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真正想传位给谁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真正想传位给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2/26 3:55:48

康熙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过太多的朝代和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康熙是非常少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甚至,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不仅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学术修养跟武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在位期间,曾做过许多令人称赞的政绩和英明的决定。如果要说他做过最英明的一件事是什么,那笔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传位。在学术界中,有很多学者都猜测道:当年康熙在诏书中内定的继承者到底是谁?

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在康熙心里,最理想的继承者并不是四皇子胤禛。然而,在我看来,其实,康熙心里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皇位继承人。因为,他把一切的机会和际遇,都给了所有自己看中的可能继位的皇子。所以,其实当年那份传位诏书里,根本就没有内容,本是一片空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以下对康熙几位皇子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首先,来介绍一下四皇子胤禛。胤禛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的心狠手辣和果断的处事风格,因此他被人们称为:铁面爷。康熙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儿子,胤禛的性格太过刚强,如果让他继承大统,那么,很有可能会发生一场血腥的手足相残和官场人员大变动。

所以,康熙并没有摆明说:自己想让胤禛继承大统。可是,康熙很喜欢胤禛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所以,即使胤禛铁面无私,但是,爱屋及乌,康熙并不是很反感胤禛。康熙反倒觉得,他这种性格很适合治理官场上贪污腐败的风气,能让大清的统治不断延续下去。

所以,康熙给了胤禛一个足够把他带上皇位的人——胤祥,至于最后他能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胤祥虽然因为犯错被囚禁了起来,但是,他的很多手下却变成了保护京畿重地的大官。所以,只要能够得到胤祥的帮助,胤禛登上大统绝对是毫无问题的。

除此之外,康熙还把年羹给了胤禛。年羹尧在当时可是一名有着杰出功绩的封疆大吏,他手里直接掌握着一支西北大军。

其次,就是太子胤礽。康熙心里很希望太子能够当自己的接班人,统治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但可惜的是,这个太子不仅没有一点才干,而且,他还仗着康熙给自己的权力目无中人,不知收敛。再加上,他竟然敢和内、外臣暗地勾结,营党结私,这对康熙皇帝来说,则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所以说,如果不废黜太子,那么,胤礽很有可能会起兵造反。于是,康熙再一次废黜了太子胤礽。接下来,就是三阿哥胤祉。胤祉在康熙看来相当于打酱油的角色,因为,如果其他几个皇子争夺皇位失败了,胤祉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继承大统。所以,康熙把一些文人墨客留在了胤祉身边,以陶冶他的心性。

最后,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八阿哥胤禩。虽然,他很有才能,但是,康熙皇帝早就把他的野心看得一清二楚。胤禩身边有许多能人异士,所以,八爷党是所有阿哥中最强劲的一支队伍,也是最骄傲自满、不知收敛低调为何物的队伍。但是,从一些细节上来看,康熙似乎想让胤禩来继承自己的衣钵。

所以,康熙皇帝不仅给了胤禩名分,还给了胤禩一个重量级人物——手里掌握着兵权的十四阿哥胤禵,以及两个没事就喜欢遛鸟玩的九阿哥和十阿哥。

以至于,康熙心里很怕八阿哥会走太子的老路,所以,曾数次打击八爷党。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八阿哥根本就不知道“谦虚”这两个字怎么写,他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已经够多了。所以,他很看不起像隆科多这样刚入官场的新人。只是,八阿哥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最后却败在了隆科多这样的新人手里。

以上这些,便是对康熙时期一些有能力继承皇位的阿哥们的分析。如果说,康熙心里真的有一位心仪的继承人,那么,他一定会像对付太子党一样,不留余力地把其他阿哥的党羽清除,只留下一个阿哥。而在无法确定到底应该由谁来继位的时候,康熙只能让这几位有能力、资源的阿哥们去争取。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胤禛用胤祥、隆科多、年羹尧获胜。

我们觉得,胤禛之所以能在这么多强敌中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他为人小心谨慎,他的党羽平日里都在暗中活动,不引人注目。其实,胤禩也是有机会获胜的,如果,当年他能悄悄跟十四阿哥胤禵联系,让胤禵提早回到京城的话。这一切还是有可能的。

但可惜的是,胤禩的心胸太过狭隘,他觉得把胤禵弄回来后,胤禵很有可能不听自己的话,另起炉灶。此外,胤禩看似掌控了守卫京城的几个驻守部队,但其实,他只是坐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却没有及时除掉胤祥的手下,这是他的失算。

至于有的人说:胤禵才是康熙真正的继承人。笔者觉得,这个说法是最不靠谱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就不会跟在八阿哥的身后,在康熙临终前也不被召回京城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熙的手段实在高明。如果,康熙真的指定让某位皇子来继位,那么,这位皇子不一定会被世人认可。所以,康熙的办法就是:谁想登上皇位,谁就用手里的资源除掉对手。

不过,历史的疑问并不是我们在这里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确定康熙最认可的继承人到底是谁。所以,以上的说法可能是最贴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总之,以上论证虽没有明确的史料和文献的记载作为辅证,但恰恰这样的推论最为合理。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卓敬是什么来历?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剪纸的历史和由来,年的历史由来,明朝历史

    卓敬是明初著名才子,明洪武二十一年榜眼及第,官至户部右侍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为了如何削去最强藩王朱棣而忧心忡忡时,户部侍郎卓敬向其献上了一条妙计。可建文帝对此妙策弃而不用,导致朱棣夺位成功。那卓敬之策到底有多么厉害一,直言敢谏

  • 郑度是谁?他献上了坚壁清野的计谋刘璋为何没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献帝有多聪明,郑度满

    郑度是一名筹画士,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仕刘璋官至州从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为了夺取益州而与益州牧刘璋爆发了益州之战。当时刘璋的部下郑度向其献上了坚壁清野的妙计,一度让刘备十分害怕。可惜刘璋对此不予采纳,导致自己最终丢了益州。为何刘璋对郑度之言弃而不用,还

  • 胡亥做了什么事情导致秦朝最后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视途中后,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谋划下登基,成为秦二世,而秦朝也亡于胡亥这个二世。对于秦朝的灭亡来说,原因有很多,胡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他首先是把皇帝这个职业当成了享受的

  • 赵高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形象,真实历史,李斯

    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期的丞相,秦始皇死后他发动了沙丘政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宦官之一,赵高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赵高这个人,在正史上是没有传记的。他的所有事迹,都只是在秦始皇、李斯、蒙恬等人的传记当中,顺带提及。再加上

  • 历史上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良的下场如何,张良结局如何,张良和韩信

    张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取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王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两代宰相之后裔,当了一段时间流浪汉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朝,成为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人物。唐代诗人李白在他写的诗中这样点赞张良:我来圮

  • 李靖早年两次差点被李渊所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和李靖什么关系,李靖李渊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是怎样对待李渊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它之所以强盛,与强大的军事力量密不可分。而唐朝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如此强大,除了先进的军事制度外,层出不穷的军事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李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靖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平定萧铣、灭辅公袥、定突厥、远征吐谷浑,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大唐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

  • 张守珪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守珪安禄山,张守珪文言文翻译,新唐书张廷珪珪传

    张守珪是唐朝时期的名将,安禄山的义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张守珪,字元宝,山西省平陆县人士。张守珪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在唐朝那会儿,虽然有了科举制,但普通人想要往上爬,还是很难的。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想读书都没有门路的普通人,路子就更窄了。而除了科举之外,普通

  • 武则天称帝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威严泽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武周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683年,随着唐高宗李治去世,身为太子的李显顺利即位,史称唐中宗。然而,就在李显刚刚登基不到两个月之后,武则天便废掉了李显,改立李旦为皇帝。此后武则天花了六年的时间

  • 刘谌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的儿子刘谌,刘秀简介历史

    刘谌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的北地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炎兴元年,魏将邓艾逼近成都,蜀臣谯周于是力劝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但刘禅之子刘谌(chen)却十分有骨气,力劝父亲力战不降。如果刘禅采纳刘谌之策,能否避免蜀汉灭亡呢一,出身皇室刘谌出身蜀汉皇室,为

  • 韩信临死前留下狠话让刘邦背脊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将死,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了什么,韩信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还不知道:韩信临死狠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之死秦朝灭亡后,中原势力再一次分散,项羽自封霸王占据西楚,并分封其他十八人为诸侯王。此时对刘邦来讲,汉中势力不强,但在刘邦结识韩信之后,如有兵神相助。最终项羽败亡,刘邦获得了主要势力,并重新对诸侯王的权力进行了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