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想炸陈友谅,那他为什么没有派兵驻守江东桥?

朱元璋想炸陈友谅,那他为什么没有派兵驻守江东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82 更新时间:2023/12/20 0:05:20

你们知道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却为什么没派重兵驻守江东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以诱敌速来,告诉陈友谅康茂才驻守在江东桥,可是陈友谅果然率兵来攻时,朱元璋却没有在江东桥部署兵力,这是为什么呢?

龙湾之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康茂才的诈降,另一个是陈友谅没有料到朱元璋早已在石灰山南麓埋伏重兵。

不妨将上述两点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江东桥横跨新开河,而新开河向北穿过江东桥与秦淮河相汇。

由此可知,新开河能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与秦淮河相汇之前的,第二段是与秦淮河相汇之后的;而江东桥横跨的是第一段新开河。

第一段新开河虽然通航,但是河流规模不大,水量有限,而且河道不宽,陈友谅的巨型战舰难以通行。

因此,即便陈友谅拿下江东桥,也无法实现““巨舰乘城”,对他的攻城行动也没多大帮助,就像大胜港一样。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朱元璋没派兵驻守江东桥。

朱元璋在大胜港并没有部署太多兵力,陈友谅因为那儿河道狭窄,很快便放弃了,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既然江东桥对于陈友谅的攻城行动意义不大,那为什么朱元璋还让康茂才诈降以诱敌速来呢?

康茂才诈降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给陈友谅造成一种假象:在陈友谅大军的威慑之下,朱元璋军队内部一片慌乱,从而加重陈友谅对朱元璋的轻视,助长陈友谅的骄傲轻敌情绪。

一旦轻视对手,在制定策略时,难免会思虑不周。

而朱元璋对陈友谅这个强劲的对手十分重视,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琢磨如何打赢陈友谅了,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刚到应天府时,朱元璋便和他深入分析过陈友谅。

陈友谅在江东桥发现上当后,没有过多停留,马上率军奔向龙湾。

陈友谅一边命骁勇善战的张志雄带兵佯攻,一边和弟弟陈友仁率主力绕到下游的石灰山北面,准备对朱元璋亲率的在卢龙山的军队实行包抄。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计划。

可是,陈友谅没想到到朱元璋早已令邵荣、常遇春冯胜率三万精锐埋伏在石灰山南麓,“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明史·列传·常遇春》)。

而恰恰是这支石灰山伏兵在击败陈友谅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双方交战后,朱元璋军队起初数战不利,朱元璋连忙“调邵荣兵沿江而西截战,友谅兵前后不能相继,遂大败”(《纪事录笺证》)。

冯胜“与诸将击友谅于石灰山,杀伤相当,胜率敢死士直冲其中坚,敌披靡,遂大破之"《宋国公冯胜追封三代神道碑铭》。

龙湾是卢龙山下的那一段江湾,是当时秦淮河唯一的入江口。陈友谅要想从龙湾进入秦淮河,进而直抵应天城西面的护城河,卢龙山是必争之地,所以,朱元璋亲自率军在此镇守。

而陈友谅率主力绕到石灰山北面,企图对驻守在卢龙山的朱元璋军队进行合击,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策略。只不过,陈友谅没想到朱元璋早在石灰山南麓埋伏重兵,没有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最终惨败。

可见,陈友谅还是低估了朱元璋的军事谋略。

陈友谅在龙湾之战的惨败说明:不管有多大的胜算,不管占多大的优势,都不能轻视对手,否则很可能万劫不复。

而朱元璋在此战中以寡敌众、以弱胜强,说明:身处困境时没必要妄自菲薄,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宫宁愿跟随吕布,为何也不选择曹操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代的三位主人公之中,曹操可以说是其中最厉害的枭雄了。曹操早期参与黄巾军的讨伐,也发布檄文组织并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役。此后,曹操在许昌、陈留一带宣布独立,打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辅佐”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 许兰苕历史原型是谁?张贵妃养女,张贵妃养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贵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的周贵妃不像许兰苕那么有野心,她是张贵妃为了争宠而被利用的一颗棋子。虽然张贵妃当时是盛宠,但是仍旧不能撼动曹皇后的宝座。张贵妃一心想做皇后,她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和曹皇后抗衡的。周贵妃周氏,她是开封人,四岁的时候就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什么结局?为何跟老僧谈话之后就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初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浙东四先生之一、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怎么死的?清朝人修的《明史》记载很简单:“(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于

  • 丁夫人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为何会与曹操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丁夫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色,据说他曾经觊觎过周瑜的妻子小乔,为此引得周瑜勃然大怒。曹操一生姬妾无数,身边美人成群。他最喜欢的,也是一生挚爱的就是自己的正妻丁夫人。在迎娶丁夫人之前,曹操身边还有一个小妾刘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曹昂和一个女儿。刘氏去世的很早

  • 刚擒韩信的刘邦,为何紧接着就封刘肥为齐王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邦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韩信,是西汉开国大将,他平定三秦,消灭赵魏,兵不血刃灭亡齐国,并在垓下逼杀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汉家天下一多半都是韩信打下的。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然而在刘邦心目中,韩信乃是自己的心

  • 周美人是什么身份?她为什么会活到93岁高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周美人是什么身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俗话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可见在古代的生活条件下,能活上80岁可谓都是人间奇迹了。而根据《宋史》记载,在宋朝的后宫,就曾诞生过1例奇迹,宋仁宗的周美人,竟然是“年九十三薨,谥昭淑”,足足活到了93岁。周美人并不是选

  • 仅次于朱元璋朱棣的明朝皇帝,朱见深实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王朝是很多人心中最为向往的一个王朝,因为这是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宁折不屈的强大帝国,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气节,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哪怕是蔚为盛世的汉朝与唐朝,也曾经在长时间采用了“和亲”这种相对屈辱的外交政策,而大明王朝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始终保持着一种极为刚硬的

  • 刘伯温的儿子是谁?朱棣为什么会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人因为“作”而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刘伯温的次子刘璟作为当时有名的官二代,本来很有希望成为朱棣的大官,最后却在牢中自杀身亡。而朱棣之所以会杀他,则完全是因为刘璟不识时务,自己作死的结果。有一句俗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是一个有智慧、有谋

  • 太子李承乾造反的时候 李世民真的想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太子李承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会因太子李承乾的造反而想自杀?怎么可能!这可是杀兄杀弟杀侄子、威逼父皇、历经风雨才登上皇位的狼人,比狠还多一点,没那么脆弱。话虽如此,确定李承乾叛乱时,李世民心里应该还是很痛苦的,愤怒、怜惜、伤心兼而有之。皇帝之外,他始终

  • 范增的谋略水平如何?他有什么致命的弱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作为项羽第一谋臣的范增,谋略水平在当时应该属于顶级水平,楚汉之争与其说是项羽与刘邦的争斗,倒不如说是项羽智囊团同刘邦智囊团的争斗,项羽智囊团的首席谋士是范增,刘邦智囊团的首席谋士是张良,这两个人的智谋都非常高,不过单从谋略来比,范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