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五羊大夫百里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五羊大夫百里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4/1/19 23:05:3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百里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

先秦时期的文化碰撞格外激烈,衍生出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像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史学家将自春秋战国出现的学辩现象称为百家争鸣,同时先秦时期也涌现出大量平民出身的人才。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战争,谋士、名将层出不穷,而平民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通过战功来获得爵位。战场上的死伤无数,运气不好就会埋尸荒野,遗恨长眠,因此通过战争封官加爵的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主要记载帝将相的事迹,但司马迁在却一篇列传里收录了一个十分励志的传奇人物。五羖大夫百里奚,有着比平民还要低下的身份,不被任何法律所保护的奴隶。

百里奚是国人,虞国虽然是是夹杂在春秋五霸里的小国,却特别看重官员的出身门第,因此虞国的大夫都是王室宗亲。平民百里奚即使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依旧不能入朝为官,百里奚的才能发挥不出来,心灰意冷的他只好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百里奚的妻子认为丈夫是万中无一的治国良材,于是每天都鼓励百里奚出去寻找做官的门路。

四处碰壁的百里奚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直到遇见一个叫蹇叔的人,在他的举荐下才能够在虞国做个大夫。百里奚本以为终于能够一展鸿鹄之志,却在几个月后又遭受了亡国的厄运。晋国重金贿赂虞国君主,佯称要去消灭附近的虢国,希望能够从虞国借道。虞国君主被眼前的奇珍异宝所迷惑,不顾百里奚的劝阻,一口答应晋国的借道要求。等到胜利而归的晋国兵士在回途中攻打虞国,后知后觉的虞国君主才方寸大乱,虞国就这样惨遭覆灭。

百里奚的官还没做多久,就沦为亡国的奴隶,还未实现抱负的百里奚心中悔恨交加。通读《周易》、《尚书》的百里奚并没有得到晋国的重视,反而被作为陪嫁的仆人送往秦国。百里奚认为自己学识渊博,不肯以奴仆的身份赴秦,并趁周围的人不注意一路逃跑到楚国。

在这里可以看出百里奚壮志难酬的不甘心,他不想以卑微的身份度过一生,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理念。百里奚逃到楚国的当天就被捉了起来,此时的秦国君主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的学识贤能,求贤若渴的秦穆公急忙派人去楚国找百里奚。因为担心楚国人知道百里奚的能力,前去的使者对楚人称百里奚是逃跑的奴仆,现在想要带他回去。同时为让楚人放掉百里奚,使者答应送给楚人五张公羊皮,作为一种交换条件。乐不可支的楚人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困厄处境的百里奚这才得以脱身。

秦穆公见到百里奚后十分激动,当场任命他为秦国大夫,百里奚此后为秦国的强盛立下丰功伟业。

生活往往是残酷的,但生活不会亏待任何有能力的人,在生活眼里你才是它的主人。高考加油!

标签: 百里奚战国

更多文章

  • 百里奚的儿子为什么叫做孟明视?为什么不是百明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明视,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孟明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百里奚是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的贤臣,他协助秦穆公治国,提倡推行仁政、教化百姓。为秦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也为秦国百年的仁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秦穆公更是因此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关于百里奚的最知名典故,可能就是"羊皮换相"了。百里奚出

  • 毛遂为何能说动楚王援赵他自荐第二年自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

    毛遂的故事关于毛遂的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毛遂能在平原进那里潜伏三年,而且不放弃,凭借勇气和胆识,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毛遂是有远见的人。毛遂的故事秦国在扩张领土的时候把魔爪伸想了赵国,赵国国力不算强大,眼看首都邯郸都要被人占领,赵王出此下策,他派平原君前

  • 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是谁 战国毛遂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毛遂是哪里人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这毛遂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在赵国赵公子那里当了三年的门客,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看着其他门客都或多或少得到赵公子或者皇帝的赏识,想想自己真是对不起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说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人,终于毛遂盼星星盼月亮,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战国时期打仗是常有的事,百姓也都是水

  • 平原君门客毛遂故里在哪里 毛遂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故里,毛遂怎么死的

    2008年中国毛氏研究会给邯郸市颁发证书,正式确认鸡泽是毛遂故居,而鸡泽县也成为继承毛字的唯一村落。承认毛遂是毛氏的祖先。在《鸡泽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营村相传是毛遂故乡,从明代开始这里就被命名为毛官营,1952年村庄飞开后叫东营村并一直用到今天。2009年的时候,民政局又现场批复鸡泽县重新恢复原

  • 成语“毛遂自荐”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毛遂

    【毛遂自荐解释】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毛遂自荐近义】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反义】自惭形秽【毛遂自荐故事】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

  • 毛遂自荐的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启示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毛遂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毛遂的简介: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 平原 君赵胜的门客, 居平原 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自荐的故

  • 关于毛遂自荐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典故,毛遂自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毛遂自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释义】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一个门客;荐:推荐,荐举。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历史典故】赵国的平原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门客据

  • 解密:齐景公和名臣晏子开玩笑为何挨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晏婴,齐国,

    话说一年冬天,齐国临淄地区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平地积雪有一尺多深,但仍不见天空有要放晴的意思。临淄城内还好说一点儿,建筑物要相对牢固一些,但城外可就不行了,很多民房多被厚实的积雪给压塌了。而且,不论城内城外,由于人们对积雪所造成灾害的预料不足,以至于被冻死、饿死了很多人。更为可怕的是灾情仍在继续发展

  • 在历史上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齐景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对景公的评价。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他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不可否认他执政初期,虚心纳谏将大权放手给大臣,才会后齐国后来大治的局面,可惜的是齐景公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坚持,让齐国的国运并没有持续多久。齐景公,出生年月

  • 齐景公的生平简介 齐景公有什么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景公

    齐景公是在春秋时期比较奇葩的一位君主,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做什么正经事,整天游手好闲,沉迷酒色,跟他的哥哥齐庄公如出一辙,都是一个不守君道的君主,但是奇怪的是当时的齐国在众多诸侯国之中国力仍然是很强的,可谓“主昏于上,政清于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齐景公,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547年正式即位执政,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