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军事究竟水平师从何处?关羽张飞?

诸葛亮的军事究竟水平师从何处?关羽张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8 更新时间:2024/1/26 12:30:41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国事政治大多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是最后诸葛亮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军师,指导战争策略。那么,诸葛亮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呢?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

网络配图

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后来慢慢感觉这是个实干之才又加以提拔任命为后勤总管,依之为自己的管萧,可是就是这位类似管萧的丞相之才,最后竟然当起了全军总司令,率领10余万新兵蛋子(老兵油子基本夷陵都死光跑光了)南征蛮夷,又六出岐山。

连以兵事见长的司马懿都感叹他是天下奇才,虽然陈寿评价他将略非其所长,但那是看跟谁比,而且诸葛亮的用兵虽然乏善可陈但是也没有什么大毛病,稳稳当当堂堂正正。想赢他就是曹操来,我看也不容易,那么他这么高的军事水平到底是哪来的呢?

想要了解诸葛亮的军事师承必须从不多的蜀汉人物传记及荆襄系的人物传记中寻找蛛丝马迹。

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司马徽等荆襄谋士集团,司马徽等人虽名为隐士骨子里却功利心很强,好听点说叫胸怀天下。那个时候胸怀天下的文人最好的去处就是辅佐某位明主,因为明主们那个时候都在忙着打仗杀人,所以不学点兵法实在过不下去,有的谋士甚至还会学点杀招(如鲁肃徐庶糜竺等)。

所以说司马徽们精于兵法或许是事实,但是部队打仗可不是在家里喝喝说说,实际领兵的将领必须经验丰富,而这点无论如何司马徽们是不会教诸葛亮的,从历史记载诸葛亮侍奉刘备的早期(从出山到赤壁)来看,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军事参谋,刘备的参谋长应该是徐庶,而诸葛亮的主管内容是后勤政务包括外交。这说明出山前的诸葛亮主修课程不是军事。所以司马徽们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第二个怀疑可能是蔡瑁蒯越等荆襄大族,这个可能小点。虽然诸葛亮是蔡家的亲戚,但是这个亲戚不找人待见,因为他站错了队,站到黄承彦等名士集团去了,这在刘表集团乃至刘表仰仗的荆襄武装地主集团中是一种背叛,诸葛亮27了还没工作靠种地维生,这是何等的悲哀。

网络配图

一个学富五车的文人,但是硬是没人赏识只能宅在家里,这是何等郁闷!他又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些牛掰的亲戚?他这个时候还想向他们学习军事?视如仇雠还差不多,后来诸葛亮怂恿刘备拿下襄阳或许有一种报复的心理。所以说蔡瑁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

赤壁之后之后刘备集团迎来了新时代的飞速发展期,诸葛亮因为外交上促成了孙刘联盟,堪称奇功被授予军师中郎将。注意这是诸葛亮担任的第一个军事职务,中郎将这个官职已经不小了,虽然主要是负责收集税赋粮草。在他管辖范围内的长沙桂阳零陵中在这段时间只有一个名将,不是魏延,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而是赵云!

难道诸葛亮的师傅是赵云?呵呵,你猜错了。虽然赵云的用兵也非常老辣沉稳,但是从后面诸葛亮对赵云的使用上包括赵云对诸葛亮的态度上都说明赵云不是诸葛亮一派系的,尤其是刘禅在赵云死之后的问题处理上,说明诸葛亮对赵云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所以我认为赵云也不是诸葛亮的军事教官。甚至是他们之间还有若有若无的一种矛盾存在!

不久,刘备入蜀,带上了军队资历深早在东吴就跟周瑜混的庞统(庞统也是军事中郎将,地位次于诸葛亮),这深深刺激了诸葛亮,因为荀彧荀攸二人的前车之鉴不远,诸葛亮深深觉得军事学习的必要性。

可以诸葛亮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军中之事,那么他学的对象是谁呢?这个时候还留在荆州的地位与他相当的武将只有关羽张飞二人,虽然还有一个赵云,但是毕竟不如前面两个。不错,你猜得不错。诸葛亮的师傅就是这二人之一,按理说关羽更有可能,但是关羽这个人按照今天的说法好傲娇,还轻视士大夫,这样的人望而生畏,你还想求他什么事么?

网络配图

而张飞就不一样了,张飞史载非常重视文化人,据传自己还画的好美人,据说还是书法家。于是,可以大胆推测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和张飞是蜜月关系,而且在军队上诸葛亮也需要联合张飞钳制关羽,否则他说话底下人没有人听了。诸葛亮向张飞请教下军事也就不奇怪了。

不久,诸葛亮的历练机会到了,刘备反攻葭萌,出兵成都。诸葛亮张飞等人也率众入川,这可以说给了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出战(虽然只是参谋长)的机会,而且早在荆州时期跟张飞学习的内容也有了实习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的张飞,历经刘备集团早年失败的张飞终于到了军事生涯的顶峰,已经不再是一个许褚典韦式的将领,他的经验武勇让诸葛亮明白了真正的统帅是什么样,在目睹了张飞攻无不克的与刘备会师后,诸葛亮彻底成为张飞的粉丝,而张飞在面对张合等五子良将的表现,也让诸葛亮对张飞经验的重于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真是为锁二乔?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

  • 与弟媳妇私通纳前朝皇后的唐太宗有多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是好色之徒,但与一般的好色之徒不同的是,他绝不会因为女人而影响自己的事业。他不仅在战场和政坛上是强者,在经营女人方面也是高手。对于女人,他并不一定要求是处女或年轻女子,但人必须长得有质量。别人的妻子也好,十来岁的少女也罢,只要他看上的,一律没收,而且他并不担心什么非议。但他不强抢,他自有

  • 末代皇帝溥仪到底从故宫中偷走了多少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溥仪出宫带了多少东西出来,溥仪带出宫的文物去哪了,末代皇帝没看懂的地方

    从后来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的“赏溥杰单”可以看出,这种盗宝活动开始于1922 年,即宣统十四年的七月十三日。先是一些宋元善本,后来就是历代名画,总数是册页68 件,字画1285 件。其中仅十一月初八一天就赏出26 件之多。网络配图节选自《话说故宫》,中国工人出版社1924 年11 月5 日,一个极其普

  • “谋圣”鬼谷子:一个与梅长苏并驾齐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鬼谷子这个词,鬼谷两个字总带给人一种神秘玄幻的味道。那么鬼谷子到底是谁?又有何异于常人之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他的本名叫王诩,春秋战国人,因隐居鬼谷山中,故自称鬼谷先生。纵观历史,对他的记录很少,所以连他的出生地都弄不明白,有人说位于现今的河南,有人说位于现今的河北。也有人相传他活了

  • 揭秘徐敬业造反真是因为当时朝廷昏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徐敬业,唐朝人,因祖上有功,而被李氏唐朝赐姓李,史称李敬业,是唐朝武则天时期公元684年扬州叛乱的主谋,出生年月不详,逝于公元684年,是在叛乱中被部将所杀。图片来源于网络徐敬业,为唐朝开国将领李勣的孙子,父亲李震早亡,因而承袭了祖父的爵位英国公,徐敬业从小才智过人,历任唐朝的太仆少卿、眉州刺史、柳

  • 朱棣将政敌妻女贬为营妓:56岁老妇遭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他的儿子永乐帝是在燕王位上通过造**,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宝座的。这个皇帝对历史的唯一贡献大约只能算是修了《永乐大典》,而其残忍与阴损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嘉庆为何要宽大处理和珅,而且没有株连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帝对和珅一案的处理结果是这样的:和珅本应照议凌迟处死,最起码也应拉到菜市口砍脑袋,但考虑到和珅曾任国家首辅大臣(政府首脑),所以,顾及国家的体面,决定赐和珅自尽,免家属连坐。网络配图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几个月后,嘉庆帝解释宽大处置的理由时说:“犹念其在皇考前扶掖奔走微劳,不忍肆诸市朝。” 也

  • 传奇美女王昭君: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雍正是如何加强皇权的?他是操劳过度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的皇帝中,很多人都非常崇拜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原因可能是他们在位时间比较长,功绩比较大。但是在他们中间的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是很长,但他的功劳丝毫不逊于他们。雍正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皇帝,对皇权是不允许有丝毫侵犯的,对朝廷上下内部管理可谓非常严苛。针对雍正皇帝如何加强皇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 奇葩的明熹宗朱由校为什么钟爱木匠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朱的著作为何没有流传于世,客氏和朱由校的关系,朱由校木工皇帝

    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存在了两千一百三十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一共产生了三百三十一位皇帝。而整个明代产生了十七位皇帝,而这几位在历代的皇帝之中都属于比较奇葩的。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位基本以木匠为第一职业的明熹宗朱由校。网络配图其实朱由校喜爱木工也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时间比较充裕。其实还是由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