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祁奚为何举荐杀父仇人?成就千古美谈

祁奚为何举荐杀父仇人?成就千古美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3/12/26 16:48:44

《吕氏春秋·去私》:“善战!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晋平公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不是问我的仇人哪。”

晋平公说:“好啊!”

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管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说:“好啊。”

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吕氏春秋·去私》通过对祁黄羊的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祁黄羊处于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推荐人才的做法,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一直到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

所以孔子儒家大力倡导

所以祁黄羊的事迹流传至今

所以“祁奚之举”成为我们今天的一个成语

所以今天的苏教版语教材中会有《祁黄羊》

以我自己的经验体会,有时候能做到像祁黄羊这样,不管是仇人也好,还是自己的亲属、部下也好,只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古往今来都是很少的。

假如世界上都是像祁黄羊一样的坦荡的君子,那祁黄羊也就不会成其为祁黄羊了。

正是也为稀少,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祁黄羊才成为我们的榜样。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都不希望“任人唯亲”。

我们希望祁黄羊式的人物越多越好。

现实中,根据人的本性以及工作的推进来说,或多或是会存在自己也许觉察不到的用人偏见。

这个时候,笔者希望的是我们通过“祁黄羊举贤”的榜样,给我们自己以警示,在用人的时候,尽量做到“任人唯贤”。

标签: 祁奚春秋

更多文章

  • 祁奚“外举不避仇”的故事是怎样的?被百姓传为美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祁奚,春秋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个典故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某人处事公正无私,不过这个看似普通的典故在流传过程中却在七部书中出现了九个不同的版本。那么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又是怎么逐渐失实的呢?我们可以从各份史料中逐一分析。一、《左传》据《左传》记载,这个典故的主角叫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祁奚在晋景公时代就

  • 宋景公:他的复兴之念与乐大心的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景公,春秋

    你真的了解宋景公的复兴之念与乐大心的叛乱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元公时期的华氏和向氏叛乱,彻底破坏了宋国传统中的所谓仁义,以臣子之身,与君主交换人质,还杀害了诸公子。应该说在这个时候的宋国公族子弟,就已经非常凋零,朝臣之心,已经没有偏向宋国君主。当年华向之乱时,两大家族率领

  • 宋景公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景公,战国

    战国时期战乱四起,宋景公的仁善之德没能统一,秦国却做到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仁善贤德的文化;宋景公算得上是仁善贤德的君主,他是在春秋时期国君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人,长达六十五年。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是少有的仁君。有一年,楚惠王

  • 鲁定公做了什么事情让孔子离开鲁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定公,春秋

    中了齐国美人计的鲁定公,劝谏无效,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周敬王24年,鲁定公14年,西元前496年,这时候的孔子正是56岁。在鲁国为政多年的孔子,政治改革方面大有所成就。而齐国和鲁国是邻国,齐国深恐鲁国的国家会强大起来,唯恐对齐国会有

  • 鲁定公为什么要拜孔子为官?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定公,春秋

    你真的了解春秋时期鲁定公为何拜孔子为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孔子不用说,大家都对他非常熟悉了,他的成就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孔子把一身的经历都投放在教育上,带着他的学生们到各国去讲学,即使再贫穷,再艰难。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以至于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

  • 鲁定公堕三都失败,为何反而让鲁国变强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孔子

    堕三都,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堕毁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三都事件。简介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为了加强君权,派子路堕毁三都。三都即季孙氏的费邑(今山东费县)、孟孙氏的郕邑(今山东宁阳)、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东平)。起初,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仲孙何忌想要

  • 鲁国第二任君主:鲁考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考公,春秋

    鲁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鲁国第二任君主,周公之孙。鲁考公是鲁君伯禽的长子,承袭伯禽担任该国君主,公元前997年即位,一共在位4年。谥号"考",是为考公。是年即周康王十七年,周康王十七年为考公元年。于周康王二十年薨,考公无嗣,传位给弟弟熙,是为鲁炀公。史籍记载

  • 鲁考公是什么样的人?是整天忙于政务,还是无暇顾及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考公,周朝

    鲁国的第二代君主鲁考公,是整天忙于政务,还是无暇顾及后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鲁国进入到第二代君主,是伯禽的长子姬酋,就是史书中说的鲁考公。在整个鲁国国君史上,有非常多的君主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就是在任时间短,而且没有做出过什么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一般人看来,人们奋斗数十

  • 王季友:22岁就中了状元,不愿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季友,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季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王季友,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的父亲叫王仪,曾任丹阳太守,他的妻子是河东郡著名的柳姓家庭的小姐。生活和和美美,读书也读得开开心心,就等着读书有成,信心满满,一举中第

  • 刘伯姬的母亲是谁?刘伯姬母亲樊娴都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历史剧,刘伯姬,樊娴都

    刘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新朝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后被更始帝刘玄猜忌,以杀其下属刘稷为诱饵引他前来理论。与他有隙的李轶和朱鲔建议刘玄乘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