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舞阳十二岁就敢当街杀人,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秦舞阳十二岁就敢当街杀人,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20 0:59:51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秦舞阳,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勇士荆轲出发刺杀秦王前所吟唱的名句,后人因其苍凉悲壮而时常诵读,并将其命名为《易水歌》。

尽管歌词的内容非常通俗简单,但它通过短短两句十五个字就描绘出了寒风萧索、易水激寒,下定决心的壮士毅然踏上不归路的生动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实在非常具有表现力。

唱罢《易水歌》,荆轲英勇奔赴秦国王宫,并在见到秦王嬴政后先拿出燕国地图表示降意,又在展开地图后将藏在图里的匕首抽出,准备刺杀秦王,此之谓"图穷匕见"。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很清楚,荆轲被秦王反击而死,刺杀宣告失败。

如今,人们在为荆轲感到惋惜时,还会对陪同荆轲一起出使的秦舞阳感到愤怒,因为他全程没能帮上什么忙,还因为见到秦王发抖差点露馅。不过,后世的一种说法却认为,实际上秦舞阳并非是因害怕秦王而浑身发抖,他其实是被误会的。

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被记载于《史记》,且广泛存在于人们认识中的秦舞阳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据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的记述,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年仅十二岁就曾经杀过人,他眼神凶狠,人们都不敢与之对视。另外,根据《匈奴列传》载:"燕有贤将秦开……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可见,秦舞阳其实是出身将门。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东出的秦军势如破竹地攻破了韩国、赵国,开始向燕国逼近。面对即将到来的威胁,燕太子丹选择了孤注一掷,试图采用刺杀秦王的办法阻挡秦军的前进,为诸侯的抵抗提供喘息之机。在侠士田光的推荐下,太子丹厚待荆轲,让他前去刺杀秦王,临行前,荆轲还准备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以此放松秦王的警惕。

为了防止荆轲势单力孤,太子丹专门安排了秦舞阳作为助手,上文已经说到,此人出身名门、年幼杀人,可谓忠实勇猛。

不料,到了秦王的面前,荆轲面不改色,秦舞阳却"色变振恐",也就是不但神色大变,还身体发抖,感到惊恐。大殿里的臣子看到秦舞阳的反常举动,都感到十分奇怪,好在荆轲及时圆场道:"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之后的篇幅里,司马迁都围绕着秦王和荆轲的追逐展开描写,秦舞阳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直到最终荆轲被杀,秦舞阳到底遭遇了什么都没被提起。一般的理解认为,当时的秦舞阳因为过于害怕而不敢上前,明明身为助手却毫无作为。因此,后人在惋惜荆轲刺秦的失败时,往往会再责怪一句秦舞阳是"猪队友"。

笔者认为,秦舞阳或许并非是不敢上前帮忙,而是还没来得及帮忙就被抓住了。当时,秦王坐在主座,与大臣们离得都不近,而荆轲是因为要献上首级、地图才得以上前接近。等到荆轲掏出匕首,秦舞阳还在大殿之下,恐怕还没等到冲上前去就已经被大臣和武士们抓住或格杀了,所以当然也就没办法帮到荆轲。

抛开秦舞阳当时遭遇了什么,似乎所有人都认定秦舞阳是个表面,实际上欺软怕硬,看到比自己更加霸气的秦王就吓得不敢出声的胆小鬼。

但如果打开一本名叫《燕丹子》的传记,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在这本约成书于战国至东汉的传记中,知名侠客田光在为太子丹推荐刺秦勇士时曾表示"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也就是说,当时太子丹的门客当中,夏扶"血勇",一生气就会脸色发红;宋意"脉勇"一旦发怒,就会脸色铁青;秦舞阳"骨勇"一旦生气,就会面色发白。唯有荆轲是"神勇",不管如何发怒都不会表现在脸上。我们今天说一个人被吓到,会说他面无血色、脸色煞白,但按照《燕丹子》的说法,这正是秦舞阳气愤的表现。

如果相信秦舞阳的发抖和面色苍白都是发怒所至,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因对秦王嬴政威胁自己的家园而怒不可遏,因此没能控制神色。

要是如此解释,或许秦舞阳多年以来受到人们的非议是没那么公正的。当然,因为《燕丹子》并非正史,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它的说法,只能说在史书有限的记载下,秦舞阳的形象并不完整。

标签: 秦舞阳战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太霸气还是秦舞阳太胆小 秦舞阳为什么看到秦始皇就怂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秦舞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舞阳和秦始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秦舞阳被称为勇士,但是在跟随荆轲刺杀秦始皇时却: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被称为勇士的秦舞阳见到秦始皇为何会被吓得变了脸色?是秦始皇太霸

  • 郑庄公: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事迹的传奇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克段于鄢在春秋早期,还没有出现春秋五霸的时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被称为“春秋小霸”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立者是郑国的郑庄公。郑庄公作为郑国的第三任君主,励精图治,经过他的精心治理,郑国已经到了令周边所有国家都感到胆寒的地步,甚至连周天子都感到不安。他们曾经集结了两次联军来攻打郑国,但都被

  • 郑庄公戒饬守臣的故事介绍 郑庄公克段于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庄公,郑庄公克段于鄢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个延续了四百多年的轮式之中,诞生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和传奇人物,他们现在滚滚的历史长河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最常听到的应该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传奇历程。但是在春秋时代,“春秋五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有一个诸侯王,他开创了“春秋小霸”的时代,而这个人便是郑庄公。郑

  • 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庄公的性格特征,郑庄公掘地见母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一方面,周天子的势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逐渐被削弱,直至最后彻底失控,而各诸侯国则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社会正处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各种英雄人物和能人志士都相继登场,力图在历史的潮流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就是一个在历史

  • 揭秘:郑庄公为什么要采取掘地孝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庄公,春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庄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770年,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秦襄公亲领本国兵马,前来相送,声势浩大,群臣云涌。忽见洛邑三市,人鼎兴旺,风水宜人,楼阁飞檐俏壁,赛似天上月宫,便将洛邑定为京都。平王心存感激,见秦襄公迀都护驾有功,很想重赏他

  • 郑庄公为什么没有成为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庄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郑庄公不能入选春秋五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时期是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其中春秋时期历来有春秋五霸的说法。所谓“春秋五霸”,是指的春秋时期不同时间段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形势走向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诸侯国的国君。关于春秋

  • 郑庄公为什么会被诅咒成为了“古今大恶”之人?他做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庄公,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庄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与齐、晋、燕、楚等老牌诸侯国相比,郑国的诞生时间晚得多。它是周宣王于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把郑地封给了弟弟友,这才正式建国的。友,也就成为了郑国的第一任国君——史称“郑桓公”。这里特别说明一下,郑桓公的“桓”是他死后获得的

  • 历史上郑庄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成就春秋霸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庄公,春秋

    说到郑庄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郑国,在春秋诸国中只能算个二线的国家,但郑国在春秋时代的早期,也曾称"小霸"于诸侯,而郑国的这次兴起并非其国力的强盛,而是当时执政的郑庄公,以其过人的政治智慧和手腕获得的,而其中最让人深刻的,是他的“忍”字诀。一忍再忍,平定内乱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嫡长子,其母武姜,当年在

  • 周平王为什么要撤掉郑庄公在周王室的职务?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平王,周朝

    周平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周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周朝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上比较富裕的一个朝代了,小编也是看到网上关于周朝的消息还是有很多的,说到周朝不得不提的人有周平王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周平王为什么拿儿子做人质求原谅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中国智慧故事之郑庄公智平叛乱,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郑庄公智平叛乱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庄公智平叛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时期,有著名的“五霸”,其实在“五霸”之前,就有郑庄公称霸于诸侯。郑庄公名叫寤生。虽然他是一国之主,但他的母亲武姜却不喜欢他,时时偏护他的弟弟共叔段,总想把小儿子推上王位。郑庄公封给弟弟共叔段一个叫“制”的地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