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得知司马懿是一个危险的人物 曹操为何没有杀掉司马懿

曹操得知司马懿是一个危险的人物 曹操为何没有杀掉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4/2/6 5:41: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修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操,一生戎马天下,辛辛苦苦打下了的曹魏江山,在其死后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被司马氏所窃取,其中缘由很多,但多数缘由则是来自于他的儿子曹丕。

曹操临死前,就想除掉司马懿,说他是个鹰视狼顾之徒,类似的还有蜀汉名将魏延。可能是因为司马懿在帮助才智不如弟弟曹冲、武力军事能力不如兄弟曹彰、文学才华不如兄弟曹植的曹丕,争夺曹操继承人的过程中立了大功,一直被曹丕所庇护。曹丕这件事做错了,最终势力越来越薄弱的曹氏皇族势力,不能抵抗强大的司马世族势力,被司马懿及其后代摘了桃子。

以曹操的秉性,他是非常喜欢曹植的,因为曹植的文采可以说是当世无人能出其右。曹操在曹冲早逝以后,就一直想让曹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把一些有名望和有才华的人,安排到了临淄侯曹植身边来,为的就是要培植曹植的个人势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发现曹植真的不适合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现在的接班人,必须要有铁腕和开拓的精神才行,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政治上远不及其大哥曹丕。在晚年的曹操觉得还是曹丕更适合作为接班人,因为这个接班人是肩负着曹氏和夏侯氏两大家族的命运,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遭到灭门之祸。

曹操既然觉得让曹丕来即位,那么他就要大力的巩固曹丕的地位,首先就是要打压曹植一党了,否则曹丕的即位不可能会顺利的。杨修作为曹植的首席心腹肱骨之人,曹操肯定会先拿其开刀,所以杨修的死,就在所难免了。司马懿的能力,曹操是非常清楚的,有他来辅佐曹丕,也是深得曹操之心的,最主要的是,曹丕是完全能够驾驭司马懿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确实,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却并没有杀他。“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狼顾之相”是指狼在往前走的时候,总会左右看看,往后看看。意思是说它相当谨慎,做事滴水不漏。一个有远大志向,做事又滴水不漏的人,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既然这么危险,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无遮无碍的天空呢?

第一,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是个危险人物,但是还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的江山。那时候,曹操虽然早已是北方军事集团实际的领导者,但是,实际上他还没有做皇帝。他的一门心思,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也就是说,他这时候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能够给儿子当皇帝带来威胁的人。是谁会对儿子当皇帝说三道四,甚至是军事威胁。而不是儿子当了皇帝,乃至孙子当了皇帝,谁会从他曹家夺走江山。司马懿虽然有大志,但是那时候他不过是他儿子曹丕的一个幕僚而已,不属于阻碍他儿子登位的人。因此,曹操还不觉得司马懿会有多大的威胁。

第二,司马懿对他的儿子曹丕看起来很忠心。曹操当时正在考虑是让曹丕夺取皇位,还是让曹植夺取皇位。本来他是最喜欢曹植的,也在极力培养曹植。但是曹植这个人,实在是华而不实,不堪大用。因此,最后他改变了主意,转去培养曹丕。当他着力培养曹丕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是,谁会对曹丕当皇帝带来威胁。显然杨修是一个威胁。因为杨修是曹植的人,同时又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要是一直存在,肯定会撺掇曹植对抗曹丕。这样,他的两个儿子就会内乱。所以,他肯定是不会容忍杨修的。而司马懿是一心帮助曹丕的人,他也没有像杨修那样,撺掇曹丕搞内乱,所以,曹操没有理由要杀他。

第三.曹操实际上已经多次在抑制司马懿,不让他做大。比如215年,司马懿随军讨伐张鲁时,他向曹操建议直接把获得益州的刘备给干掉,避免刘备做大。这其实是个好建议,但曹操没有听他的。后来再打仗时,就没有带上司马懿了。不过曹丕却很重视司马懿,多次在曹操面前为司马懿请功,采用司马懿的计策,屡获大功。曹操也曾对曹丕说过,让他提防司马懿,但是曹丕却总是护着司马懿。这种情况下,曹操想让曹丕做大,也只能由了他。

另外杨修方面:杨修为人狂傲,不懂得收敛明知自己屡次触犯曹操忍耐的底线。而司马懿会忍,懂得寻找时机。

杨修本来就该死,他成不了事。其实曹操早就相中了曹丕,因为曹植不适合搞政治,把江山传给曹植肯定是个错误。杀了杨修就是为了为曹丕清除障碍。就算他不杀杨修,曹丕容得了杨修吗?就算曹丕容得了杨修,杨修绝对忠于曹植,它会让曹丕坐得安稳吗?他肯定会反,以他的才能若是造反,曹丕肯定不可能轻易平定,最关键的是吴蜀趁机北上会更麻烦。曹操尽快杀了他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曹操肯定看出了司马懿的才能,而且不可能轻易叛乱,他可以加快魏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所以不会轻易杀了他。

杀杨修,是因为他太喜欢表现自己,而且总喜欢揣测曹操的心思。这种毫无节制,毫无尺度的猜测让他直接走向了死亡!其实从这方面可以看的出杨修和司马懿就不是一个段位上的,最起码的,人性都不懂,如何做好一个军师?做为司马懿,在曹操晚年之际,能出来与诸葛亮对抗的,也只有司马懿了。如果当时废了司马懿,那就等于提前段送了他辛苦打造的江山。与其这样,还不如先留着他为其效力!至于为何被司马懿夺取江山,只因为子孙后代没有听取他的那句警言。!!永远不能让司马懿掌握强大兵权!!所以致使江山被老狐狸轻松夺走!

从广义上讲,杨修有才无德,修养不足,不懂韬光养晦,不谙为臣之道。领导最讨厌什么样的身边人?当然是这样人:领导开门,他上车;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敬酒,他先喝;领导隐私,他乱说;领导心思,他揣摩。起初,领导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渐渐心生厌恶,必欲弃之,而该人浑然不觉,自我感觉良好。杨修就是此种人。杨修不仅猜中了曹操的内心想法,而且还泄露了军机。本来曹操就想修理杨修,苦于没有机会,这回杨修自投罗网,曹操焉能放过天赐良机?况且,在古代泄漏高层和军事机密就是死刑。

我们常说曹操因为“鸡肋”一事杀了杨修,说其扰乱军心,其实这只是最后的缘由。曹操生性多疑,他喜欢揣度人心,玩弄权术。而杨修恃才傲物口无遮拦,总喜欢解读曹操的心思还到处宣传……你想哪个老板喜欢被员工看透心思?这员工看透也就罢了,还把老板的心思四处传播,老板心里能舒服吗?更何况是曹操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杨修的聪明是自己的威胁,杨修卖弄聪明更是损害自己的利益。除了卖弄聪明杨修参与了夺嫡之事,尤其和曹植来往颇多,难免让曹操起疑。

其实别说杨修了,但凡违背曹操政治立场并侵害其利益的人下场都不好。荀彧崔琰、毛阶、孔融……这些人或反对曹操称帝,或阻碍曹魏政权,纵使功劳再多,声望再高,曹操依旧让他们死……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用的着手足兄弟,用不着鸟尽弓藏。倘若各位身处乱世,拥有满腹学识,又会选择怎么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飞的死真的跟刘备有关系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飞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1年。为了配合刘备进军东吴,张飞计划自阆中出发,前往江州与大军汇合。临行前,他被手下张达、范疆杀害,头颅则被二人随身携带至东吴,作为他们投奔孙权的投名状。当张飞军营的都督上表汇报此事后,刘备只是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可能正是这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霸为什么没选择反抗,而是投降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夏侯霸为何不反抗,而是投降蜀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魏明帝曹叡去世后,命太傅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为托孤大臣,两人共同辅助太子曹芳执掌朝政,但曹爽为保曹氏江山,刻意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自知现在的实力还不能与曹爽争锋,所以他一直在避其锋芒,笼络朝臣人心,等

  • 历史上的夏侯惇实力一般,曹操为何还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夏侯惇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曹操仍然十分器重。为何一代枭雄曹操会重用常败的夏侯惇呢?主要原因是夏侯惇对曹操忠心无比、任劳任怨、刚猛可用,并且与曹操有亲戚关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1.忠心无比夏侯惇对曹操忠心无比,据说当时许多将领都被授予魏的官号,唯独夏侯惇仍受

  • 历史上的商纣王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是一个昏庸无道的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商纣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帝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商纣王,也有殷纣王一称。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说他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

  • 身为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一位非常仁厚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甚至连辽国涌入宋境的灾民都给予救济,可谓是“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所以嘉祐八年(1063年),五十四岁的宋仁宗赵祯崩逝于福宁殿时,当时敌对国辽国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面对宋使痛哭不止,后为仁宗建衣冠冢,寄托哀思。连辽国百姓对赵祯的逝去都深感悲伤。可是就是这

  • 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初期,身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由于曾长期处于内乱之中,国力内耗极其严重,而东边的魏国又依靠李悝变法一跃成为当时第一强国,魏国崛起后趁秦国内乱出兵夺取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后来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曾几次出兵想要讨回河西之地,但由于秦国国力衰弱而屡战屡败,最后不得已割地,与魏国求和。以上便是商鞅变法之

  • 夏完淳是什么人?年仅17,却成清朝死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完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似乎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发展定律,而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必须做出抉择,到底跟随哪个阵营。选择错误的人,或许就会将自己的性命搭上,而为了活下去背叛旧主的人,会被世人唾弃。因此,这个时候,无论做出哪个决定,似乎结局都并不

  • 周不疑和司马懿相比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不疑和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曾涌现出了许多天才少年,有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也有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孔融年幼的孩子,更有七岁能称象的曹冲。还有一个天才少年与曹冲年纪相仿,他是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在到了许都之后和曹冲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

  • 朱元璋宴请群臣到底上了什么菜,让刘伯温看出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赐徐达烧鹅,朱元璋杀汤和,朱元璋杀老奶奶

    草根变皇帝,朱哥是非多。关于朱元璋的段子可以说是就像那割韭菜,一茬又一茬。什么吃西瓜,剥橘子,赐烧鹅,送枕头……活脱脱一个皇家“段子手”!这不,朱元璋与臣子们吃饭时又出了一桩逸闻趣事!却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朝,并且将跟随自己的南征北战的将领谋士们都封了公、伯爵。主要包括开国六公(

  • 夺得曹魏天下的司马氏,为什么又会稍瞬即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氏为何能够夺得曹魏天下,又为何会匆匆而亡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司马懿和德川家康一样,都有老乌龟的称号,两人都凭借高于当时平均水平的寿命,成功活到了自己建立的王朝。德川家康熬死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司马懿则熬死了曹操曹丕还有曹睿。关于司马氏的夺权,历史上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