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英年早逝的六大谋略家:鬼才郭嘉第一

三国英年早逝的六大谋略家:鬼才郭嘉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3/12/27 9:16:54

三国时期英才辈出,文臣如云,武将如雨,袁绍和曹操的争霸,刘备和孙权的争雄,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资源的战争。其中有着无数的智者或谋士,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然而有一些谋略级人物,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让我们盘点三国英年早逝的谋略级五大人物。

网络配图

top6 马良

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蜀汉名臣,蜀将马谡之兄。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

221年,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同年,刘备出兵攻打东吴,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蛮夷,结果全部蛮夷接受蜀汉官印及封号归顺,一切都在马良掌握之中。可惜,刘备在夷陵之战被打败,马良也遇害身亡。

马良死的时候,35岁。马良不死,或许不会有马谡的失街亭。

top 5 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也只活了45岁。帮助刘备攻下益州,汉中,干掉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帮助刘备团结蜀中力量,立下汗马功劳。

曹操:“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死的时候,45岁。

top 4 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是三国时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赤壁抗曹之战中全盘粉碎了曹操南下统一中原的战略意图。此战公瑾以五万江南健儿大破曹公的二十余万北军,是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网络配图

荆州大致安定以后,周瑜建议孙权进攻蜀地,成功后让刘备驻守,以换取刘备离开荆州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计划可是,正当周瑜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却不幸病死了,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top 3 庞统

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庞统的军师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当时庞统如果没死,诸葛亮守荆州的话,也不会有后面的关羽大意失荆州,没有后面的夷陵大战了,蜀国会不会二分天下啊。

庞统死的时候,36岁。

top 2 刘巴

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刘巴少时就早慧聪颖,很有才干,却养成了恃才傲物的个性。虽然同姓刘,但他一直瞧不起刘备"织席贩履"之出身,因此从骨子里藐视刘备。

那刘巴究竟多有本事?1,蜀科之制,其时有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共造蜀科"之说。刘备攻取益州之国,国库空虚,刘巴却使用三招直接搞定。1)、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2)、统一全国物价;3)、实行公卖制度。数个月后,府库充实。

网络配图

而就在刘备登基第二年,刘巴病逝,时年三十九岁。这位被诸葛亮称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的名士就这样离开了三国的舞台。

刘巴死的时候,39岁。

top 1 郭嘉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于东汉建宁三年(170年),卒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死时虚岁三十八岁。郭嘉少年时就才华出众,胸怀大志,富有远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郭嘉在曹营的最大贡献在于为曹操平定北方,先是东征徐州破刘备吕布,官渡一战以一敌十大败袁绍,北征乌桓平定边患,直到最后的"遗计定辽东"。郭嘉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在演义中扮演着"神算子"的角色,几乎无一算漏!而他在三十七岁病亡于北征乌桓的路上,使得曹操在后续的赤壁大战失利后都叹惜"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郭嘉死的时候,37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半月奢靡生活花费得以一条巡洋舰来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清朝中后期大清皇权的掌权人。光绪皇帝不过成为一个傀儡政权,可以说全完有慈禧“垂帘听政”。这里小编要说的不是她的政坛活动,而是关于她奢靡的后宫私人生活。网络配图中国人在吃上是非常讲究的。慈禧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奢侈太后。光她的炊事班就有100多间,厨师队伍上百人。关于慈禧一年吃1

  • 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率性而为从此得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走向,有很多有才干的人,却因为性格脾性的原因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清朝初年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就是典型的例子。网络配图1清太祖生子十六人,名声显著者当是几个嫡福晋所生的儿子。若按嫡子齿序,第十五子多铎为幼子。太祖驾崩前,也作了安排,让多铎掌最精锐、最强大的正黄旗。

  • 清府混乱局面:督抚东南互保不理会朝廷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朝廷向后转,昏招迭出,但各地督抚却对此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南方的督抚,他们不同意朝廷不由分说地跟西方决裂。到了义和团运动后期,清政府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混乱局面,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南互保”出现了。网络配图我们过去对东南互保评价很低,认为是一帮投降派督抚没有执行中央的命令。现在感觉研究有些解冻,对东南互保

  • 朱元璋如果不杀功臣会怎样?明朝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史上出了名的杀人魔,一生杀人无数,这其中就包括帮他打天下的功勋大臣。但反过来推理,如果朱元璋不杀这些有功之臣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屠杀了一大批功臣宿将。网络配图尽管《明史》对胡惟庸和蓝玉作了区别处理,将胡惟庸列入了奸臣传而蓝玉没有列入,

  • 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奇葩争夺者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帝制在我国沿袭了千载,统治者为了不落人话柄,维护皇权稳固,帝王心术最是在意皇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至少表面要做到如此。当然,千年的历史不乏有奇葩的存在,居然有人为了篡权枉顾人伦,谋篡自己孙子辈的皇位,此事也成了我国皇位继承史中最罕见的一幕。那么,这位奇葩的皇权争夺者究竟是谁?下面就和小编一探究竟吧

  • 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自负且缺乏大局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和关羽,都效忠于刘备,同为五虎上将,定是各有千秋,但是从各种角度去分析比较这两人,应是赵云占上风。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从敌军敌将的看法来对比。关羽被庞德称赞为英雄,但有且仅有一次。而赵云曾被五个人称为英雄,其中包括曹操。当初在荆州,关羽兵败如山倒,失了荆州,陆逊且下令抓捕刘备。直到赵云前来救援,陆

  • 怀才不遇的张郃:三国里最悲情的魏国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张郃与黄巾之乱后效力袁绍,官渡之战后又曹操重用。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有很多能人在他麾下,虽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亲人,但五子良将里面没有一个是出身高贵、沾亲带故的人物。曹操提拔乐进、于禁于行伍之间,张辽、张郃、徐晃作为降将,也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栋梁。五子良将之中,张郃活得最长,在其他四位都

  • 历史上被“热死”的名人:苏轼竟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

  • 刘后主乐不思蜀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刘备之子,也就是刘后主,在史上他是有名的无能君主,更有烂泥扶不上墙的典故存世。可孔明对年少的阿斗却赞赏有加,在刘后主无能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网络配图中国有一句流传非常广泛的俗语,那就是看到一个人毫不进取的时候往往会说‘扶不起的阿斗’。这即是因为人们觉得此人虽有诸葛亮这样的千古谋士相助,但依然喜

  • 难以理解!梁武帝萧衍为何三次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