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庄王,励精图治二十载,最终成就雄图伟业

楚庄王,励精图治二十载,最终成就雄图伟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2/13 3:18: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典故:一天,楚国右司马拜见楚庄王,委婉地问他: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司马的意思,是想借用无名之鸟来试探楚庄王的志向所在。楚庄王回答道: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便是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由来。楚庄王是怎样“鸣”的,并且如何做到“一鸣惊人”的呢?

楚庄王熊侣,在位二十三年,楚庄王即位前三年,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其实是有自知之明,韬光养晦之下,学习治国之道,暗自筹谋长久大计,借以昏庸蒙蔽敌国双眼;三年后他一鸣惊人,励精图治,大力推进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甚至问鼎中原,楚庄王的英雄本色在当时社会变革需求与诸国分合摩擦间大放异彩。

楚庄王功绩累累:联军秦、巴灭蛮夷;率军伐陆浑,作战周疆;平定若敖氏的叛乱;讨伐陈国;六次伐郑;与晋军邲地决战,大败晋军;围攻宋国。根据《韩非子·有度》记载:楚庄王在位期间“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

楚庄王能够一鸣惊人地做出如此成绩,那是集合了 “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阶段的下山路,强劲对手减少

春秋五霸中,楚庄王是最后一霸。最早逐鹿中原的齐桓公在楚庄王即位三十年前已经困死深宫,让国之美的宋襄公也已经去世28

年之久,与晋文公、秦穆公相媲美的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还要十几年后才降世,可以说楚庄王即位在这样一个时期,对于实现宏伟霸业是十分有利的,英雄之辈已经少之又少,楚庄王的前进障碍减少;且楚庄王本就是有勇有谋的人中俊杰,放眼中原,能与其抗衡的人才鲜有人在,形势对他更加有利。

楚王朝世代奋斗打下夯实基业

在楚庄王即位之前,已经经历了多位先辈刻苦经营,贡献无数。楚国正式挤进中原纷争,是在楚武王在位51年,没有周王室册封下自立为王,开创了楚国先河,南征北伐,不断扩大楚国势力,设置县制,改革维新。从楚成王开始,周王室认可了楚国的存在,楚国进一步开疆辟土,与众诸侯国展开了系列不断的权力纷争。在诸侯国中,楚国一直是一个强大,坚不可摧的南方势力。

正是这些夯实的基础,楚国在众国间树立了威望,有了这种自信的背景,楚庄王能够继承祖业,顺势而行,所以,楚庄王能够平定国内贵族叛乱,再次平定周族,将势力扩至周族区域。

之后,灭宋伐郑,败晋围宋,楚国真正走向鼎盛时期。

楚庄王志向宏伟,策略得当

“一鸣惊人”成为千古佳话,除了这样宏图大志,作战的策略十分关键。通过楚庄王一系列的大小战役来看,他鲜有失败;楚庄王运用恩威并施,联合大国制裁中小国家。在春秋时代,弱小的国家经常依附于某个大国生存。楚庄王先后用此法合并了二十余国。对于其他实力较强的国家如郑国,在公元前608年至公元前597年,这九年里,楚庄王八次征讨郑国,迫使郑襄公谢罪,楚王却没有灭掉郑国,反而退兵三十里,与郑结盟,最终以德服人,让郑国心悦诚服。对于晋国与宋国,楚庄王皆刚柔并济,对方屈服就结束了战争。

楚庄王具备贤君明主的优良品质

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他在位期间,任用了很多贤德之人,例如孙叔敖。根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尽忠为廉可治楚,楚王得以为霸;孙叔敖成为楚庄王的得力助手,他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以法治国,协助楚庄王整顿军队,提高军事实力。《吕氏春秋·情欲》中记载: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荆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此外,伍举、苏从、丘子,子孔、子重、子反,申叔等人才辈出,留下很多如“日中忘饭”“猎以求士”“虞丘子荐贤”等千古佳话。可见,楚庄王对人才十分重视。

宽以待人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楚庄王二十年,亲率大军伐宋,晋不敢来救,只派了大夫解扬去宋,说晋军至,不要降楚。解扬在途中被郑国人捉住献给楚庄王,庄王厚赂之,要他去宋国说晋国不能来救。解扬假装答应了,到了阵前,不料解扬大呼,晋军马上来救,你们坚决不能投降,庄王大怒,要处以极刑。解扬从容地对楚庄王说: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死而成命,臣之禄也。楚庄王考虑到解扬失信于己,却信之于晋军,身为佩服,“舍之以归”。

楚庄王体察民情、抚慰士卒,深得人心

他认为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重视体察民情,曾有记载说雨雪天气中,楚庄王身穿裘袄在屋内,说:我都十分寒冷,千万百姓更是这样。他便派人下去巡视,赈灾无居所无粮草的百姓,使国人大悦。由此可见楚庄王深得民心之处。

总之,在外界环境的优势与自身能力的强势配合下,楚庄王将才能发挥极致,治国有道,将楚国带向繁荣昌盛,成就了一番雄图伟业,名列春秋霸主,

英雄自有用武之地,楚庄王最终成就了伟大功业,辉煌一时,问鼎中原,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

标签: 楚庄王春秋

更多文章

  • 楚庄王为什么三年不闻国事 楚庄王是如何做到一鸣惊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庄王,楚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楚庄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庄王是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楚庄王在位的头三年,却不理国政,沉湎于酒色之中。三年后,他突然醒悟了,重用伍举、苏从等贤臣。并且开始重视生产、发展经济,使楚国国力日益增强。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来于他。楚

  • 揭秘:孙叔敖临终前向楚庄王索要一块地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叔敖,春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叔敖,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花了18年时间写下《史记》,在这个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清官、廉吏、爱护百姓的官员。在司马迁心中,春秋名臣孙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孙叔敖

  • 装猪吃象的楚庄王是怎么增强楚国实力的?三年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庄王,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楚庄王公元前614年,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他的嫡长子芈熊旅毫无悬念地继承了王位,楚国便进入了楚庄王的时代。楚穆王生性残忍,一生酷爱征战,把周边的国家搞得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大臣们将他自己的家里闹得乌烟瘴气,他却懒得去管。鉴于此,他的退休,无形中就给儿子羋

  • 历史上的西施竟是勾践亲生女儿?西施原名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四大美女,西施,勾践

    在吴越争霸结束以后,已有好几则材料把这事讲得清清楚楚了,这些材料分别在《国语》中的《吴语》《越语上》《越语下》当中。那这段话是由谁说出的呢?叫做诸稽郢,诸稽郢是何许人呢?就是勾践的世子,也就是太子。当时在他老爷子惨败的时候,他作为一个使者,被派到吴王夫差面前,说了以下一段话:句(同“勾”)践请盟:一

  • 西施是间谍吗?吴国的灭亡真的和美女西施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施,吴国,春秋战国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西施入

  • 西施的沉鱼传说也许是出杀人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

    历代文人骚客们,大多喜欢在女色上做些文章。闲暇无事,非得在尘封的岁月里,翻箱倒柜地寻出一干美女们当年的微博、空间、以及朋友圈,截出几张图片,然后扯个话题,开个论坛,拉些观众,搞些投票,倒也真给选出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当然,这份美女清单里,排头位的,自然是有着沉鱼雅名的西施了。譬如,在民

  • 西施的沉鱼传说竟然涉及人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沉鱼

    历代文人骚客们,大多喜欢在女色上做些文章。闲暇无事,非得在尘封的岁月里,翻箱倒柜地寻出一干美女们当年的微博、空间、以及朋友圈,截出几张图片,然后扯个话题,开个论坛,拉些观众,搞些投票,倒也真给选出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当然,这份美女清单里,排头位的,自然是有着沉鱼雅名的西施了。譬如,在民

  • 四大美女西施:史上最出色的“国际”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施

    西施本可以在她的小山村继续浣她的纱,颦她的眉,过她自己快乐而朴素的生活。可历史老人却不同意,觉得这是暴殄天物,于是,先让勾践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好戏,然而匆匆将西施扯上了历史的舞台。当初,勾践在越国境内征求绝艳美人,寻得西施时,我并不以为西施是处于自愿,真有“以身报国”的崇高境界。套用电影《无极》

  • 解析范蠡与西施死后是葬在一起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蠡

    范蠡为了越王勾践能复国雪耻,便利用吴王夫差好美色的弱点,提出一计——美人计,利用美人消磨吴王夫差的斗志,使其荒废朝政。遂范蠡便被委以在全国找寻美女的任务与西施相识,还对西施进行长达两年的培训,让她进宫中勾引夫差。于是范蠡和西施在这段相处的时间内两人互生情愫。范蠡与西施泛舟雕像虽情投意合,但碍于国家兴

  • 夫差不杀勾践的原因竟是因为西施的美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夫差

    勾践被吴国打败,听从臣子意见,准备求和。勾践献出珍贵宝物贿赂吴王身边人,希望能替越国说情请求夫差接受越国的求和。夫差大败越国,报了其父亲阖闾曾被越国打伤病逝的仇,又看到勾践摇尾乞怜的样子,渐渐有了骄矜之心。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西施画像勾践带着妻子臣子离开越国,去往吴国生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