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时期的皇贵妃苏佳氏深受宠爱,为何却不能与乾隆合葬?

乾隆时期的皇贵妃苏佳氏深受宠爱,为何却不能与乾隆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2/3 18:08:22

众所周知清朝等级制度森严,能当上皇贵妃的都不是一般人。历史上纯惠皇贵妃不仅有乾隆的宠爱,还为乾隆生下了二子一女,那么她为何却不能与乾隆合葬,而且她的陵寝中,还有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棺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平民出身,却成宠妃

一般我们提到皇上的妃嫔出身低微,要么是包衣出身,要么是辛者库出身,要么是品级比较低的汉臣的女儿。比如:

令妃魏佳氏,是包衣出身

廉亲王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是辛者库出身

雍正的齐妃李氏,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

而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出身更为特殊,她原本姓氏并非苏佳氏,是因为得到了乾隆的宠爱,才会被称为苏佳氏,是抬举妃嫔的一种象征。比如令妃原本是姓魏,而不是魏佳氏。

纯惠皇贵妃原本是姓苏,她的父亲是苏召南。至于苏召南是做什么史料中并没有具体的记载,大概可以推测是江南地区的富商或者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文人。有一点可以肯定:苏召南必定没有入朝为官。

(以下称呼纯惠皇贵妃为苏佳氏)

也正因为苏召南不是官场中人,所以不管苏佳氏如何受宠,对娘家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没有让自己的娘家飞黄腾达。

一般女儿得皇上盛宠,会恩及娘家人;

比如康熙的宠妃宜妃,宜妃受宠,不仅父亲三官保得到康熙的尊重,先后两次下榻老丈人的家里(这是无上的尊荣,很难得的);而且宜妃的兄弟们也从末端小吏开始混得风生水起;全都是因为康熙宠爱宜妃。

而苏佳氏偏偏成了一个例外,因为她的娘家人并没有入朝为官。

没有娘家人给自己做后盾,苏佳氏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封为皇贵妃,可见其受宠的程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苏佳氏的晋升速度比令妃魏佳氏还要快,这让很多出身高贵的妃嫔汗颜。

苏佳氏是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入府,雍正五年还是皇子的乾隆还没有与孝贤皇后富察氏大婚;不过身边伺候的格格已经有八九位,大胆可以揣测苏佳氏应该就在其中,雍正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入府了,这一年苏佳氏15岁,恰好是选秀的大好年龄。

苏佳氏确实起点不高,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格格。格格指的是王府中地位较低的妾室,说白了就是比一般的婢女要高级一些,既是乾隆的通房格格,又要干伺候人的活。

不过因为苏佳氏的性格好,温柔贤淑还端庄,身上有江南女子独有的柔情,让乾隆很是喜欢。了解乾隆的人都知道乾隆与自己的嫡福晋富察氏(孝贤皇后)举案齐眉、非常恩爱,但这照样不耽误苏佳氏地位的上升,从格格慢慢做到了庶福晋的位置,并且在雍正十三年为乾隆生下一个儿子永璋。

按照序齿的话永璋排行第三,是乾隆的皇三子。

乾隆登基以后,苏佳氏被封为纯嫔。

苏佳氏。事高宗潜邸。即位,封纯嫔。

确实嫔位的位份并不高,但相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同苏佳氏一同入府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在乾隆继位时,只是被封为一个小小的贵人而已。

仅仅一年后,苏佳氏便被封为纯妃。

尔纯嫔苏氏、克裕温恭。夙彰淑慎。凛芳规于图史。式佐椒庭。叶令望于珐璜。懋膺纶诰。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纯妃。

乾隆八年苏佳氏又生一子,是乾隆的皇六子永瑢。

两年后苏佳氏的位份再次得到提升,同娴妃那拉氏(继后乌拉那拉氏)一起被封为贵妃。

从嫔位到贵妃苏佳氏只用了10年的时间,而令妃魏佳氏从嫔位升到妃位用了三年的时间,从妃位升到贵妃用了11的时间。在位份的提升上,苏佳氏比魏佳氏的速度还要快,可见乾隆对苏佳氏确实不一般。

正因为有乾隆的宠爱在,苏佳氏在被封为贵妃的两年后,又为乾隆生下一位公主,这是苏佳氏唯一的女儿和硕和嘉公主

苏佳氏还有两位皇子可以依靠,若是哪一位皇子将来能得到乾隆的赏识被秘定为皇储,那苏佳氏是不是就能成为太后呢?

受子连累,被乾隆厌弃

但在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逝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注定了苏佳氏不会成为太后,而且与继后之位无缘了:

乾隆十三年,乾隆的“白月光皇后”孝贤皇后病逝,再次之前位份较高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也已经病逝,在后宫之中苏佳氏与娴贵妃那拉氏的位份是最高的,继后的人选只能是在这两位中选出。而且苏佳氏此时有两位皇子可以依靠,而娴贵妃那拉氏上没有子嗣,苏佳氏自然是更胜一筹。

孝贤皇后的死让乾隆悲痛欲绝,为孝贤皇后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

但在葬礼上苏佳氏的儿子永璋居然表现得并不伤心,其实对永璋来说孝贤皇后就是一位嫡母,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或许更多的是尊重,表现不出来悲痛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此时的永璋也只有13岁而已,还是一个孩子,自然不会假装。

但乾隆很是生气,狠狠地斥责了永璋一番;至此以后雍正彻底与皇位无缘。

苏佳氏作为永璋的生母,自然会被牵连,乾隆也将怒火撒到了苏佳氏的身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苏佳氏在乾隆心目中的印象一落千丈,苏佳氏本身就没有显赫的娘家可以依靠,宠与不宠都是凭借自己的本事,经此一事,对苏佳氏来说,确实很难再翻身了。

果然,孝贤皇后大丧之后,在皇太后一再催促下乾隆将娴贵妃封为皇贵妃,主理六宫事宜;苏佳氏虽有二子一女在,但还是败给了没有一个子嗣的娴贵妃。

或许是因为苏佳氏的出身吧,不仅是汉人,而且还是平民出身。

娴贵妃的出身虽然也不高,但好歹是满人,父亲是正四品的佐领;论出身的话相对还是比苏佳氏要好。

从乾隆十年,到乾隆二十四年,这十四年间苏佳氏的位份再没有得到晋升,而且在史料中的记载很少,可见这十四年慢慢开始“年老色衰”的苏佳是已经不再受宠了。后宫之中新人不断涌入,“色衰而爱驰”是很正常的。更何况苏佳氏没有娘家人支撑,想要再得宠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同乾隆一起在避暑山庄避暑的苏佳氏患病,乾隆下旨永璋先将自己的生母送回京城养病。而乾隆则是起驾,前往木兰围场。给人的感觉是乾隆对苏佳氏的病并不担心,可见昔日的爱人,真不见得会一直将心思放在你的身上。

按照《清宫医案研究》,苏佳氏有咳嗽吐血的症状,可见她长时间的忧思而伤肝。其实这也从一个层面看得出,从乾隆十三年开始苏佳在后宫中的日子很是煎熬。

值得一提的是苏佳氏的儿子永璋也患有肺疾,苏佳氏唯一的女儿和嘉公主在病逝之前,也是被太医诊断脾肺大亏;由此可见,最可能的就是苏佳氏将自己的病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女。

而且在这一年,乾隆下旨将苏佳氏的幼子永瑢过继给了慎郡王允禧为孙,承袭贝勒的爵位。

乾隆二十四年,出继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

苏佳氏两个儿子,一个因孝贤皇后的葬礼被训斥,与皇位失之交臂;另一个则是直接被过继给了别人,没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苏佳氏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了宠爱,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入的了乾隆的眼。

苏佳氏患病次年,苏佳氏的幼子永瑢与女儿和嘉公主先后完婚。

和嘉公主便是嫁给了傅恒的次子福隆安,在两个孩子完婚的次月,乾隆念在苏佳氏伺候自己多年的份上,将患病的苏佳氏封为皇贵妃。

尔纯贵妃苏氏,秉性温恭.......弥协顺乎慈宁,爰考彝章,宜加宠锡。兹仰承皇太后懿旨,晋封尔为皇贵妃

苏佳氏成为乾隆的妃嫔中继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之后,第二位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封为皇贵妃的妃嫔;但苏佳氏只在皇贵妃的位置上几天的时间便病逝了。

苏佳氏为何没能与乾隆合葬裕陵呢?

裕陵中除了乾隆外,还有两位皇后与三位皇贵妃。

从雍正朝开始,便有了皇贵妃可以附葬皇陵的先例,乾隆将十三弟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附葬入了康熙的景陵;而雍正则是让自己最心爱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与自己合葬于泰陵。

乾隆的裕陵中两位皇后是:

孝贤皇后富察氏,

孝以纯皇后魏佳氏。

三位皇贵妃分别是: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这三位皇贵妃中哲悯皇贵妃是皇长子永璜的生母,是乾隆在与孝贤皇后大婚之前最爱的女人,在乾隆登基之前便病逝了,乾隆一直缅怀哲悯皇贵妃,在裕陵中自然会有她的位置。

而慧贤皇贵妃出身仅次于孝贤皇后富察氏,生前也比较受宠,虽没有生育子女,但在乾隆的眼里还是比较重要的,自然有资格附葬裕陵。

而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一开始在位份上确实不及苏佳氏晋升的快,但是却得到了附葬裕陵的资格,金佳氏先后生育三个皇子,而且是满人。相比苏佳氏,确实出身上要高一些,父亲也在朝为官,属于满洲正黄旗。

至于苏佳氏为何没能附葬于乾隆的陵寝,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出身平民,是汉人。

另外在苏佳氏的长子永璋被训斥以后,苏佳氏其实就已经失宠了;虽然在活着的时候被封为皇贵妃,但并不代表乾隆还宠爱她,只是看在她生育子女、伺候自己多年的份上,给她最好的尊荣而已。

更何况这三位皇贵妃都是在苏佳氏之前就已经病逝了,确实不适合再挪出来,乾隆的陵寝中就剩下两个空位,一个是乾隆的,另一个则是给继后的。

当然在当时并不是打算给孝以纯皇后,而是准备给继后那拉氏的,只可惜继后那拉氏最后被乾隆所厌弃,自然不会将已经厌弃的那拉氏与自己合葬。

继后那拉氏病逝后,内务府想了很久,才出了一个让乾隆默许的方案:将继后那拉氏葬入了纯惠皇贵妃的陵寝之中。所以在纯惠皇贵妃的陵寝之中有两个棺椁。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将令皇贵妃魏佳氏的儿子秘定为皇储,魏佳氏母凭子贵,自然便有了与乾隆合葬的资格。

也正因为乾隆的陵寝中没有那么多的位置,所以苏佳氏只能被葬在妃园陵寝之中;在妃园陵寝中,除了苏佳氏是皇贵妃外,还有庆恭皇贵妃(嘉庆帝养母),也不算委屈了。

纵观纯惠皇贵妃的一生有两大幸事,两大不幸:

第一大幸事:虽然出身很一般,但却得到了乾隆的宠爱,比后宫之中很多出身高贵的妃子都要得宠;

第二大幸事:先后为乾隆生下两子一女,虽然不是乾隆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妃嫔,但也算是很不错的了,毕竟慧贤皇贵妃一直没有生育。

可以说她的前半生是幸运的,但后半生却充满了各种不幸:

第一:自己的儿子一个被训斥后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而另一个更是连资格都没有,直接被过继了出去;自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二:受儿子连累,也遭到了乾隆的厌弃,其实更多的原因是“色衰而爱驰”,毕竟随着后宫之中源源不断的有新人进来,乾隆宠幸新人是很正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真正想传位给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康熙是如何传位给雍正的,康熙是否传位与雍正

    对康熙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过太多的朝代和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康熙是非常少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甚至,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不仅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学术修养跟武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在位期间,曾做过许多令人称赞的政绩和英明的决

  • 卓敬是什么来历?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剪纸的历史和由来,年的历史由来,明朝历史

    卓敬是明初著名才子,明洪武二十一年榜眼及第,官至户部右侍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为了如何削去最强藩王朱棣而忧心忡忡时,户部侍郎卓敬向其献上了一条妙计。可建文帝对此妙策弃而不用,导致朱棣夺位成功。那卓敬之策到底有多么厉害一,直言敢谏

  • 郑度是谁?他献上了坚壁清野的计谋刘璋为何没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献帝有多聪明,郑度满

    郑度是一名筹画士,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仕刘璋官至州从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为了夺取益州而与益州牧刘璋爆发了益州之战。当时刘璋的部下郑度向其献上了坚壁清野的妙计,一度让刘备十分害怕。可惜刘璋对此不予采纳,导致自己最终丢了益州。为何刘璋对郑度之言弃而不用,还

  • 胡亥做了什么事情导致秦朝最后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视途中后,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谋划下登基,成为秦二世,而秦朝也亡于胡亥这个二世。对于秦朝的灭亡来说,原因有很多,胡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他首先是把皇帝这个职业当成了享受的

  • 赵高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形象,真实历史,李斯

    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期的丞相,秦始皇死后他发动了沙丘政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宦官之一,赵高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赵高这个人,在正史上是没有传记的。他的所有事迹,都只是在秦始皇、李斯、蒙恬等人的传记当中,顺带提及。再加上

  • 历史上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良的下场如何,张良结局如何,张良和韩信

    张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取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王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两代宰相之后裔,当了一段时间流浪汉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朝,成为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人物。唐代诗人李白在他写的诗中这样点赞张良:我来圮

  • 李靖早年两次差点被李渊所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和李靖什么关系,李靖李渊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是怎样对待李渊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它之所以强盛,与强大的军事力量密不可分。而唐朝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如此强大,除了先进的军事制度外,层出不穷的军事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李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靖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平定萧铣、灭辅公袥、定突厥、远征吐谷浑,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大唐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

  • 张守珪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守珪安禄山,张守珪文言文翻译,新唐书张廷珪珪传

    张守珪是唐朝时期的名将,安禄山的义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张守珪,字元宝,山西省平陆县人士。张守珪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在唐朝那会儿,虽然有了科举制,但普通人想要往上爬,还是很难的。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想读书都没有门路的普通人,路子就更窄了。而除了科举之外,普通

  • 武则天称帝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威严泽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武周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683年,随着唐高宗李治去世,身为太子的李显顺利即位,史称唐中宗。然而,就在李显刚刚登基不到两个月之后,武则天便废掉了李显,改立李旦为皇帝。此后武则天花了六年的时间

  • 刘谌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的儿子刘谌,刘秀简介历史

    刘谌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的北地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炎兴元年,魏将邓艾逼近成都,蜀臣谯周于是力劝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但刘禅之子刘谌(chen)却十分有骨气,力劝父亲力战不降。如果刘禅采纳刘谌之策,能否避免蜀汉灭亡呢一,出身皇室刘谌出身蜀汉皇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