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共公为什么偷看晋文公洗澡?他们是什么关系

曹共公为什么偷看晋文公洗澡?他们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98 更新时间:2023/12/18 9:02:38

此人听说重耳胸脯长得很特别,偷看重耳洗澡,后来悲惨的事发生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有一句俗话,读懂了春秋,你就读懂了社会,明白了人生。确实如此。有些人长大后为什么能成为成功人士,而有些人一生籍籍无名,这与他的见识,以及他结交的朋友有莫大的关系。

同样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国家为什么会逐渐壮大,而有些国家却很快灭亡,也与这些国家的国君与大臣的见识,结交的国家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故事,就是一碗猪肉救一个国家的事情。

由于受“骊姬之乱”的影响,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带着狐偃赵衰、魏犨等随从(这些随从后来都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离开了晋国都城,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当重耳一行离开齐国经过曹国时,随从请求曹国国君曹共公接待。但是曹共公对重耳爱理不理。当时曹共公的手下有个大夫叫僖负羁,这个人颇有些智慧和远见。他对曹共公说:“重耳是晋国很有名望的公子,如果我们现在对他以礼相待,不过是花点小钱,将来若是重耳能成一国之君,我们就会得到他更大的回报。”

曹共公很不屑地说道:“现在这个世道,天天都有流亡的公子,我们要是对他礼节相待,其他国家的流亡公子也会找上门来,到时候对哪个差一点都会引起怨恨。再说我们国家这么小,哪有那么多闲钱招待这些流亡的公子!”

好吧,不招待也就不招待吧,但是这个曹共公却听说重耳的肋骨生得极为紧密,看上去整个胸腹如一块板,耐不住好奇心,就在重耳洗澡的时候,前去偷窥。

曹共公为什么会去偷看另一个男人洗澡,后世有很多猜测,有人开玩笑说,曹共公有科学研究的精神,毕竟重耳的耳朵都生得奇怪,想来他的肋骨也一定生得不一般,一定要去研究一番。有人说,曹共公有同志情结,对男人,尤其是异域男人的身体很好奇。

但是这个曹共公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国君,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应该符合当时的礼节。尤其是在外交问题上,更是糊涂不得。

僖负羁劝说曹共公不听,又听说他去偷看人家裸体,很生气,回家就向妻子抱怨。他妻子显然也是个很有识见的人,就对僖负羁说:“我看出来了,公子重耳的随从,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就凭这些人跟随他四处流浪,就可以看出重耳不凡。将来重耳能回到国内,必定会做国君,而且还能在诸侯中称霸,到时候,他肯定会来对付那些无视过他的国家,而曹国就首当其冲。为了保护曹国,就算国君对他无礼,咱们也应该对他好一点。”

僖负羁是个听老婆话的人,于是他就以个人的名义,送给重耳一大盘猪肉,并在肉的下面藏了一块上好的壁玉送给重耳,当流亡的钱资。当时的重耳身在异国,手上也没有什么钱,正为吃喝发愁,僖负羁这碗猪肉无异于雪中送炭,让重耳感激不尽。不过重耳很讲礼节,他把肉吃了,碧玉还给了僖负羁。

后来,重耳果然当上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成为晋文公后的重耳开始了他的争霸之路。

公元前633年,楚成联合同盟诸侯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发出了求救信号,晋文公要称霸,从道义上,自然应该帮宋国。但是有臣子对他说,直接和楚成王干仗,恐怕有些困难,咱们不如去打曹国和卫国。为什么呢?因为曹国是楚国的跟班,卫国也才和楚国通了婚。打了他们,也就相当于打楚国。

晋文公满口答应。其实,如果说要称霸的话,去打弱国是很不道义的,就算卫国和曹国与楚国交好,毕竟不是楚国,打他们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晋文公这个人,在这里也动了私心,想到当年曹共公对自己无礼,既然有机会复仇,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就打。

先打卫国,打败卫国后,又围住曹国。曹共公吓住了,怎么办呢?带信给楚成王,楚成王说,我这边正和宋国打得不可开交呢,你自己想办法吧。曹共公能有啥办法。这时候,僖负羁就说:“不用发愁,当年我曾经给过一碗猪肉给晋文公吃,要不,我去向晋文公说一说,他念在一碗猪肉的份上,说不定会答应求和的。

如果曹共公听了僖负羁,去求和,晋文公要在诸侯中树立仁义的形象,肯定是会答应的,但是这曹共公不但不听,还大怒道:“好啊,当初你竟然背着我给重耳肉吃,你这是卖国求荣!”紧接着,就罢了僖负羁的官,削职为民。

没人去求和,曹国弱小,晋文公没费什么力气就打得曹共公抵抗不住,出来投降。投降的同时带着自己的大臣们,晋文公见他的大臣竟有三百多人,却偏偏没有僖负羁,不禁大骂他昏君,听信小人谗言。将这些大臣割职为民,家产全部没收。独独把僖负羁的地盘保护起来。还下达命令:不许打扰僖氏的生活起居,否则——斩!

僖负羁本来早就算好,要给他国家留一条退路的,却遇到一个昏君。当然了,最后他好歹保住了自己性命。

标签: 曹共公春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武公亲近晋国有哪些体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武公,春秋

    1.诸侯国与齐国讲和:曹武公继位后,继续实行亲晋政策。曹武公第二年,曹武公与晋,齐,鲁,宋,卫等国在潭渊结盟,与齐国讲和了。第三年—第四年,晋国为了禁锢栾氏主持了诸侯们在商任和沙随相会,曹武公都参加了。不久,齐国又发动了朝歌战争,第六年—第七年,晋国就联合晋,鲁,曹,宋,卫,郑等国一起进攻齐国。然后

  • 曹武公是如何治国的?附晋亲鲁、以大夫主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武公,春秋

    曹武公,姬姓,曹氏,名滕(《史记》作胜),曹成公之子,曹国第二十任国君。曹成公二十三年,亲自率军跟随晋平公攻打齐国的曹成公于冬季在军中去世,其子滕继位,也就是曹武公。曹武公元年春,安葬了曹成公。联合攻齐的诸侯们从沂水边撤回,并在都扬结盟,约定大国不可侵犯小国。曹武公二年夏,齐、晋修和,曹武公同晋平公

  • 春秋末期曹国第二十六任君主:曹伯阳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伯阳,春秋

    曹伯阳(?―前487年),姬姓,曹氏,名阳。春秋末期曹国第二十六任君主,曹叔振铎二十二世孙,曹靖公之子 ,在位十五年(前501年-前487年),史称"曹废公"。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年),靖公逝世,曹伯阳继位。伯阳继位后,喜爱打猎,任用平民公孙强担任司城。曹国屡次遭受邻国侵略,于是公孙强陈说"称霸

  • 曹伯阳:春秋时期中最逗比的一次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伯阳,春秋

    对春秋时期中最逗比的一次称霸—曹国曹伯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代,自齐桓公称霸开始,中原大地上上演了一出出列国争霸的好戏,不过这个争霸也仅仅限于几个大国之间,但是,在春秋末年,有一小国也妄想称霸,结果国君身死国灭,这个国家就是曹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 "端"姓始祖为孔子72弟子之一:端木赐善于经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学生,教育,

    长沙晚报讯 端午节刚刚过去,可是你晓得啵,在千家姓里还真有“端”这一姓氏。本报发出的奇特姓氏征集令,吸引了熊猫姓氏一族纷纷讲述自己的姓氏故事,昨日家住长沙湘江世纪城小区的端滢扬的来电,可谓应时又应景:“能和端午节一个‘姓’,这是缘分更是幸运。”得姓始祖为孔子72弟子之一“聊起我和端午的奇缘,那真有一

  •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澹台灭明,孔子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亦即是不能以貌取人,那“人不可貌相”的原型说的是谁?与此相关的故事又有哪些?这个人与孔夫子有关,想不到孔圣人也会“以貌取人”吧。最早的记录是在《韩非子·显学》中,原文如下: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三任君主:鲁惠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鲁惠公,春秋

    鲁惠公,姬姓,名弗湟(《世本》曰名 "弗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名 "弗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三任君主。他为鲁孝公儿子,承袭鲁孝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46年(前768年至前723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鲁惠公在位四十六年卒,其夫人曰孟子,无子早卒。晚年,为庶长子公子息娶宋

  • 闵子骞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闵子骞,春秋

    还不知道千古孝子闵子骞实际出生地在哪里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史书记载,闵子(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首批弟子,德与颜渊齐名——《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同时,作为孔子最优

  • 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原文及内容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

    《齐州闵子祠堂记》是为修造闵子骞的祠堂而写的。齐州是古代的州名,辖境约包括今山东济南市及历城、章丘、济阳、禹城、临邑等县。闵子即孔子的学生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名损。他的坟墓在济南市郊,临近黄河的历城县里。有坟无庙,故当时一些人便提议建祠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宰予:孔子的著名弟子,孔子为何却以他为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予,春秋

    说到宰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公元前458年,孔子突然收到一份齐国传来的讣告,称他的弟子宰我在田氏作乱中不幸被杀。当弟子们准备为宰我搭建灵堂时,孔子却用一句反常的冷语制止了这一切:“这个宰我真是我孔丘一生难以抹消的奇耻大辱!”宰我其人,事实上颇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