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1/16 5:45:22

明朝中期的吴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在艺术生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赏画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时的吴中地区也涌现了一大批风格迥异的画家,吴门画派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南,号石田、白石瓮、玉田生,长洲人。是明朝的绘画大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这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的。沈周还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领袖人物,他有众多的学生或者说是传承者,吴门画派在当时画坛的势力相当可观,沈周在当时的影响力也十分巨大。唐寅也是沈周的学生,因为影视剧的关系,唐伯虎在后世的名声比沈周大很大,但是论其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唐寅远不及沈周。

沈周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个名门望族。沈家世代居住在吴门,他的高祖父在元末时就已经奠定了家业,他的先人们自明起就担任地方的粮长,生活富庶、不愁吃穿。他的祖父沈澄、伯父沈贞、父亲沈恒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画家,但是都没有入仕,过着隐居的清闲日子。他们会设宴款待文人雅士,定期交流拜访,过着以绘画为乐的滋润生活。在这样富裕又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家庭中长大的沈周,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与优秀的才能,对名利仕途也一点都不在乎,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沈周还是个非孝顺的人,父亲去世后,大家都劝他出仕,不管大家的征召与说服,他都以照顾寡母为由拒绝了,也因为自己的母亲,他终身都不愿到远方游历,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她九十九岁去世。

沈周在文人圈里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他很少轻视别人,也不会在作品中输出自己的愤愤不平的情绪,一直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沈周在绘画方面的才华过于出众,这样的人总是会遭人嫉妒的。新上任的太守征集画家彩绘家中的墙壁,遭到嫉妒的沈周被迫去做了劳工。其实以沈周的地位和背景,完全可以拜访公贵族来获得赦免,但他却说这是自己的义务,拜访高管贵族是对自己的侮辱,将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之后就默默地回家了。太守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声名赫赫的沈周,还在工作完成后赏了他银子,沈周没有生气也不说破,拿了钱就默默回家了。那位太守很久之后才知道实情,从京城回来后就亲自登门拜访道歉,沈周并没有责怪,对此毫不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仁宗最喜欢的女人是谁?是曹皇后还是张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里面的主角是宋仁宗赵桢以及他的第二任皇后曹丹姝。但电视剧毕竟是文学作品改编的,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其实历史上宋仁宗最喜欢的女人并不是曹皇后,而是另有其人。在宋仁宗的众多妃嫔中,有一位绝色佳人,她才是宋仁宗的最爱,此人就是张贵妃!那么这位张贵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爱历史

  • 慈禧死后为何一年才下葬?为什么送葬队伍在葬礼那天发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死后为何一年才下葬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陵大盗孙殿英在盗慈禧墓时扯下慈禧的裤子,嘴里说着难以形容的话。即使在那之后,许多记录说,慈禧虽然已经去世20年,但她的外貌仍然生动。虽然,在当时没有福尔马林等防腐剂,但慈禧的棺材却是用“水不能侵,蚂蚁不能蛀”的金色楠木制成

  • 孙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三国时代最暴虐君王,荒唐事迹备受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吴孙皓,魏国失败的原因,魏国百年霸业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到蜀汉大师刘禅,后世对他的评价大多是“昏”字有趣的是,孙皓是东吴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党的斗争结束后,子孙和无辜被废除,孙良成为新的继承人在宗室混乱,官吏盛气凌人之后,皇位从孙良传到孙秀,最后传到孙皓事实上,如果孙并没有被

  • 司马懿到底等到70岁才发动政变 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哪来的兵权,司马懿为什么可以篡位成功,司马懿夺权是什么事件

    对司马懿政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4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高平陵政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高层政治格局。已经70岁高龄的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挟持皇帝曹芳,去给先帝曹叡扫墓的时候,悍然发动政变,彻底控制了曹魏高层大权。这次曹魏高层的权力之争,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

  • 被认为会带队伍的刘备 为何手下叛徒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拉了三个人成就了,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伐吴,如何凝聚人心带队伍

    刘备被认为是一世雄才,《三国志》评价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认为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曹操对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诸葛亮由衷地称赞他“英才盖世,众士慕仰”,孙权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刘备的特长是善于征服人心,这从他年轻时就能看出来。晋代史学家习凿齿曾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

  • 珍妃死后光绪帝为珍妃洁身自好终日哀悼?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珍妃和光绪,光绪回忆珍妃,贵妃娘娘薨了

    慈禧太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亲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从1861年至1875年在位,最后患天花(也有史学家说他患梅毒而死)。慈禧太后的养子就是“悲催大帝”光绪了。光绪出生在同治十年,他的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奕譞,他的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同治身后,光绪就被指定为皇帝,他四岁即位后,慈禧就起

  • 满清定南王孔有德为何在临终前自认是作贼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汉人,满清对李定国的评价,老人胡言乱语是要临终

    提起清朝初年的汉人藩王,很多人都受“康熙平三藩”的影响较深,会以为清初所封的汉人藩王只有三位。实则不然,清初被授以“王爵”的汉人有五位,其中孙可望的“义王”爵位其实只是虚爵,其不掌握武装,占有地盘。所以满清所封的藩王只有四位,这四位又可以分两类,吴三桂可以单独列为一类,其是原属于明末关宁锦这一支边防

  • 做过9年俘虏的晋国国相-智罃堪称游击战之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有很多的人在看待有过“俘虏”经历的军人时,都带有异样的眼光,就如同他们看待那些失过贞洁的女人一样,总觉得他们身上有污点。认为军人都该“宁死不当俘虏”,纵使强弱不敌、也该战死沙场,怎么能够当俘虏呢?其实,在战场寡不敌众、力竭而被俘的与那些生性胆小懦弱、敌人刚举起战刀就跪地投降的应该区别对待的。就像失贞

  • 揭秘唯一支持刘备伐吴的人为何死得这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作为汉室后裔、并位居汉中王的刘备自然不能无动于衷。首先,刘备通告天下,为汉献帝发丧(此时谣传汉献帝已遇害)。之后,在益州群臣的劝进下,于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即帝位于成都,仍以“汉”为国号,“袭先帝(指汉高祖刘邦)轨迹,亦兴于汉中”,史称“蜀汉”。在刘备称帝前后,面对东、北两线受敌

  • 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成王败寇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着以集庆(今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安徽一带的广大地域,国号西吴。两支队伍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