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9个字导致白起被杀,可谓是字字诛心

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9个字导致白起被杀,可谓是字字诛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14 13:24:04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起白起,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为秦昭襄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军民闻风丧胆,最后与名将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于首位)。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从一位低级的武官一路直升到封武安君,一生大小战役未尝败绩。然而,就是这样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将,却也没能摆脱兔死狗烹的宿命,最后落得拔剑自尽而亡的下场。那么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了那9个字,致使杀神白起被害死,为何又堪称古代官场厚黑学的巅峰呢?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君王的励志图强,到名将白起出生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傲视诸侯。秦昭王即位后,雄心勃勃的昭王嬴稷继续贯彻了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到秦昭王十二年,秦国为图谋天下又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的大战略,此时的强将就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而年纪轻轻便颇有大将风范的白起便得到秦国相国魏冉重视,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据太史公《史记·白起传》记载:“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当时,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洛阳市)与魏韩联军作战。伊阙之战可以说是白起闻名天下的第一战,白起对阵魏韩联军公孙喜、暴鸢,最终取得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事后白起也因功升任国尉。

经此一战,白起的军事天赋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又率军与楚国作战多次,最终逼得楚王纳土求和,楚国在白起的强烈打击下,最终一蹶不振,虽有雄心,但直到灭亡也没有翻过身来。可以说,白起高超的作战指挥能力,代表了当时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譬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的长途奔袭。

然而,要说让白起名垂青史的战役,还是那场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军的“长平之战”。历时三年之久的“长平之战”,成为了秦国崛起的踏板,同时也导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元气大伤,赵国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当时,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后,军事力量就逐渐强大,期间曾在名将赵奢的带领下挫败秦国的进攻,让其不再敢轻视赵国。但当时秦昭王是个志在统一六国的霸主,尤其是范雎入秦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策略,秦、赵两国的矛盾在所难免!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最终因韩国上党郡归属问题上秦赵两国发生争执,双方对峙与长平。一开始,赵国任廉颇为主将,深沟壁垒,坚守不出,试图挫其锐气后寻机出战。但最终的战事拖了许久,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终究架不住功利的诱惑,主动用赵括换下廉颇,寻求战机试图击垮秦军。然而,随后的战事发展远没有赵王设想的简单,得知赵国换将后,秦昭王随机应变,暗地调任白起为主将,替代原先的将领王齕。

果不其然,年轻的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问虚实就命令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后反被包围。据《史记·白起传》记载:“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最终,白起将赵军诱入埋伏,全歼其四十万赵国士兵,仅剩两百多孩童返回赵国报信。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长平之战也成为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战后,白起以为可以一劳永逸,结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白起攻打邯郸必胜!白起自己知道,秦昭王知道,宰相范雎也知道!但是白起是绝对不能够去的,为将者,奉君命,平四海,定国安邦,当是一大喜事,可为将者,功高盖主,执迷不悟,必招杀身之祸!因此,秦昭王也未雨绸缪,假借国力不济命白起暂且退兵,将唾手可得的赵国都城和用数十万鲜血换来的珍贵胜利抛却不顾。

可以说长平之战是杀神白起的军事巅峰,但也让白起走向了灭亡,白起愤愤不平的退兵了。次年,秦昭王待军队修整好后再度讨伐赵国,昭王又要白起挂帅继续率军进攻,但白起摇摇头说:“机会已失,秦军不宜进攻。”至此,合作数十年的君臣失和,白起也有了“藐视君王”的嫌疑!最后,秦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大将王龁出征,此时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了,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可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后来,在面临秦军兵败之时,白起还颇为随意说了一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昭王听到此话可想而知心情,据史料记载:“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不过,嬴稷念及他劳苦功高,最后一次派宰相范雎去探望白起,可范雎早和白起有过节,回来就向昭襄王说了一句:“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可以说,就是这当年字字诛心的9个字,害死了杀神白起。

看似简单的九个字,范雎却给白起套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秦昭襄王本来就对战功赫赫的白起有所忌惮,而此次白起多次抗命更是加深了昭襄王的这种心理。范睢的回禀无疑是告诉昭襄王,白起是武将第一人,他的话可以掀起整个秦国的波澜,这就让秦王都不得不畏惧三分。而范雎更是狡猾,他没有直接诬蔑白起有说过忤逆的话,却让秦王自己想到了白起可能有忤逆之心,当真是政治的无形之剑,堪称古代官场厚黑的巅峰之作,赵军四十万大军都杀不死的白起,最后却被这9个字害死。最终,秦王赐剑于白起自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咸阳城外的杜邮亭。

标签: 白起战国

更多文章

  • 范雎做梦也没有想到 秦昭襄王要会拿自己开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范雎被处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昭襄王的功绩,不仅仅是秦朝版图的扩大。他几乎为日后始皇帝一统天下,扫平了所有障碍。除了对外的军事扩张,打击一切可能威胁秦国的势力,他还对秦国内部重新梳理、整合,实现了中央集权。秦昭襄王老了,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他的儿子安国

  • 秦昭王对范雎到底有多好 为报私仇动用国家力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昭王,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王和范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礼崩乐坏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为了生存亦或者为了强大而不断攻伐和兼并,此为战国。战国有七雄,曰:韩、赵、魏、楚、燕、齐、秦。但是七雄却有着明显不同,那就是秦国越来越强,其余六国则越来越弱,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战国是一段诸侯

  • 商鞅,张仪和范雎三人相比 谁对秦国的功绩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贡献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张仪、范雎的施政措施,都符合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但商鞅、张仪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秦国突飞猛进;范雎仅仅围绕秦昭襄王夺权展开行动,虽说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取得天下也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与商鞅、张仪的贡献相

  • 曾害死秦朝野顶级人物,范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你们知道范雎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纵横家这类叫法最开始常见于汉朝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描述的是一批在秦代各诸侯间奔波游历、献计献策的优秀人才,以主张连横强以攻众弱的张仪与认为合纵即弱以攻强的苏秦更为知名,他们的个人事迹可参照诸子百家第十和十一篇。而在这以前,史家对这种谋策之士

  •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揭秘范雎复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范雎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范雎,字叔,生年不详,魏国芮城人,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政治家,出身寒微,后四处游说诸侯,得到秦王的赏识,任职秦国的宰相,受封应侯。《史记》记载:范雎最初打算辅佐魏王,因为家贫出不起钱疏通关系,后来做了魏国大臣须

  • 范雎是怎么当上秦国宰相的?最强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范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凡成就大事,都要经历千难万险,就好比宝刀宝剑,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傲视群雄。提起范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秦国宰相,给秦昭襄王提出两条重要策略,一条是远交近攻,一条是强

  • “离骚”是什么意思吗?屈原为什么会写下离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离骚,意思,屈原

    《离骚》作为《楚辞》中的重量级篇目,曾撼动了很多人,对于这个“离骚”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众说纷纭,异彩纷呈,一个文章的题目可谓是文章的题眼,对于文章题目意思的研究,应该也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离骚”究竟是什么意思?首先,《离骚》写于战国时期,作者是屈原,关于这个《离骚

  • 屈原之死另解: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屈原,自杀,他杀,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

  • 《芈月传》中的女主宣太后与屈原为何都姓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芈月传

    电视剧《芈月传》描绘了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传奇一生。这位宣太后是楚人,虽然《史记》对芈八子的具体身世语焉不详,我们还是可以从“芈”姓知道,她出身楚国贵族世家,与同时期的大诗人屈原是同姓。今天的人们不免奇怪,一个是“芈”,一个是“屈”,如何变成一家门?这就要从姓氏的起源说起了。在现代人的概念里,“姓”

  • 芈月传里面的屈原是谁演的?扮演者祖峰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月传,楚怀王,屈原,

    《芈月传》是由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剧,由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马苏、方中信、黄轩、高云翔、巩峥、徐百卉、徐翠翠、宋佳伦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剧中的三闾大夫屈原儒雅高洁骨子里却又执着热血一起了解一下芈月传中屈原的扮演者是谁?屈原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