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青楼女推上龙椅的唐朝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青楼女推上龙椅的唐朝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4/1/10 10:43:14

27岁之前,颍瀍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王爷,尽情地骑马游乐、求仙炼丹,过着极为快乐逍遥的生活。一次外出游乐时,李瀍在邯郸结识了一位王姓妓女,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王府。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大唐帝国的时局却因为立嗣一事而一波三折。当时在位的宗是一位勤劳的皇帝,面对太监干政,曾想借助大臣的力量加以铲除,但在甘露之变中遭遇了彻底失败。

网络配图

此后,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就连唐文宗册立太子一事都要过问。后来甚至伪造了文宗的诏令,册立安王为皇太弟,派神策军赴十六王宅迎请安王即位。

当时安王和李瀍都住在王爷区—十六王宅。仇埌派出去的神策军是一帮粗人,没弄明白他的意思,一大群人匆匆忙忙来到十六王宅时,却连要迎接哪位亲王都没弄清楚,站在门口傻了眼。宫中的仇埌反应还算快,马上派一个信任的手下追了上去。然而这人是个脑子明白嘴上却讲不明白的大笨蛋,到了王府门口张嘴半天,才傻乎乎地喊出一句:“迎接大的!”神策军听到后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该接谁。府里面的安王和李瀍都听到了外边的喧哗,但是他们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

网络配图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瀍从邯郸带回的王美人突然发飙,她极其镇定地走出王府,来到满脑子浆糊的神策军官兵面前,大声说:“你们所说的‘大的’就是颍王殿下,颍王身材魁伟,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颍王与你们仇中尉还是生死之交,这等大事,你们可要谨慎,一旦出错是要满门抄斩的!”众人一听,大眼瞪小眼,不知道眼前这个女人说的是真是假。

网络配图

王美人毫不含糊,转身回府把藏在屏风后边窥视的李瀍推了出来,果然,李瀍高大魁梧,所言不虚。神策军二话没说,立马拥李瀍上马,护送至少阳院。后来宦官发现迎错了人时已反悔不及,只好将错就错,拥立李瀍为皇太弟。几天后,文宗病逝,李瀍即位,即唐武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帝王故事之唐朝李世民晚年奢华荒淫的帝王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的《秘记》上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八岁登基,在位二十三年,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 但是,在他作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也趋向了奢侈腐化。

  • 周幽王与宠妃褒姒:烽火戏诸侯时她为何不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

  • 他是媲美霍去病的匈奴克星 最后竟被国君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匈奴一直威胁着西汉的发展。直到汉武帝时期,前有大将军卫青,后有大司马霍去病,二者一道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主要功臣。尤其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第一次征讨匈奴竟然只带了800骁骑,却取得了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的傲人战绩。网络配图而早在霍去病之前的战国时期,赵国也有一位将领被

  • 为什么是刘邦得天下而不是项羽?竟是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能平定天下,取得巨大的成就,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他善于用人等等,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为人大度,心胸豁达,颇有雅量。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雍齿是个卑鄙小人,曾多次陷害刘邦,有一次差点让刘邦送了命。刘邦非常讨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他。网

  • 明皇族人口数量:朱元璋百万子孙可悲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网络配图朱元璋鼓励后代多生育 明末皇族子孙近百万人朱元

  • 贵为皇帝 道光帝为何连碗片儿汤都吃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道光便

  • 汉朝一皇帝竟好美男:赏给男宠铜山铸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鸡皮疙瘩,惟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比吕家更不知起倒。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

  • 唐宣宗李忱:历史上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脑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有聪明的,比如唐宗宋祖;也有傻子皇帝比如西晋的司马衷。更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在唐朝有个皇帝,此人没登基之前,是典型的傻王,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做事迟钝,可一旦做了皇帝,却如换了个人,立刻雷厉风行,办了许多大事,此人是谁,他就是唐朝皇帝宣宗李忱。网络配图宣宗小时候就很木讷,一直被

  • 皇帝刘邦搞定痴情寡妇 智娶皇后吕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芷当初喜欢刘邦,是看刘邦为人和气,行侠仗义,走到哪都有一帮朋友跟着,觉得这人特能办事。也是老板娘为了拉生意,有意叫她对刘邦好点,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好多到店里来。她虽然年轻,却是过来人,身边也想有个男人,在这方面颇能放得开。但事后刘邦却给她讲得明白,两个人只能在一起偷偷生活,不能娶她,原因就是家

  • 为什么说朱元璋伟大?他做了皇帝还不忘初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说史过去发了几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说的都不是好事(只说事,不说人,更不说什么“好人坏人”),有读者说了:“皇帝黑明在路上!”今天所发特邀作者的这篇文章,我不敢说是“粉”(历史研究本谈不上黑或粉,人有黑白,历史学者就要就事论事,要说“黑话”,也要说“白话”),但此文中的朱元璋形象完全是正面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