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假道伐虢的经典战例:楚文王熊赀率军借蔡灭息

假道伐虢的经典战例:楚文王熊赀率军借蔡灭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53 更新时间:2024/1/15 16:47:54

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借蔡灭息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他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团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这话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决定一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借道伐蜀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秦惠王垂涎蜀国富饶,欲派兵攻打,但秦将对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张仪出谋制作五头石牛,将黄金镶在牛尾下,由其子张若护送给苴国,苴侯高兴的承诺愿助秦国借道伐蜀,张若又到苴蜀边界向人们大肆宣传说”秦惠王愿与苴国结秦晋之好,送给苴国了五头石牛。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这是秦国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还有灵性,晚上会偷偷的吃草,吃饱了也会拉屎,但它们拉的屎是黄金“。

蜀王杜芦是一位在年轻气盛的君王,但有时候气盛太过了也未免是好事,击退巴国来犯军队的他,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几辈为什么要建苴国,他更忘了上一辈为什么对苴侯忍气不发,他没有思考,或许没想去思考,也没想听廷上百官对他的进谏,他令五组劳工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另外要夺来秦惠王送给苴侯的五头能拉黄金屎的石牛。

张若在苴国关注着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修拓进展,终于等到蜀王杜芦亲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组劳工)引路攻打苴国,这条路就是后来的蜀道。苴侯急忙请张若回秦国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便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攻打蜀国。苴侯为表诚意大开城门,秦兵蜂拥而入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国同年灭亡。苴侯或许不记得春秋时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刘备入川

刘璋开门揖盗,让刘备入川,结果自己丢了老命。像刘备这样用“假道伐虢”之计取胜的战例,古代战争中还有不少。当然,所谓,假道”的方式,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标签: 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

更多文章

  • 楚武王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敢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武王,周朝

    楚武王为什么自称为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若敖在位二十七年后去世了,安葬在若敖,所以熊仪就被尊称为若敖,其子熊坎继位,就是霄敖。霄敖在位六年后去世,其子熊眴即位,就是蚡冒。蚡冒在位十七年后去世,蚡冒的弟弟熊通政变,杀了蚡冒的儿子自立为君,就是楚武王。楚武王

  • 楚武王熊通是什么人?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熊通,春秋

    楚武王熊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楚武王(?-公元前690年)名熊通,原本是楚国国君蚡冒的弟弟。蚡冒死后,熊通杀了他的儿子,从而篡位当上了楚国国君。熊通即位之后,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在位五十年给楚国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和一套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楚国由此强

  • 楚武王之子屈瑕生平简介 大诗人屈原是其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屈瑕,屈原

    屈瑕(?—公元前699年),芈姓,熊氏,名瑕,楚武王之子,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为屈姓先祖。大诗人屈原是其后裔。主要事迹蒲骚之战带兵伐绞楚武

  • 春秋战国时期一飞冲天的国君:楚庄王和齐威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楚庄王,齐威王

    “一飞冲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不过有些人纠结的是,这个成语究竟说的是春秋的楚庄王,还是战国的齐威王哪?其实,按照《史记》里的记载,这说的既是楚庄王,又是齐威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两只鸟是怎么一飞冲天的。先来说一说第一只鸟,楚庄王。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了,嫡长子熊侣继位,这就是楚庄王。当时

  • 楚威王人物生平 楚威王和齐威王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威王人物生平,楚威王和齐威王

    楚威王熊商,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他在世之时,因一心为楚国开疆扩土,一味向外征战而忽视后宫的暗涛汹涌,最终导致了在他死后楚怀王因无能而使楚国迅速走向衰败。关于他的人物生平,他是于楚宣王三十年的时期继位,为楚威王。后来在楚威王二年的时候,秦国内部发生动乱,秦惠文王

  • 齐威王之时喜隐讲了什么故事 揭秘到底是谁赢了齐威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威王之时喜隐,齐威王

    “齐威王之时喜隐”,是司马迁所编撰的《史记·滑稽列传》里的一个句子,意思就是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即位后不久)喜欢隐语,就是现今常说的谜语。谜语就是一种娱乐的形式,意在表现齐威王不务正事。原文里还提到他曾经彻夜饮酒作乐,沉迷在酒色中多年不理国家事务。而朝廷的日常处理都交给了卿大夫,这导致卿大夫专权,朝廷

  • 齐威王是怎么恢复齐国的?隐忍3年换来了36年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威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威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于这个典故,史料中有两种说法,阐述了两个君王的言行,一个是春秋霸主楚庄王,另一个则是齐国齐威王。而这两人言行,也是出奇一致,刚继位后,不向国内发布任何命令,每日寻欢作乐,一个严令下是谏言,一个则对于下属的劝诫不闻不问。如此

  • 田忌为何敢忤逆齐威王?他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忌,战国

    田忌为何敢忤逆齐威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战国时候的齐国,除了有收复以前的国家的田单将军外,还有一名同姓高人,他的名字叫做田忌。一直以来田忌先生的名字总是和孙膑出现在一块,由此可见他们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者是队友了。田忌在这辈子最出色的经

  • 鲍牧杀了齐悼公 为何吴王夫差在军门外痛哭三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王夫差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面有: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吴太伯世家也有: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夫差齐悼公的背景:鲍牧在杀害了齐悼公后,自知在齐国待不长久,一溜烟跑到了吴国。吴王夫

  • 鲍牧杀了齐悼公为何吴王在军门外痛哭三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王夫差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面有: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吴太伯世家也有: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夫差齐悼公的背景:鲍牧在杀害了齐悼公后,自知在齐国待不长久,一溜烟跑到了吴国。吴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