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何不立有才的朱高煦而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为何不立有才的朱高煦而立朱高炽为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2/2 8:28:56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不多,长大成年的一共只有三个,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兄弟三个都是徐皇后所生,是同胞的嫡子。朱棣在选择皇太子的时候,可选的范围实在太小,却也让他很费了一番心思,主要是在大儿子与二儿子之间,难以选择。

当时有人给建文皇帝出了一个主意,派人送了一道圣旨给朱高炽,离间朱棣父子的关系。

网络配图

朱棣身边的太监黄俨一直暗中支持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燧,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密报朱棣,说朱高炽暗中与南京的朝廷联络,朝廷已经派了使者前去北平。

朱棣大惊,正要准备对策。好在朱高炽足够谨慎,收到朝廷的书信,根本没有开,直接派人送给父亲朱棣。朱棣感觉有些后怕,说:“几杀吾子。”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相貌英武,身体轻捷,骑术精湛,据说腋下的皮肤很像龙鳞。如此材料,又生在帝王之家,似乎是天生的一个皇帝。可惜朱高煦排行第二,而且性格凶悍,举止轻佻。

明太祖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很重视孙子们的教育。把皇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等五位嫡子的儿子都留在都城南京,和他的庶子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学习训练。其中有几个孙子比较顽劣,一点都不安份,比如晋王的儿子朱济熿,燕王的儿子朱高煦等人,最让朱元璋痛恨。

朱元璋去世,燕王朱棣派大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到南京。朱高煦的表现不好,舅舅徐辉祖私下里反复叮嘱告诫,朱高煦不听,反而偷了舅舅的一匹好马,骑马离开南京跑回北平,一路上随便杀人,还把涿州的驿丞打死,给父亲朱棣引来一片责备之声。

网络配图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朱高煦随军征战,立下许多大功。建文二年四月,朱棣与李景隆的军队在白沟河会战。战况惨烈,朱棣前后换了三匹战马,箭也射光了,剑也砍断了,困顿之中,幸亏儿子朱高煦率领几千精兵来救,让朱棣脱离重围,反败为胜。在与徐辉祖的会战中,朱高煦再立大功,朱棣说:“我没力气了,你要接着战下去。”

和平年代的顽劣子弟,遇到战乱,往往容易变成一员猛将、一个英雄。朱棣亲眼见识了朱高煦在战场上的勇武,认为他在许多方面都与自己相像,对他的感情颇为复杂。朱高煦也倚仗着父亲的纵容,胡作非为。

在选择继承者的时候,朱棣曾经考虑过二儿子朱高煦,朝廷中也有他的支持者,比如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经常在朱棣面前夸赞朱高煦的战功。

朱棣秘密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有才干,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议论政事与人物时,少有顾忌,还有一身的狂气。解缙倾向于朱高炽,认为:“皇长子仁义孝顺,天下归心。”

这种话,既是事实,也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话,朱棣沉默不语。解缙又叩头,补充了一句:“好圣孙。”

解缙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这句话正说到朱棣的心坎上。朱棣微微点头,下定决心选择皇长子为太子。解缙的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对他恨入骨髓,后来解缙因此而丧命。

网络配图

替皇长子说话的,当然不只解缙一个人。当时朱棣询问北平按察司尹昌隆的意见。尹昌隆叩头之后,只说了一句:“长嫡承统,万世常经。”

由嫡长子继承大位,是一种传统。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要破除传统,需要一种特别的力量。在朱棣的心目中,二儿子朱高煦要比长子朱高炽出色得多。但是,这种出色,不足以为朱高煦添加足够的砝码,不足以让朱棣破除传统。毕竟,选择皇储不是选拔带兵的元帅,综合考虑之后,朱棣还是让大儿子做了皇太子。

永乐二年四月,朱棣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为什么乾隆每次见甄嬛都要磕三次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起乾隆皇帝的老妈崇庆皇太后,大家首先会想到《甄嬛传》里的孙俪——可要在16年前,最先跳入你脑海的应该是《还珠格格》里的那位皇太后:网络配图这位皇太后每次被小燕子气得半死,就会头一昂,来一句:“回慈宁宫!”——可琼瑶奶奶犯了个错,乾隆的老妈根本回不了慈宁宫,因为那里没有睡觉的地方! 有人说,慈宁宫

  • 张昭有才没有好结局!揭孙权手下名臣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同

  • 徐福骗“长生之道”秦始皇唐太宗都被坑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派出了五百童男童女往东海求取长生不老仙药,这批人的领头就是徐福。徐福自己很清楚,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所以一去不回。始皇帝也挡不住时间的侵袭,到死都没有等到徐福把长生不老药带回来。徐福带着他们逃到了一个小岛上,成为日本人的祖先。始皇帝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意志被人继承了下来。网络配图历朝历代帝

  • 狄仁杰既坚持原则不动摇 又灵活变通不教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一生坚持原则不动摇。这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你到人家老爸坟头上砍树,人家能不愤怒吗?何况还是皇上的老爸。高宗下令,一定要严办这两个人。网络配图案件交给狄仁杰,狄

  • 西晋最后两皇帝受尽屈辱:晋怀帝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洛阳已无兵可守,对于晋怀帝司马炽来说,唯一能打出的牌,就是投降。但让人意外的是,在他之后,还有一个少年,依然梦想着重振雄风,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西晋最后两任皇帝是从天上跌到地狱,受尽屈辱后死去,下场非常悲惨。洛阳已无兵可守,对于晋怀帝司马炽来说,唯一能打出的牌,就是投降。但让人意外的是,在

  • 康熙重臣明珠简介:为保性命竟告自己“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珠简介:明珠是康熙的重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被弹劾下狱。如何才得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名——“谋反”。明珠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全凭自己的聪明干练

  • 忽必烈征服了全中国为何没能征服草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死后,其妻子昭慈皇后统治了一段时间,后来她的儿子贵由继承了王位。贵由汗死后,其遗孀钦淑皇后宣布摄政。后来,蒙哥当选为蒙古国大汗,他是拖雷和唆鲁禾帖尼之子。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兄弟之间展开对王位的激烈争夺。其中最小的弟弟名叫阿里不哥(称为蒙古草原上的“家族守护者”),他有着身为金帐

  • 明珠这位大学士竟仅仅被一个御史弹劾倒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存在视频,台大校长李嗣涔35个问题,台大校长李嗣涔开天眼

    纳兰明珠,这位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大学士被一名叫作郭琇的御史弹劾,他列出了明珠结党营私、牵制言官、勒索学官、卖官鬻爵等八大罪状。康熙看完郭琇的奏疏之后,立即给吏部下了一道谕旨,列举了当时吏治腐败的种种情况,最后宣布撤去明珠大学士官衔,交给侍卫内大臣酌用。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被重用。对于明珠这样的大臣,

  • 为什么说顺治皇帝就算出家也是个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有传闻顺治并非在二十四岁亡于天花,而是在这一年脱去龙袍换上袈裟,于五台山修身向佛,并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圆寂。期间,康熙皇帝曾经数次前往五台觐见父亲,但都没有得到顺治的相认,所以康熙才会写出“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篇。那么顺治是否出过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

  • 财神沈万三是怎么败亡的?都是有钱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在民间的知名度不亚于白蛇娘娘,据《明史》记载,他当年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功不可没。后来他又自告奋勇的要出资犒劳军队,结果惹恼了朱元璋脆弱的自尊心,认为他有谋反之心,之后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才免了死罪,被发配云南。《明史》中,记载了朱元璋与沈万三这样一段对话:朱元璋:“朕有百万军,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