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战神”吗?白起是怎么战胜赵括的?

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战神”吗?白起是怎么战胜赵括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7 16:07: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平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长平之战是战国影响深远的一场大战,战国格局因此而改变。长平之战成就俩人的名声,一个是人屠武安君白起,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个成为战神,一个则被订上耻辱柱。现在流行翻案,白起这人战绩太过显赫,有点黑不动,于是开始打赵括的主意。

赵括被人喊了2000来年的“纸上谈兵”,到了现代甚至有了被冤枉的战神之称。赵括的军事能力,固然并非一无是处,但这个“战神”岂是赵括能担任的?

白起一战灭赵国40万大军,除了本身极强的军事素养,前期的反间计亦是关键。反间计为何关键?这便涉及到赵国的国内形势,我们得从最初的秦赵上党之争开始,单论长平之战,总是有点单一。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韩国上党的归属。秦国对韩国的上党郡虎视眈眈,终于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攻占韩国野王县,将韩国上党郡同韩国本土分割开来,准备一步步彻底拿下上党。

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倒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想你老秦不就是想拿下上党么,我偏偏不给你。于是,冯亭带着上党17城转投赵国。

赵国自不会白白放过上党,毕竟秦国若拿下上党可是能直接威胁到赵都邯郸。赵国的举动,气坏了秦昭王:我们这边忙活半天,结果便宜赵国,没的说——打!秦国本就有打赵国的打算,有了上党的事,秦赵之战自然而然就开始了。

赵国虽接收上党,却没往上党派兵,这是赵国的一大失误。秦国以左庶长王龁为大将,开始进攻上党,若赵国在上党部署重兵,最起码王龁不会进展太快。赵国用廉颇为将,率军前往阻挡秦国。

廉颇是老将,更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一眼就瞅准了长平在此战的关键地位。秦国攻打邯郸,无论走那条路,长平都处于战略要地。赵国只要控制长平,秦国就无法威胁到邯郸。

哪怕廉颇紧赶慢赶,到长平的时候仍有些晚——廉颇抢占空仓岭失利。空仓岭位于高地,秦军对赵军有地势优势,随后开始对二鄣城发动攻击,斩杀赵国都尉四人,赵军完全处于劣势。廉颇不得不再向后撤,退向丹河东,借助丹河地形优势稳定下来,秦赵双方开始对峙。

秦赵虽然停了战争,对各自国内却是压力极大。两国前线各有数十万士兵在打仗,国内少了数十万的劳动力,秦赵二国都有点吃不消,但仗打到这种程度,必然得分个胜负,不可能突然撤并。

秦国胜利的关键便是将赵军引出来,双方来个决战,秦军相信在正面战场上,还是能击败赵国的。若硬拖下去,秦军恐怕不退也得退,为了逼赵国换将,秦国开始施行反间计。

我们总说,赵国若不中反间计,不换廉颇,长平之战就如何如何,不知是否有想过:秦国的反间计并非无的放矢,而是针对赵国形势,专门施行的一项计谋?

秦国的反间计内容没别的:能打败秦国的只有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平平无奇的一句话。难道秦国人知道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一定会败给白起?那可就错了。秦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将龟缩丹河以东的赵军引出来。

我们上面说了,秦赵对峙对两国的“粮食”压力过大,赵国国内也想着赶紧结束战争呢。另一面廉颇是名将,那不过是我们后世人的看法,在赵国人眼里,廉颇是一个对秦作战屡屡失败的大将,差不多等同赵国耻辱。

赵国国内也不满意廉颇。秦国的反间计目的是利用赵国对廉颇的不满,推出一个赵国的英雄。马服君赵奢那才是赵国实实在在的英雄,刚击败秦国没几年呢,赵国人心目中,他的儿子哪怕不如赵奢,至少比廉颇要强吧。艰难的局势,赵国需要一个英雄,而这个人就是赵括。

秦国利用赵国形势,成功用反间计替换大将,这只是对赵策略的第一步,第二部是用白起换下王龁。秦国用白起为将,更多是为保证长平之战的胜利。王龁虽然厉害,但比白起还是差上很多。

有人说,临阵换将是大忌,那也得分形势,最起码秦国不也是临阵换将?赵国输不是因为换将,而是换个毫无经验的小将。赵括指挥数十万规模的大战,说实话,有点儿戏。看看秦国,事关国运的大战,偷偷换上白起,这才是最稳重的做法。

廉颇主张防守,最后被换下,赵括自然得不同于廉颇,他得主张进攻才能成功上位,若赵括也是防守为主,何必换掉廉颇?这样一来,秦国就剩下两个问题:如何把赵军引出来,又如何击败赵军?

白起将赵括引出来,绝不是随便就做到的。赵括只是没有经验,他绝不是白痴。《史记》中轻飘飘一句:“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背后绝对是白起的一次次布局。要知道,赵括可是有着40万大军,他得白痴到何种地步,才会全军出击,最后被秦军包围?

赵括不是赌徒,他不会一上来压上全部赌注(40万大军),肯定会一点点试探秦军。白起则一点点投放诱饵,不断送给赵括胜利,让赵括产生“秦军不过如此”的想法。

另外秦军也不会一味佯退,因为赵括的中军必然位于后方(40万大军不可能一下展开,长平地形也不允许),若秦军抵抗不强烈,赵括的中军就没出场的必要,这还怎么钓鱼(赵括)?白起必然命令秦军一边强烈抵抗,一边后撤,给赵军一种再努把力就能彻底吃下秦军的假象。

赵括终究少些经验,受不了白起的“诱惑”,率领中军追出来。白起一看赵括离开军壁,立即派兵插入赵军后方,切断赵括同军壁的联系。随后秦军占据各个要点,修建壁垒,利用地势将赵军团团围住,慢慢耗死赵军。

我们大多知道长平之战的结局,赵括突围的时候被射杀,赵军投降白起。白起的厉害在战场上,一步步将赵括带向灭亡的深渊。秦国的厉害在战场外,一个小小的反间计,换下廉颇,改变赵军作战战略,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没白起,秦军不一定能吃下赵括的40万大军,但没有秦国的反间计,赵国不一定换将。白起了解赵括,赵括却不了解白起,有心算无心,秦军战胜也就不奇怪了。一个小小的反间计,他的作用不容忽视。

标签: 战国白起赵括

更多文章

  • 白起杀人无数最后被赐死,为何却能流芳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名将白起的悲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诗人赵艳雪,在《悼金夫人》一诗中叹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意思是说,红颜多薄命,像名将一样,很难寿终正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名将难以善终大约是公认的事实——如廉颇因权力倾轧被闲置,韩信因贪心不足

  •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追击秦王不肯,一年后秦军大败白起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的悲惨人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白起迅速作出部署,司马梗北上攻打赵国旧都晋阳,王龁东进攻打赵国要塞武安,准备一举灭亡赵国。可惜秦国相国范雎却害怕武安君的功绩超过自己,反对继续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居然亲自奔赴秦国都城咸阳,去游说秦昭襄王停止进攻赵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要坑死四十万赵军 养不起只是其中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赵军

    还不知道:白起坑死赵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长平之战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

  • 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盘点秦国的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白起,蒙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名将除了白起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后期,秦国传到赢政这一代时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终于开启了扫灭6国的模式,并且最终建立了秦王朝。春秋时期,秦并不是最强的诸侯国,但却硬是笑到了最后。在春秋战国前后几百

  • 历史上战无不胜的五大战神!除了白起还有哪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吴起,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战无不胜的五大战神!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第一名 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经吴国重

  • “怏怏”是什么意思?白起和韩信都因这两个字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白起,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怏怏”的相关故事介绍,欢迎阅读哦~正所谓“将军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自古以来,能征惯战的大将往往没有好下场。飞鸟尽,良弓藏。他们出众的军事才能对于敌人来说,是唯恐避之不及的长枪;但对于君王来说,他们的才能着实让人如芒在背,就如潜藏于暗处的匕首。在后

  • 白起被宋太祖踢出武庙十哲?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祖,宋朝

    对宋太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前身是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设立的太公尚父庙,主祭周朝吕尚,即姜子牙。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尊吕尚为“武成王”,武庙正式出现。武庙与文庙的规格是对应的,在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

  • 赵括真的很厉害吗 白起能打败赵括只能说是运气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赵括

    你真的了解赵括实力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时期,原来在春秋时期有几百个的诸侯国,经过长期混战,逐渐形成主要的七个大国,被称为“战国七雄”。七国长期对峙,不分伯仲,各国都没有统一其他诸侯国的实力。前341年的魏攻韩战役,打垮了韩国。马陵之战,齐国打垮了魏国。乐毅罚齐,燕国打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他都有哪些有名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白起

    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大名将无疑是当时武将中的佼佼者。对于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战国四大名将,一般以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白起的一生中,有四场比较知名的战役,也即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鄢郢之战。其中,就鄢郢之战来说,是白起针对楚国的战役。在鄢郢之战后,秦昭襄王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

  • 秦国出现的将相失和,最后导致白起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范雎

    将相和,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战国时期,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面对蔺相如的不断升迁,武将廉颇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