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襄子为什么要放了豫让?原因是什么

赵襄子为什么要放了豫让?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3/12/29 6:32:21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襄子放了想杀他的豫让?不是不怕死,是想给天下人做一场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处处会有意外。

春秋末期,晋国公室的权柄已经被六位卿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氏)瓜分,六卿之间相互倾轧,晋国的分裂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必然。

但,六卿中究竟谁具备资格,又有谁能走到最后,则充满了意外,起初强大的范氏中行氏想要把赵氏打跑,结果赵氏在其卿大夫的插手下来了一个漂亮的反杀,把范氏、中行氏赶出了晋国。

晋国六卿只剩四卿,而其中又属智氏最为强大,智家的老大智瑶总想着把晋国占为己有,就加紧了对韩赵魏的压榨,直接这三卿索要土地和人口,结果赵氏却不买账,既然楞头出现了,那就没什么话说了,于是智瑶带着韩、魏两个小弟起兵攻打赵氏。

这场本来毫无悬念的战争,却出现了令人想不到的结局。

因为韩魏的反水,智氏就被无情的淘汰掉了,而智家的掌门人智瑶,也被赵氏的老大赵襄子给杀了,并且把智瑶的头当成了酒壶(《战国策》记载:赵襄子最怨知伯(智瑶),而将其头以为饮器)。

智瑶死于他的狂妄,不过可悲的是他死后却没有人想着要为他报仇,还有一些为智伯卖命的人,也纷纷改投到了赵襄子门下。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此人叫做豫让,他要做的就是替智瑶报仇,刺杀赵襄子。

那么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为何行刺失败?不是涂漆吞炭没用,而是马受惊了。

面对豫让第一次行刺的失败,赵襄子为何放了想杀他的豫让?不是不怕死,是想给天下人做一场秀,一场收买人心的秀,此事我们还得从豫让的刺杀说起。

躲在厕所里的刺客。

豫让,只是历史中的一个小人物,关于他的身世,历史记载的很少,但他有个爷爷很出名,叫毕阳(至于为何豫让不叫毕让,这就不得而知了),每当人们说到豫让的时候,总会附带上,这是毕阳的孙子

豫让起初为范氏和中行氏效力,这两家败亡之后,改投智家,深受智瑶重用,智瑶死后,豫让倍感痛心,尤其想到智瑶死时连个全尸都没有,这种情感就更加不能遏制了,于是决定为智瑶报仇,刺杀赵襄子。

但赵襄子哪能那么容易刺杀呢,更何况豫让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万人之中取赵襄子首级,豫让根本就办不到嘛,但有想法的人是不会走投无路的,赶巧赵襄子的宫中要修厕所,豫让就把自己伪装成受过刑法的人,成功地混入了为赵襄子修厕所的行列。

有些事情别人能代劳,但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做,比如上厕所,赵襄子一次去厕所的时候,感觉心里发慌,这是久经沙场的条件反射,赵襄子感觉到了生命受到了威胁,于是下令搜捕,果真逮住了把涂抹墙壁的工具磨成利刃的豫让。

躲在桥下的刺客。

既然抓住了刺客,那就要审问,豫让倒也不含糊,直接道明来意:我就是豫让,我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手下人纷纷要杀死豫让,但赵襄子制止了,因为赵襄子认为豫让是贤人(《战国策》记载:此天下之贤人也)。

就这样,豫让捡了一条命,但赵襄子放豫让真的被豫让的“贤”感动了吗,其实未必,我们稍后再议,继续说豫让的第二次刺杀。

豫让第一次刺杀没有成功,却让豫让成为了晋阳城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提起他不再说他是毕阳的孙子了,一夜成名是很多人追求的,但这对于豫让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走到那都带着“明星”光环,这还怎么实施自己的刺杀呢?

一个人的心不能被改变,但容颜却可以改变,于是豫让给自己来了一次“大整容”,不仅剃掉了胡须和眉,还把漆涂满全身,让全身生疮,更夸的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还不惜吞炭,最后终于整容成功,连他的老婆都没有认出他,在他打听到了赵襄子的形迹后,提前躲在赵襄子必经的一座桥下等待时机。

豫让的刺杀坏在了一匹马身上。

当赵襄子骑马经过豫让藏身的那座桥时,豫让觉得时机已经来了,就拖着谁也不认识的身躯和面容试图接近赵襄子而行刺。

就在豫让要出手的时候,赵襄子的马受惊了(《战国策》记载:襄子至桥而马惊),扬起一人多高,不知道赵襄子的马是感受到了豫让的杀气,还是被他的鬼模样下到了,马一受惊,赵襄子立即警觉,对周围人说,这一定就是豫让。

一审问,果真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叫花子,就是豫让,赵襄子就问豫让:以前你服侍范氏和中行氏,智伯灭了这两家,也没见你报仇,反而投靠了智家,现在为何盯着我不放,不死不休?

豫让就回答说:这是因为范氏和中行氏把我当成普通人,我自然也像普通人那样回报他们,智伯以国事待我,我自然要用生命来报答他(《战国策》记载:知伯以国事遇臣,臣固国士报之),豫让知道自己此次必死,就问赵襄子要来衣袍,以剑击之,口里喊着:我可以报答智伯之恩,随即自刎身亡。

飞鱼说:

作为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为何行刺失败?不是涂漆吞炭的整容没用,是马受惊了,而让赵襄子有所惊觉了,从而豫让的身份被识破,导致接下来行刺计划的失败。

不过退一万步讲,即使赵襄子的马假如没有受惊,豫让能行刺成功吗,其实也未必,因为赵襄子第一次放了想杀他的豫让,并不是他不怕死,是他本就打算利用豫让给天下人做一场能够收买人心获得仁义的秀。

为何会如此说呢?首先,赵襄子刚刚灭了智瑶一家,极其需要稳定晋国内部政局以及为自己打上仁义的标签,让天下义士归附,从而强大自身的实力,以此来增加对抗韩、魏两家的砝码。

再次,智家在晋国繁衍生息几百年,想要把和智家有关的人都杀掉,这也是不现实的,杀一个豫让简单,但想要杜绝前赴后继的刺杀,只能靠收买人心。

最后,赵襄子被豫让吓得连去厕所都有阴影了,放了豫让,没理由不派一个小分队时刻盯着豫让,或许豫让能得知赵襄子的出行路线,也是其故意散布出去的,所以当赵襄子第一次放走豫让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他不会再成功了,但不得不说,赵襄子这场秀做的真是漂亮。

标签: 赵襄子春秋

更多文章

  • 豫让和赵襄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豫让为什么要刺杀赵襄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豫让,赵襄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豫让和赵襄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家分晋中,韩赵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前晋国的朝政被智伯把控,智伯是权臣,对赵襄子侮辱傲慢,赵襄子与之对抗,惹来智伯的攻打,赵襄子便暗中联合其他两家一起除掉智伯。曾经受过智伯诸多侮辱的赵襄子砍下智伯的头颅,剥其面皮,用其头

  • 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为何放弃邯郸选择晋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阳,赵襄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晋阳有多重要?赵襄子放弃邯郸选择晋阳,才成就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邯郸的历史远比晋阳要早。邯郸赵氏的小宗起始于赵穿。赵穿是赵衰的侄儿、赵盾的堂弟,还娶了晋襄公的女儿。当然,在桃园弑杀小舅子晋灵公,甩锅给自己哥哥赵盾的也是赵穿。邯郸就是赵穿的封地,赵

  • 颜回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评价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孔子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这里的回就是颜回,颜回是个优秀的学生,他不贰过、不迁怒,看重德行,是孔子三千学生里的七十二贤才之一,也是一个十分令人尊重的贤者。网络配图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又被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他是孔子最得意

  • 为什么颜回最受孔子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这么多学生中,孔子最喜欢的无疑就是颜回了。“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和八个字是孔子感叹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几乎是痛不欲生,仰天长呼“天丧予,天丧予!”跟随他的弟子有不以为然的,就说,老师你真的这么悲痛吗?孔子回答说,不为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鲁哀公又一次

  • 孔子学生颜回为何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用现在世俗的眼光来看,颜回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颜回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

  • 孔子徒弟子贡是谁 孔子徒弟子贡名言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徒弟子贡,子贡名言有哪些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门生。他始终跟随孔子学习,直到孔子去世。虽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成就,甚至超过孔子。子贡为人善辩,有才干,办事通达。在老师孔子眼中他的优点,则是通达事理。但孔子觉得子贡不太安贫乐道,他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并且他更有追求财富的才能。所以孔子把他比

  • 子贡的从哪里语言艺术可以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子贡

    子贡是孔子弟子比较出名的一个,成绩优异,而且还能言善辩,做事十分有能力,经商也是顺风顺水,是孔子众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子贡做生意都是取之有道,不收取不义之财。先贤端木子论语对于弟子介绍中,对子贡的着墨比较多,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子贡受到了很多后人的爱戴。当时《诗》是训练语言的教材,所以孔

  • 子思有着哪些轶事典故?子思和子贡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子思.春秋

    一、孟子与子思的义利之辨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不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起初,孟

  • 大孝子闵子骞出生在哪里 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闵子骞出生在哪里,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闵子骞是历史文虎名人,不但山东济南、曲阜及汶上等县市将他列为本地名人,连安徽宿州、河南范县纷纷加入到“闵子故里”的争夺行列。最早对闵子骞出生地进行记载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在《仲尼弟子传》一文中说道:“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至于究竟是鲁国哪里人,太史公没有详说。那么,闵子是鲁国哪

  •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人间至孝闵子骞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孔子,孔子七十二贤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