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闵子骞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身份

闵子骞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3/12/10 5:26:26

还不知道千古孝子闵子骞实际出生地在哪里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据史书记载,闵子(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首批弟子,德与颜渊齐名——《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同时,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对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被列为圣门十二哲之首,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里,就把闵子骞排在第三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

孔子对弟子宠爱和首肯的是“四科”、“十哲”,《论语》先进篇是这样描述的,子曰:“从我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而孔子在《论语》中对闵子骞的孝道特别大加赞颂,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可见,历朝历代把闵子作为“孝圣”这一称道是恰如其分的,不言而喻,闵子骞是孝道的楷模。自古以来,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孝文化塑造人格。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每个公民在家庭、国家、天下关系中的地位,达到天下的太平盛事。

中华古典文库中,对闵子骞故里的介绍,最早源于《史记》卷六十七,即《仲尼弟子传》,文中只介绍说:闵子(公元前536年一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比孔子小十五岁。闵子骞其父闵世恭,以蒙教书为生,后逢鲁国“三桓弄权”,国政日非,遂举家迁居“宋国相邑之东”,也就是今天的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元代《说苑》里收入了《闵子骞单衣记》。故事述说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李秀英,生两个弟弟,即闵革、闵蒙,而后发生了“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芦花湖、车牛返的遗迹还历历在目,闵子骞的佳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还传颂至今。

据元代费县尹邵祖在《重修闵子祠记》中记载:宇内有闵子墓者,一在今之宿州,此处墓冢高大俨如山丘。一在濮之范县,也就是今天的费县,据考证,费县此处基本定论为闵子骞儿子闵沃盈之墓,显然,宿州市闵祠村处就是闵子骞之墓了。闵子骞在费县干过费宰,时间不足一年,便辞官回乡,所以,费县不是闵子的出生地及墓冢地。按《家语》文中记载:鲁人闵子骞卒葬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东五里。此言是一段神话的梦幻传说,绝不能直信,因闵子骞出生地在鲁国,历城地域在齐国,当时,两地不是一个国度,况历城闵子祠是元代济南太守李肃之于1074年所建,而曹村镇闵子祠初建于汉代,相差近1000年,此碑记苏辙以梦幻传说所撰,此乃也无从查考也。

而最有说服力的,实证是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秋,宿州添注判官余鍧主编的《宿州志》,对闵子骞是宿州人,有明确的记载,并对《家语》之说予以批驳。嘉靖《宿州志》第348页中,记载:闵子骞,名损,宿人。按《家语》:“鲁人,卒葬历城东五里。”后人遂以闵子非宿人也。春秋时,宿属青州,为鲁地,故《家语》以为“鲁人”。今宿有闵子、闵孝两村及闵子墓。而近墓又有“骞山”者(闵子骞游玩处),皆因闵子得名,其为宿人明矣。嘉靖《宿州志》263页、264页记载:宿州坊乡:即当时宿州设有闵子乡,辖符离集、褚庄集、夹沟集、新丰集、闵子集,宿州还设有闵孝乡、孝义乡、仁义乡,看来,他们一是对孝道的遵崇,二是对闵子骞以地名作纪念,行孝道,树孝风。历史记载的宿鲁会盟、吴鲁会盟,现在的下鲁吴村仍然存在,隶属于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从而看来,均可查考曹村镇闵祠村当时属鲁地,闵子骞当属鲁人了。

清末明臣李鸿章在北京修建“安徽会馆”,主体三院五进,共有房舍165间。第三进为神楼,楼上奉祀文昌,关圣神像。楼下正厅高悬李鸿章手书“斯文在兹”匾额,奉祀孝圣闵子骞,介绍闵子骞生平时,记载闵子骞为宿州闵子乡人,说本臣是乡人(同乡)祀奉。以闵子孝贤之遗风,砥节砺行,以展鸿业。“明”志、“清”臣都把闵子骞记载为宿人,可见是历史之久远。

宿州市闵子祠,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宋,元初毁于兵火,明万历年间巨资重修,清道光年间,民国元年均重修过。自东汉章帝刘炟章和二年三月(公元88年)始,祭祀闵子,并建祠,唐代宗开元八年,闵子神位配于曲阜文庙,开元二十七年追称闵子为:“笃圣”,宋仁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嘉熙九年改称:“先贤闵子”,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赐“德行之科”匾额,清雍正八年赐“躬行志孝”匾额,清道光年间赐建下马牌坊一座,楹联曰:上联为悦亲有道沐孝哉二字之褒,下联为却聘全贞德行列四科之首。横批为:先贤闵子故里。当地百姓对牌坊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闵子祠现存三道庭院,前有影壁墙,殿宇19间。正堂中塑有一坐北朝南的闵子像,须生文面,一派大儒风度。院内有一株古园柏,树龄约在2500年,高16米,胸径1.56米,相传为闵子骞亲手所植。后院银杏一棵,树龄也在2500年之多。

闵子祠后有闵子之墓,俨如山丘,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型墓,即两个弟弟闵革、闵蒙墓,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面积为6400平方米,整个墓地松柏藏密,素有“闵墓松风”之称,为宿州八景之一。祠墓东旁有一山丘,名曰:骞山,祠东西一为洗砚池,另一为洗须沟,东南有高台,名曰:晒书台,西有芦花湖,验证了“鞭打芦花”的真实性,祠外有两座碑亭,原存碑100余座。

年份最早的是宋理宗赵昀的颂闵子骞,诗曰:“子骞达者,訚訚成性。德高四科,学先百行。天经地义,孝哉子骞。父母昆弟,莫间其言。”现存在大殿内的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宿州知州高其佩手书碑一座,诗文曰:“内外言无间,诗歌谁无论。独能传圣道,一德共乾坤。墓树朝常静,冢山夜不昏。匪徒瞻拜起,相与励贤孙。”

现曹村镇有闵祠村、闵贤村,居住着闵子骞的后人。上述一切物证、实证,印证了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就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闵子骞重视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名利。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开始时他不同意,因为他认为季氏是通过篡夺才当上国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违背了忠信,所以就推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暗指投向齐国)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现在闵家寨)。他治费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又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闵子骞出生在宿州基本确定。而葬于何地尚无确址,根据《济南时报》报道,济南的这个闵子骞墓也仅是衣冠冢,同时萧县(江苏)和范县(河南)以及宿州(安徽)也有闵子骞墓(祠)。其中宿州市曹村镇的闵子骞祠,是安徽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很多。虽然闵子骞葬于何处尚无定论,但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现属山东临沂兰山区汪沟镇,原属费县)这个基本准确。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正阳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核心就是忠孝仁爱,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宣扬闵子骞孝悌忠义,对他多有嘉奖追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闵子为“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琅琊公,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在墓前建祠堂。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又称费公。经过历代皇帝赐匾封公和文人墨客赋诗题记,闵子骞的懿行美德更是千古流传——其实闵子骞真正葬在哪里并不重要,人们只要学习他美好的德行就行了。

标签: 闵子骞春秋

更多文章

  • 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及内容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

    《齐州闵子祠堂记》是为修造闵子骞的祠堂而写的。齐州是古代的州名,辖境约包括今山东济南市及历城、章丘、济阳、禹城、临邑等县。闵子即孔子的学生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名损。他的坟墓在济南市郊,临近黄河的历城县里。有坟无庙,故当时一些人便提议建祠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宰予:孔子的著名弟子,孔子为何却以他为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予,春秋

    说到宰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公元前458年,孔子突然收到一份齐国传来的讣告,称他的弟子宰我在田氏作乱中不幸被杀。当弟子们准备为宰我搭建灵堂时,孔子却用一句反常的冷语制止了这一切:“这个宰我真是我孔丘一生难以抹消的奇耻大辱!”宰我其人,事实上颇不寻

  • 揭秘:孔子为什么要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予,春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不讲

  • 宰予是“孔门十哲”之一,为何却被孔子评为“不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在言语方面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了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

  • 除了冉求被孔子逐出师门,盘点中国师徒决裂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冉求,孔子

    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曾公开将学生冉求逐出师门,并被其他弟子记录到了《论语》中。孔子曾经大骂过宰予、子路,但从未说过不认他们是学生。冉求则是真把老夫子气够呛,不仅公开对说这小子不是我徒弟,还让众弟子“鸣鼓而攻之”。被孔子逐出师门的冉求孔老夫子之所以出离愤怒,是因为和冉求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冉求作为当时鲁国权

  • 颛孙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颛孙师,孔子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在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子张有如下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关于“师也辟”的问题。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概括四个学生的性格时说:“柴也愚,参加鲁,师也辟,由也喭。关于这段话的注解,其他三人没有什么不可,一部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

  • 为什么孔子说樊须是一个“小人”?樊须到底做了什么让孔子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樊须,孔子

    《论语》中有关樊迟的记载共有六处,都是他和夫子之间的问答。由于《论语》的编录顺序并不按照时间的先后,所以这六处问答孰先孰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据这六处问答所合力展现的樊迟形象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很努力又很尊敬老师的学生。每次和先生见面,他都会恭恭敬敬地提问,有时候甚至会一连问好几个问题。既然是个尊师

  • 曹操与张绣有中箭丧子损将之仇:为何接受其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张绣,三国

    人生漫漫长路,在途中遇到挫折、坎坷也在所难免。想要迈过一道道坎儿,就一定要经历磕磕碰碰。胸中无理想、无抱负的人,常常会因大事惜身、小利舍命,终究是难成大事;而胸怀鸿鹄之志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会严于律己,身上带着一股狠劲儿,对别人狠,对自己同样一丝不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狠劲儿自然是无与伦比的,他对

  • 历史上真的有芈月这人吗?专家称无芈月 有芈八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芈月,芈八子

    历史上确有芈月其人吗?[专家解读] 没有芈月,确有芈八子看历史剧之前总得有点知识储备,《芈月传》光是剧名怎么读,估计就会难倒大半观众。其实“芈”读(mǐ),意思是羊叫。据楚文化专家陈文华介绍,芈是楚国族母系的姓,男性为氏叫熊,始祖是季连。楚和夔、越、蛮芈等国公族均属于这个姓。《史记·楚世家》中记载:

  • 南朝宋废帝刘子业有多暴虐和淫乱?杀男人玩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子业

    南北朝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经169年。这之中,有24个皇帝。仁慈的明君凤毛麟角,其余的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情残暴。他们的残暴连五胡中的暴君们都相形见绌。刘宋时期的一位小帝王刘子业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孩子16岁就继位。别看年纪小,残暴和淫乱大大胜过成年帝王,也远远超乎人们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