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惠王派出使者质问乐毅,他是怎么回信的?

燕惠王派出使者质问乐毅,他是怎么回信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81 更新时间:2023/12/7 15:44: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乐毅遭到诬陷逃亡赵国,燕惠王派出使者质问,乐毅的回信妙不可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乐毅是战国后期的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他辅佐燕昭王振兴了燕国。当燕国逐步强盛起来了,燕昭王处心积虑地要向齐国报仇,以报强齐伐燕的仇恨。

于是乐毅便为燕昭王会和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迅速攻下了齐国的70多城池,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中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但是当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后,就中了齐国的反间计,燕惠王就怀疑乐毅要造反,就派骑劫取代乐毅为将军,乐毅知道大事不妙,便逃亡了赵国,赵王见乐毅来投奔,知道他博学多才,而且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不由的大喜过望,封他为望诸君。

齐国知道了乐毅已经投奔了赵国,知道自己的反间计已经成功,感觉对战燕国已经没有忌讳可言,便派大将田单对阵骑劫。在公元前279年,田单在即墨城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骑劫也在此阵中身亡。

齐国又完全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城池,恢复了齐国。

到了这个时候,燕惠王才知道上了齐国的当,感到了后悔,但燕惠王这时更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臣燕国疲敝的时候,攻打燕国。

于是燕惠王便马上派使者到齐国,向乐毅道歉,使者把燕惠王的话转告给乐毅说:“先王把整个燕国都托付给了将军,将军替燕国攻破齐国,报了先王之仇,天下之人无人不知,我怎么敢有一天忘记将军的功绩呢?

只是,先王弃世,我年幼无知,是左右的大臣的建议误了我,派骑劫换你回来,主要原因是将军久战沙场,十分的疲劳,所以召将军暂时的回来,暂作休息,共议国家大事。

我的一片盛情,将军却误会了,于是不免生出了嫌隙,您就抛弃了燕国,投奔了赵国,将军为自己考虑的当然是十分周到的,但您用什么报答先王对将军的一片情义呢?”

乐毅听了使者的话,便对燕惠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的大意如下: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把俸禄赐给他亲近的人,而是赐给功劳多的人;不把官爵随意授给他所喜爱的人,而是授给贤明称职的人。

所以说,能够观察人才并授予适当的官职,才是能获得成功的国君,善于选择人的品行而加以结交的,才是能够建立名望的人。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功业是不会半途而废的,所以这些人能够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成名以后能保持不毁,所以能名扬后世。

我还听说,善于开创事业的人,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从前,吴王阖闾伍子胥是言听计从的,所以吴王阖闾能带领军队打到了楚国的效都。但是吴王夫差对伍子胥的话,却并不以为然,逼着伍子胥自杀,用革囊装尸体,抛入了江中,这是因为夫差和阖闾见识上的差别,不知道伍子胥有为吴国能建立功业的雄才大略,所以,夫差即使把伍子胥抛入江中也不后悔。

伍子胥虽然意识到了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见识上的不同,但他仍然不改初衷,所以至死也是不后悔的。

所以我能自身免除祸患,保全攻破齐国的功名,并且彰显先王的业绩,这是我的上策;

自身受到诋毁和侮辱,并因此损害了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害怕的。

还有就是,忠臣离开本国,不诽谤国君以表自己的清白,我怎敢助赵而攻击燕国呢?来求取自己的利益呢?这是我道义所不敢做的。

乐毅的这封信,为他自己逃亡赵国做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又以伍子胥的例子,既十分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处境和无限的忠心,更可贵的是,乐毅能从大义出发,说明自己不会进攻燕国,尤其令人感动。

标签: 燕惠王战国

更多文章

  • 乐毅为什么久攻不下莒县与即墨?燕惠王轻信谣言后乐毅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乐毅

    乐毅为什么久攻不下莒县与即墨?燕惠王轻信谣言后乐毅怎么样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乐毅来说,莒县和即墨这两座城池,成了他灭齐大业的钉子户,但他还不能强拆。乐毅知道,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对于燕国这样一个外来征服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臣服。莒县和即墨的

  • 燕惠王是怎么死的?为什么燕惠王一死韩、魏、楚三国便联合伐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燕惠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燕惠王一死韩、魏、楚三国便联合伐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燕惠王元年(公元前278年),乐毅被燕王逼走不到一年的时间,齐国军民发动的战略反攻取得了完胜,燕军被赶出了齐国,狼狈而逃。至此,燕昭王发起的五国合纵攻齐运动以失败的结果落下了帷幕。那么,这位

  • 苏轼《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苏轼

    古诗《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年代:唐作者:苏轼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礼》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送桓子之郢成礼,孟浩然

    古诗《送桓子之郢成礼》年代:唐作者孟浩然闻君驰彩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 宋词鉴赏之酒泉子·长忆观潮,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词,酒泉子·长忆观潮

    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钱塘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夏历八月十八日是钱塘江潮汛的高潮期,那时,这

  • 宋词之八六子·倚危亭赏析,作者在词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词,八六子·倚危亭

    八六子·倚危亭,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这是

  • 中国寓言故事之澄子夺黑衣,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澄子夺黑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澄子夺黑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捉摸着要想出一种办法来补救丢失一件上衣的损失。碰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

  • 燕昭王和黄金台:招揽人才的千古范本千金市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昭王,黄金台,千金市马,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短诗没有比喻用典、大肆铺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被视做初唐诗歌之绝唱,也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在这首短诗中,蕴涵着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沧桑的吟咏。怀才不遇,忧郁的陈子昂登台赋诗如果不介绍作者,我们从这首有着“金石之音”的短诗

  • 历史有名的贤主燕昭王有何优点流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贤主燕昭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国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闻名于世

  • 燕昭王是怎么让燕国走向强大的?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燕昭王

    燕昭王是怎么让燕国走向强大的?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正因如此,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人才,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今天所讲的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的燕国,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鼎立,王权被逐渐削弱。当时,孟尝君刚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