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捡来的君主之位,如何评价晋悼公的一生?

白捡来的君主之位,如何评价晋悼公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61 更新时间:2024/1/1 17:44:28

说到晋悼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对于春秋五霸,古往今来,史学家们一直都议论不休,没有定论。

《史记索隐》上记载五霸依次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上记载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但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之外还有一霸,他便是虽无霸主之名,却有霸主之实的晋悼公。不过有意思的是,他的君主之位是白捡来的。

白捡来的君主之位

让我们把时间先追溯到公元前678年,晋侯公族(亲戚)中的曲沃武公篡夺了晋侯之位,这给晋国历代国君留下阴影,使他们对自家的亲戚是防之又防,也因此剥夺了他们诸多的权力。

然而在失去公族的帮助后,晋国国内的卿族(勋臣后代)的势力发展反而犹如火箭般的快速,至春秋晚期,晋国国内卿族变得肆无忌惮,他们专擅朝政,弑杀国君,嚣张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到了晋厉公在位的时期,他大张旗鼓的整顿卿族,这激起了一大批卿族的反抗,他们串联起来,刺杀了晋厉公,拥立远在洛阳为质年仅14岁的公子周为新任国君,名为晋悼公。

卿族的目的很明确,立14岁的公子周为新国君,就是因为他的年纪小,好掌控,好从中获取各种利益。然而让卿族们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公子周少年有为。他刚刚继位,就通过演讲的方式,要求公卿士族对他忠心耿耿,而且暗中严厉批评了公卿士族的弑君行为。

他不仅说而且做了许多改革,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他先是用了自己的亲戚子侄,后又大力整顿内政,发展军事,使晋国国力蒸蒸日上。

和亲北戎

正当晋悼公轰轰烈烈的掀起改革之风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举大军南下,侵占晋国边疆,晋悼公决定出兵讨伐戎狄,晋悼公身边的重臣魏绛提出反对之声。

他向晋悼公建议与戎狄和亲,以休养生息,图霸中原,这种做法既可以起到以德服人的目的,又可以保持与戎狄的关系,便于双方互市,从而获得巨大的利益。

通过魏绛的反复规劝,晋悼公放弃了出征北戎的念头,采纳魏绛的提议,自此,晋国通过和亲,成功解决了北方的边境问题。此后,晋悼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与中原各诸侯国争夺霸权上。

一心争霸

公元前564年,晋国的附属国郑国背叛晋悼公,晋悼公联合各路诸侯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晋悼公惧怕强大的楚国会插手,有退兵之意,魏绛便又献策给晋悼公,让他采取疲敌之计,让各路诸侯联军轮流进攻郑国,晋悼公又采纳了魏绛的计策,对郑国时常用兵,终于驱使郑国投降。

虽然郑国投降,但在晋国想要成为霸权,就要越过楚国这座大山,于是晋悼公通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就具备了和楚国一较高下实力。

随后晋悼公马上率兵攻打楚国,在大臣魏绛的计谋之下,楚国大败,晋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成功复兴了晋文公时的霸业。

公元前562年,晋悼公与卫、曹等十国在修鱼举行会盟,十个诸侯国皆承认了晋悼公霸主的地位,史称修鱼之会。

成为霸主的晋悼公,仗着晋国强盛的国力,对周天子的态度更加傲慢,他几次路过东周都城周王畿时,都懒得去朝见周天子,后来干脆停止了诸侯给周天子的朝贡,并替代周天子接受诸侯的贺礼。从此,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下降,倘若假以时日,晋悼公完全可以取代周天子,甚至可能提前完成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业。

不过上天给了他很好的能力,却没有给他很长寿命,公元前588年,年仅28岁的晋悼公病逝,本可有一番作为的晋悼公,终究还是带着自己独霸中原的理想,走进了坟墓,着实可惜。

小结

总之,晋悼公心心念念的是加强集权,恢复先祖的荣光,使晋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始终不能彻底解决国内卿族大臣权力过重的问题。

究其根源,还是晋国内卿族的力量太过根深蒂固,而晋悼公的改革措施,只能对卿族大臣的坐大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晋悼公去世后,晋国再无雄主。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晋国终也逃不了灭亡的厄运。

标签: 晋悼公春秋

更多文章

  • 晋悼公新政都有哪些措施?壮志未成身先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晋悼公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在位时重用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晋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绛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处融洽。联宋纳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

  • 春秋霸主晋悼公是怎么死的?他死后为什么死后被六卿瓜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悼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秋霸主晋悼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晋文公流浪十九年,终于回国灭掉自己的侄子,开启争霸的时代,那些跟随他的臣子们也开始飞黄腾达了,这其中就有赵家的始祖、魏家的始祖和韩家的始祖。等到晋灵公的时候,晋国国君的权力已经很小了,几乎成了大臣们手中的玩偶,作为一名有思想

  • 韩聂是什么人?战国韩国韩聂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聂

    公仲使韩珉之秦求武隧,而恐楚之怒也。唐客谓公仲曰:“韩之事秦也,且以求武隧也,非弊邑之所憎也。韩已得武隧,其形乃可以善楚。臣愿有言,而不敢为楚计。今韩之父兄得众者毋相。韩不能独立,势必不善楚。王曰:‘吾欲以国辅韩珉而相之可乎?父兄恶珉,珉必以国保楚。”公仲说。士唐客于诸公,而使之主韩、楚之事。-《战

  • 战国时期的“和事佬”:鲁仲连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鲁仲连

    鲁仲连(约前305年—前245年),有时简称鲁连。战国时代齐国茌平人(今山东省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村),为游说名士。曾就学于稷下学宫,不愿出任官职。由于他的游说技巧卓越,有著名的“义不帝秦”辩论。成为现代“和事佬”的代名词。《汉书》艺文志有《鲁仲连子》14篇。鲁仲连善于出谋划策,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

  • 古代神童之鲁仲连智难田辩士,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鲁仲连智难田辩士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才,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徐劫为师,学习 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缧下,毁五帝,

  • 信陵君杀晋鄙救赵国 晋鄙嚄唶宿将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信陵君,晋鄙

    信陵君杀晋鄙 在著名的演艺小说《东周列国志》的第1百回,就讲到了窃符救赵这个典故,其中讲述的就是信陵君为了拯救赵国,把晋鄙给杀害,窃取他的兵符,才能保住赵国的安危。在公元前257年的时候,秦军在长平这个地方,大败了赵国的军队,于是,派兵把赵国的国都邯郸给围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只好向外界请求支

  • 信陵君为了拯救赵国杀害晋鄙?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信陵君,信陵君杀害晋鄙

    嚄唶宿将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是关于信陵君如何窃取兵符来救赵国的故事。在信陵君得知魏安釐王下令,让晋鄙带领的军队停止前进,不打算去救援赵国,这件事情让信陵君感到十分的焦虑,正当他毫无办法的时候,侯生出来了。侯生告诉他: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我知道晋鄙的兵符就在大王的卧室里,而如今大王最宠爱的人就是

  • 晋鄙为何被称为“嚄唶宿将”?战国时期魏国名将晋鄙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

  •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晋鄙简介 晋鄙是怎么样救赵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魏国,长平之战,魏无忌,战国,如姬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

  • 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思想家,邓析

    邓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简介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