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退位后,姚崇为何痛哭?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退位后,姚崇为何痛哭?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1/19 4:32:2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705年正月22日,武周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四位大臣,发动政变,冀图胁迫年迈的武则天退位,拥太子李显称帝,恢复大唐江山。

由于筹划周全,政变进展得非常顺利,张柬之先是宣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并包围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

政变次日,被软禁的武则天无奈下诏,宣布太子李显监国。

政变第三天,武则天宣布退位。

政变第四天,太子李显即位登基,是为唐中宗。

政变第十三天,公元705年2月3日,李显下诏复国号为“唐”,这意味着武周天下的终结,神龙政变彻底成功。

然而,在成功的背后,也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故事,当武则天下诏退位时,有一位大臣竟然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

诚然,武则天主宰天下多年,有一批对她死心塌地的大臣不足为奇,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位痛哭流涕的大臣,居然是政变的参与者。

既然参与政变,说明他希望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如他所愿退位,他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却要哭泣?如果他不希望武则天退位,又为何要参与政变?

这位矛盾的大臣究竟是谁?

他正是时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的姚崇。

神龙政变后的大唐并不平静,先后又经历韦后专权和太平公主之乱,最后把李显的弟弟李旦推上了皇位,是为唐睿宗。李旦上位期间,有一位青年崭露头角,他就是李旦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

李隆基在平定韦后专权之乱中处理甚多,李旦能够坐上皇位,正是倚仗李隆基之力。

李隆基已俨然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二个李世民。

为了避免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的悲剧重演,李旦只好越过立嫡以长的传统,将李隆基立为太子。而原太子、李旦的长子李成器,也非常识趣地拥护李隆基上位,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建成

就这样,原本无缘皇位的李隆基,最后如愿以偿坐上皇位,是为唐玄宗。

唐玄宗是一位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的帝王,即位后不久,便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并立誓开创属于自己时代的盛世。

欲开创盛世,首先得招徕人才,而朝堂之上最重要的人才,非宰相莫属。宰相是百官表率,宰相正,则百官正。

那么,由谁来担任宰相之位呢?

李隆基竟然选择了神龙政变中为武则天哭泣的姚崇。

姚崇因为武则天去世,在政变成功后,作为政变参与者的他,非但没有获得封赏,反而被排挤出局,贬为亳州刺史。

那么,李隆基为何要以姚崇担任宰相呢?

按说,姚崇为武则天哭泣,对李唐的忠诚就非常可疑,他之所以被贬,也正因如此。李隆基为何要重用一个不忠于李唐的人?

原因很简单,李隆基能够透过表象看穿本质,他知道,姚崇的忠心非但不可疑,恰恰相反,他对李唐忠心耿耿。

既然忠心耿耿,为何要为武则天哭泣?

我们不妨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姚崇痛哭流涕时,政变策划者张柬之非常不满,训斥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为武氏哭泣,这好吗?这不好。”

姚崇说:“我跟随您参与政变,这是做臣子的大义。但我之所以为武氏哭泣,是因为我毕竟做过则天皇帝的臣子啊!”

所以,姚崇为武则天哭泣,并不是忠于武氏,而是真性情的流露。

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姚崇甚为信任,还一度提拔他为宰相,如果眼见武则天年迈患病,被大臣武力威逼退位无动于衷,甚至弹冠庆贺,岂不是太冷血了?

这样的势利之徒,反而不可靠。

姚崇能对旧主武则天怀有深厚的感情,岂是不对大唐天子忠心耿耿的人?

然而,仅是忠心耿耿,并不足以让李隆基拜他为相。要知道,大唐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比比皆是。

在李隆基看来,姚崇还有一个优点,一个无可替代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促使他决定重用姚崇。

姚崇的这个优点,便是才能突出,不是一般的突出,史称姚崇善于权变。

当时的大唐是何情况?正当大乱之后,百废待兴,有太多涉及制度建设、大政方针方面的开创性重大事务亟需处理。在这种背景下,开创盛世是一件“非常之事”,所以,李隆基必须找一位“非常之人”。

毫无疑问,姚崇便是这位非常之人。他善于权变的优点,非常适合处理大乱之后的开创性事务。

然而,当李隆基见到姚崇,希望他出任宰相时,姚崇却没有立刻答应李隆基。

李隆基面试姚崇的同时,姚崇也在面试李隆基,看他是否值得自己辅佐。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策”,要求李隆基行仁政、约束外戚、不穷兵黩武等等,李隆基听完,立刻欣然允诺。

就这样,姚崇跟随李隆基入朝,就任宰相之位。

大乱之后的大唐,在李隆基和姚崇这对贤君良臣的配合下,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姚崇为相三年,为开元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如此,姚崇也得以名垂青史,成为后世仰望的千古名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河西四汉将之一:揭秘赵良栋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韦小宝赵副将,汉代河西四都,鹿鼎记赵良栋哪一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良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电视剧《鹿鼎记》中有一位将军叫赵良栋,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他是康熙时期的名将,也是河西四汉将之一。但是赵良栋这个人有一个问题,他总是夸耀他自己的战功,康熙对此非常不满,于是没有奖赏他,但是加封了他的部将,结果赵良栋负气称病辞职回

  •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看看她纠缠的皇权以及母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述律平,辽国皇后述律平,断腕皇后为什么要断自己的手腕

    述律平为何会被称为断腕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似乎在每一个男权为主的朝代,总是有那么几个不甘于屈服于男权对女性的狭隘的定义,靠着自己的野心,智谋,才略,勇气,甚至是手腕,心计,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掌握核心的权力,登上权力的顶峰,在一定的时间内

  • 魏忠贤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 他为什么能和明朝生死挂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太监魏忠贤,魏忠贤为什么不谋反,明朝大太监列表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和魏忠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几乎都有几个能够一手遮天的太监,比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清朝的李莲英等等。这些太监,在后世,都是人人唾骂的对象,然而,在明朝,却出现了这样一位太监,评价出现了两个

  • 萧燕燕敢重用耶律休哥,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辽太后,萧燕燕,萧燕燕与韩德让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耶律休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辽太宗之后的三位皇帝,都是通过争夺皇位而登基称帝的。而同为辽国宗室成员的耶律休哥,却深得辽国几代君王重用,包括萧燕燕。正像电视剧《燕云台》中所演绎的一样,耶律休哥英勇神武,因此受到辽景宗、萧燕燕、辽圣宗的信任和重用。他们为什么

  • 秦始皇嬴政除了荆轲的刺杀,他的一生还有多少次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荆轲为什么帮太子丹刺秦王,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嬴政的一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除了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一生还遇到过几次刺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八荒。他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率领千军万马四处扩张到一统天下,秦朝自然是欣欣向荣了,可是六国的贵族却恨死了嬴政,所以都想着去刺杀嬴政。于是嬴

  • 王龁是什么人?隐藏在白起光芒下的秦国宿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消逝的光芒灯塔下的隐藏入口,秦国将军王龁,消逝的光芒隐藏图纸

    你真的了解国宿将王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

  • 诸葛亮的身份就是汉献帝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献帝诸葛亮真的是一个人吗,诸葛亮与刘协巧合,诸葛亮与汉献帝是同一个人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汉献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助刘备建立蜀汉之政权。后辅佐刘禅,数次北伐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为后世所敬仰。刘协,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为汉献帝也。其一生坎坷,先后成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之傀儡,虽为

  • 吴三桂为何要杀绝南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死明朝皇帝,吴三桂是哪里人死在什么地方,不杀永历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崇祯年间天下大饥,百姓民不聊生,义军席卷北方;同时关外的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在辽东攻城略地,和明朝打得不可开交。天灾人祸的重压之下,大明王朝风雨飘摇。1644年,明军将领孙传庭在潼关大败,闯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

  • 曹操杀吕伯奢真的误杀吗 吕伯奢其实去报官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伯奢真去打酒了吗,错杀吕伯奢一家真实典故,吕布不杀董卓会怎样

    还不知道:曹操和吕伯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一些野史及其他典籍的记载。人们都知道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被人们当作一个奸诈之人。按照演义里的描述,吕伯奢在与曹操、陈宫见面之后,谈了几句朝廷正在通缉曹操的情况后,就起

  • 魏延为何会信誓旦旦的献子午谷奇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伐魏延的计谋可行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能成功吗,子午谷奇谋易中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为何会信誓旦旦的献子午谷奇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不管是名将,还是谋士,都献了很多奇计,也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比如贾诩给郭汜等献的反攻长安之计,再比如郭嘉的遗计。但是真正最具争议的却不是这些实现、并且取得成果的计谋,反而是蜀国大将魏延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