的,可谓“主昏于上,政清于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齐景公,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547年正式即位执政,姜

  • 齐景公曾要送孔子一块地,孔子如何回复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孔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政治家了,也因此结识了齐景公和晏婴。后来,齐景公因为赞叹孔子的才学,甚至要送一块地给他,但是孔子的选择,却让人非常意外,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呢?这一切,要从孔

  • 齐景公是什么人?荒唐却不令人讨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景公,春秋

    大家好,说起齐景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齐景公有很多毛病,不过看完他的故事,一般人恨不起来。大概因为,他长得帅?毫无疑问,颜值有时候真的很影响外人的容忍度。以上算半个玩笑,帅是一回事,实则齐景公在位58年,从一名少年“傀儡”变成强国君主,他还算勤恳,也能听信忠臣之言,总体还是受认可的。身为春秋

  • 齐景公将两个女儿远嫁和亲,最后结局都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景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公主远嫁他国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群雄割据的局面。当时就盛产美女的山东地区,有一位公主在自己父亲的要求下远嫁到山西,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位公主就客死他乡。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公主的父亲并没有任何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