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3/12/31 17:51:58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人王勃对李广的哀叹!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广在军事生涯的中后期确实经常打败仗,全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他的运气不好,也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差,而是他适合防守战术,不适合进攻战术,并且,李广打仗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只能打小规模遭遇战。

从李广的生平可以看出,他闯出“飞将军”名头的时期是在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执政早期,这两个时期的汉朝对匈奴是战略防守阶段,李广辗转多地为太守,都是打的防守战: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广的同僚程不识曾评价说:“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鬬以自卫”,也就是说,李广的军队毫无纪律性,不讲究战阵集结。

这样的军队打防守战,因为有城池可以仰仗,借助汉军先进的装备和城墙的安全性,还有李广的身先士卒,是能打匈奴的。

可在野外要是遇见匈奴骑兵,没有纪律性且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是无法和骑兵抗衡的,可以说是一冲即溃,小规模的遭遇战还好说,李广个人的战斗力就能包圆,但数千人以上的对冲,李广只能对匈奴骑兵束手无策。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在汉武帝开始攻打匈奴后,曾三次受委派单独率数千至万军出击匈奴,结果三次都出现失误,实在是有愧于“飞将军”的赫赫神威。

汉武帝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武帝同时派出四路大军,各领军一万,主动向匈奴发动进攻,李广是其中一路,结果李广兵败不说,自己还被匈奴活捉:

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要不是汉朝有可以用金钱抵罪的法律,李广就会被处死。随后的汉武帝元朔六年,李广率部和张骞一起出击匈奴,这一战,李广被数万匈奴骑兵包围,全军覆没: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军,匈奴乃解去。汉军邑,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

进入草原后,李广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和张骞分兵,但两人相隔太远,左右不能呼应,这一仗失败的责任在战后主要是由张骞背了,但李广一出击就抓瞎的本质也暴露无遗。

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五万汉军对匈奴发动决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战争的结果是汉军大获全胜,但李广又出状况了,他跟着卫青这一路,但未能按时赶到战场: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这一次是迷路,而后李广因担心被卫青问罪,很干脆的自杀了,史书上记载他自杀的原因是:“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可在我看来,他是羞愧难当,不是对面对刀笔之吏羞愧,而是对跟随他的军士,和始终还在用他的汉武帝羞愧。

李广一生征战无数,闯出偌大的名头,可一进草原就此败仗,根本原因就是李广的作战特点是孤胆英雄式的,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执政早期,汉朝没有去主动激怒匈奴,双方的对峙基本上都是少数游骑的小规模遭遇战,或者是匈奴对某个边境城市的袭扰战,李广勉强能起到点作用。

李广的个人武力很强横,小规模作战基本上一个人能搞定,但对于麾下部队的整合力度不够,到了汉朝采取进攻战略时,全是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汉军部队需要的是良好的纪律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无法出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杨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杨图片,张杨杨,张杨的意思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安元年(196年),河内太守张杨主动带兵护送汉献帝到洛阳,修缮了洛阳宫殿让皇帝居住。既然张杨两次抢在曹操与袁绍

  • 王菱:曾与李隆基患难与共,最后为何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晚年凄凉,李隆基的儿子李瑁最后怎么样了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让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然而却鲜有人知,在这份盛唐大业中,其实还有唐玄宗的发妻王氏的功劳。王氏的字号不详,正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野史中说她叫王菱,本文就借用王菱这个名字。王菱出身豪门望族太原王氏,她的父亲王仁皎早年应征入伍,官至同州参军、晋州司兵参军,后授甘泉府果

  • 古代皇帝的正配妻子为什么叫做皇后 后宫是皇后说了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生只有一个皇后的皇上,只娶了一个皇后的皇帝,中国古代皇帝老婆有几种

    古代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做皇后,皇后的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古代封建王朝,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正配妻子,也就是皇后。在古代王权当中,是独大的,任何人都不能和天子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所以只能叫后。在正史的历史上,皇

  • 武则天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为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到底经历了什么,武则天的一生故事简介,武则天的爱情

    武则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成为武周的开国君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其实非常不幸。武则天本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女儿

  • 曹操在世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会害怕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最怕的人是谁,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为什么都说属司马懿的

    对司马懿为什么会害怕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奸雄”。以至于曹操后代如何谋夺刘汉天下。司马懿的后代,就依样画葫芦,如何谋夺了曹魏天下。因而导致了曹操和司马懿,就又并称为三国两大“奸臣”。但实则,把曹操和司马懿并列,是抬举

  • 诸葛诞最后会输给司马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放走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呢,司马懿不杀诸葛亮有原因吗

    诸葛诞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诸葛丰之后。甘露二年诏,诸葛诞杀掉扬州刺史乐琳,正式向司马昭发起了挑战。诸葛诞反叛也是淮南三判中的最后一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诞和诸葛亮都是山东琅邪阳都人,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也就是说,诸葛诞和诸葛亮是同族,而且是平辈,相当于堂兄弟

  • 蹇硕是什么来历?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闲来历,蹇硕什么意思,蹇叔哭师后来怎么样了他儿子

    蹇硕是汉灵帝最信任的宦官,而仗着自己手握重权的蹇硕,大意轻敌,最终被当时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所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中平六年(189年),宦官蹇硕联络十常侍赵忠等宦官,劝他们跟自己一起除掉大将军何进。可赵忠等人却选择出卖蹇硕,导致他被何进杀死。既然蹇硕与

  • 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对魏延的真实态度,魏延和诸葛亮关系很好,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

    对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在历史上其实是真的好。感觉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都有点儿带资入组的味道。因为机会太多,照顾太多,提拔太多了。早年魏延名不经传,跟着刘备一起进入益州。谁也想不到,汉中太守的位置,刘备会留给魏延这个后起之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魏延的真实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对魏延后一句,诸葛亮对魏延的真实态度,魏延和诸葛亮关系很好

    魏延是三国蜀汉将领,深受刘备的器重。而魏延也是众多三国人物中会引起不断话说的那一个。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到死都在算计魏延,魏延为何不暗杀诸葛亮提前夺权?肯定不会,因为魏延能一直活得那么滋润,离不开诸葛亮的保护,否则,魏延早完蛋了。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张,唯一有隔阂的无

  • 狄仁杰最后为何能成为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狄仁杰在唐朝的地位,狄仁杰为什么不反武则天,狄仁杰当过宰相吗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并州晋阳人,是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原本是隋朝的高级贵族。而且,李渊和隋朝的皇帝还有亲戚关系,隋文帝杨坚是他的小姨夫,隋炀帝则是他的表弟。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层身份,隋朝末年的时候,李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