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豫让和赵襄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豫让为什么要刺杀赵襄子

豫让和赵襄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豫让为什么要刺杀赵襄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3/12/29 6:45: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豫让赵襄子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三家分晋中,韩赵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前晋国的朝政被智伯把控,智伯是权臣,对赵襄子侮辱傲慢,赵襄子与之对抗,惹来智伯的攻打,赵襄子便暗中联合其他两家一起除掉智伯。经受过智伯诸多侮辱的赵襄子砍下智伯的头颅,剥其面皮,用其头颅做成酒杯,以此羞辱他。

虽然大势已去,但他底下的一个门客却还是决心为他复仇。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豫让,豫让深受智伯知遇之恩,赵襄子痛恨智伯,但智伯对豫让来说却是恩人一般的存在。于是,豫让故意犯法,变成罪人,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之中,负责打扫厕所,希望乘着赵襄子放松警惕之时杀掉赵襄子。然而,刺杀行动不慎暴露,豫让被应声赶来的随从压倒在地,搜出匕首,赵襄子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豫让不屈地道:“愿为智伯报仇。”左右的人想要杀死他,赵襄子却说这是个义士,应当放了他。

第一次行刺失败,豫让便展开了第二次行刺,为了隐蔽自己的身份,豫让吞下火红的炭,烧伤了嗓子,再用漆涂抹身子,皮肤惨不忍睹。走在街上乞讨,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来。有一天,他看到赵襄子的马车经过,连忙躲到桥下,马车走上桥头,马儿却突然受惊,赵襄子便说,这一定是豫让,于是从桥下搜出豫让。这一次,赵襄子不能再放过他了,赵襄子问豫让为要做到这个程度,豫让只说:“智伯以国士待他,他也以国士报之。”成为一个名言,最后豫让只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他刺赵襄子的衣服几下,从形式上完成复仇。赵襄子答应了他,于是脱下了衣服给豫让,豫让对着衣服连刺了三下,而后自刎而死。

豫让游走于街头,有家不能回,好好的日子也不去过,把自己弄得凄凄惨惨的样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心中一个复仇的信念,对于身体的摧残,对于生命的轻视,对于死亡的无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义。义不是钱财所能换来的,是尊重,是礼下士才能得来的,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中产生的。义之一字,也宝贵,也不宝贵,有些人能轻易得来,有些人却始终不得其门。春秋战国的这种重义轻利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儒家思想所吸收改化,成为中国人精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标签: 豫让赵襄子

更多文章

  • 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为何放弃邯郸选择晋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阳,赵襄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放弃邯郸选择晋阳,才成就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邯郸的历史远比晋阳要早。邯郸赵氏的小宗起始于赵穿。赵穿是赵衰的侄儿、赵盾的堂弟,还娶了晋襄公的女儿。当然,在桃园弑杀小舅子晋灵公,甩锅给自己哥哥赵盾的也是赵穿。邯郸就是赵穿的封地,赵

  • 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评价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孔子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这里的回就是颜回,颜回是个优秀的学生,他不贰过、不迁怒,看重德行,是孔子三千学生里的七十二贤才之一,也是一个十分令人尊重的贤者。网络配图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又被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他是孔子最得意

  • 为什么颜回最受孔子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这么多学生中,孔子最喜欢的无疑就是颜回了。“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和八个字是孔子感叹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几乎是痛不欲生,仰天长呼“天丧予,天丧予!”跟随他的弟子有不以为然的,就说,老师你真的这么悲痛吗?孔子回答说,不为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鲁哀公又一次

  • 孔子学生颜回为何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用现在世俗的眼光来看,颜回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颜回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

  • 孔子徒弟子贡是谁 孔子徒弟子贡名言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徒弟子贡,子贡名言有哪些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门生。他始终跟随孔子学习,直到孔子去世。虽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成就,甚至超过孔子。子贡为人善辩,有才干,办事通达。在老师孔子眼中他的优点,则是通达事理。但孔子觉得子贡不太安贫乐道,他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并且他更有追求财富的才能。所以孔子把他比

  • 子贡的从哪里语言艺术可以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子贡

    子贡是孔子弟子比较出名的一个,成绩优异,而且还能言善辩,做事十分有能力,经商也是顺风顺水,是孔子众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子贡做生意都是取之有道,不收取不义之财。先贤端木子论语对于弟子介绍中,对子贡的着墨比较多,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子贡受到了很多后人的爱戴。当时《诗》是训练语言的教材,所以孔

  • 子思有着哪些轶事典故?子思和子贡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子思.春秋

    一、孟子与子思的义利之辨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不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起初,孟

  • 大孝子闵子骞出生在哪里 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闵子骞出生在哪里,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闵子骞是历史文虎名人,不但山东济南、曲阜及汶上等县市将他列为本地名人,连安徽宿州、河南范县纷纷加入到“闵子故里”的争夺行列。最早对闵子骞出生地进行记载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在《仲尼弟子传》一文中说道:“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至于究竟是鲁国哪里人,太史公没有详说。那么,闵子是鲁国哪

  •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人间至孝闵子骞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孔子,孔子七十二贤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

  • 卜式的家族考证 卜姓始祖卜商(卜子夏)的第六世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卜商

    家族考证卜式,是卜姓始祖卜商(卜子夏)的第六世孙。关于“卜式”这个人物,《丰县卜氏族谱》与《巨野卜氏族谱》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