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1/19 19:28:25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大战是怎么回事?张辽的表现怎么样?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在冷兵器时代,因为大家打仗主要靠肉搏,作战半径有限。所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就算是人多的一方,往往也会受战场地理原因限制,无法全部出战。这就导致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某一方的军队,特别勇猛和精锐,确实有可能会出现以弱胜强的战例。

不过,这里我们得辟谣一下:所谓的八百打十万,并不是张辽一个人带着八百人,在战场上正面击败了孙权麾下的十万精锐。而是靠着这八百人作为突击队,突击到了孙权面前。此后,孙权得知曹魏军队来援,不得不率军撤退,所以才留下了八百打十万的传说。

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之战,其实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败退回北方。作为战胜者的孙权集团,自然想要乘胜追击。而当时的孙权集团,想要进攻曹操的话,有两个方向最为合适。一个是江陵地区,一个是合肥地区。而当时的孙权集团,便选择了两线进攻。一路由周瑜统领,进攻江陵。另一路由孙权亲自统领,进攻合肥。

结果,周瑜那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孙权这边,却久攻不下。而且经过一百多天的围攻之后,合肥非但没有陷落,反倒是等来了曹魏这边的援军。如此一来,孙权自然也就只能暂时率军后撤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合肥之战。

此后近五十年的时间里,吴国和魏国围绕着合肥地区,大战了六次!而那场八百打十万的合肥之战,其实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

第一次合肥之战结束后,孙权集团意识到了北上的困难程度。再加上不久之后,东吴的顶梁柱,大都督周瑜病逝。没有了周瑜,孙权集团想要北上就更难了。与此同时,刘备则是趁机拿下了荆南四郡,并且开始攻略蜀地,迅速成长。曹操也开始扫平凉州,实力进一步提升。

这些变化,都让孙权集团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所以,在这之后,孙权集团不得不暂时修改了战略,由北上转为南下。接下来的几年里,孙权集团开始向南发展,逐渐控制了整个交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等地。

直到数年之后,随着曹操彻底平定了凉州,完全控制了北方。此时的曹操,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南方。于是,公元213年,曹操再次带领大军,挥师南下,打算一举灭了孙权。但结果,这一次曹老板依然没能成功。因为此时的孙权,比起几年前赤壁大战的时候,又强盛了几分。哪怕没有联合刘备,光是靠着自身的力量,再加上长江天险的阻隔,依然可以挡住曹操。

眼见获胜无望,曹操只得再次率领大军返回。不过,曹操很清楚,一旦他率军撤退,孙权势必会再次率军进攻。尤其是合肥地区,更是双方交战的中心。这个局面,在第一次合肥之战当中,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为了防止这个局面再次出现,曹老板留下了自己麾下最能打的猛将张辽,率兵常驻在合肥地区。曹老板也是个狠人,一路摸爬滚打过来,失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曹操看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打几次,总能找到机会,吃下孙权集团。而合肥地区,则是被曹老板视作一块桥头堡。所以这个地方,是万万不能丢的。

第二年,公元214年,曹操又带兵来了一次。但这一次进攻,却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因为在大军进攻的时候,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荀攸死了。荀攸的突然去世,也让曹老板有些措手不及,所以仅仅打了几个月之后,就再次撤退了。

而这一次,曹操撤退之后,依然还是留下了张辽,以及其他几位猛将,率领七千精兵,驻守在合肥地区。

那么,曹操为什么会选择张辽,驻守在合肥地区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张辽能打。

历史上真实的张辽,不但个人武力十分强大,本人还是一个统帅型的人物,足可以独当一面。曹操手下能人虽然不少,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人,其实也没几个。

原本按照曹操的计划,第三年估计还会来合肥这边进攻。但是第三年的时候,出了一个意外,打乱了曹老板的布置。蜀地那边,刘备已经彻底做大,彻底控制了整个蜀地。一旦刘备控制了蜀地,下一步,刘备肯定要向汉中方向进攻。为了防止刘备攻入汉中,曹老板只能转过头,先去汉中那边,对付刘备。

于是,公元215年这一年,曹老板把麾下大部分的精锐,都调到了汉中。此时的刘备,也正处于巅峰,双方很快就展开了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开始后,合肥这边的情况,就显得有些尴尬了。要知道,当时曹老板为了阻击刘备,已经带去了麾下大部分的精锐。所以,合肥这边,就只剩下了张辽手里那七千精锐。如果合肥出了问题,曹操其实很难在极短时间内,再次调集重兵前去支援。

对于这一点,孙权集团自然也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不久之后,孙权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底,凑了整整十万大军,并且把当时东吴内部所有能打的猛将,一股脑全都带去了合肥前线,希望能够一战攻克合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合肥之战爆发了。

第二次合肥之战当中,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孙权集团都占尽了优势。对此,镇守合肥的张辽,也是心知肚明。不过,据史书记载,曹操在去汉中之前,给张辽送去了一个锦囊。大意就是一旦孙权来袭,张辽和另一位将军李典,要主动率军出击,挫败孙权军队的士气。

对于曹老板的嘱托,当时很多将军都感到不解。本来合肥守军就不多,如果主动出击的话,显然劣势更大了,但是张辽却理解了曹老板的意思。首先,孙权集团刚刚抵达,一旦士气受挫,接下来守城就比较容易守了。其次,张辽和李典以前有点过节,不管让他们谁守城,都容易出事,反倒是俩人一块出击,胜算更大一些。

按照曹老板的嘱托,张辽在军中挑选了八百精锐,作为敢死队。第二天清晨,就在孙权这边还没起床的时候,张辽便带人杀了出去,直冲孙权帅帐。

这一冲,就把整个孙权大军给打懵了。

在此之前,孙权集团没人想过,张辽敢主动出击,所以也没人事先做出过防守布置。所以,当张辽出战之后,很诡异的一幕就出现了:虽然只有八百人,但张辽却带着这支精锐,一路猛打猛冲,直冲孙权帅帐。

被打懵的吴军,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在一众东吴将领的指挥下,迅速形成包围圈,将这八百人围困起来。然而,张辽率领的这支精锐,其勇猛程度却超乎想象。而且,因为身处绝境的原因,这群人每一个都悍不畏死,反倒是发挥出了极强的作战能力。

更夸张的是,接下来,张辽不但带领这支精锐,突破了东吴的包围圈,而且还继续向孙权的位置进攻。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张辽的个人勇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冲锋的过程当中,张辽直接斩杀了庐江上甲的将军陈武。这支庐江上甲,可以理解成是孙权当时身边的近卫军。

将军战死,孙权身边的护卫,一下子就乱了。所以接下来,张辽也得以继续带人冲锋。据说最近的时候,张辽和孙权只隔了几百米,差点就直接干掉了孙权。不过,当时孙权躲到了一座小山上,身边的护卫越聚越多,张辽一时也冲不进去,所以只能开始率军突围返回。

这次突然袭击,其实并没有斩杀多少吴军,但对于吴军的士气,却起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后世很多人都说,如果当时指挥吴军的,不是孙权而是孙策,说不定直接就带着军队上去开干。在这种情况下,张辽几乎必死无疑。张辽一旦战死,合肥的陷落几乎也就成了定数。

但可惜的是,孙权不是孙策,个人武力几乎等于零。

在这次撤退之后,孙权知道士气已经被重创,决定暂时率领吴军,撤退到南淝河的南岸,重整旗鼓再说。然而在吴军撤退的过程当中,张辽却再次抓住机会,在吴军撤退,北岸只剩下少量军队的时候,又来了一次突袭。恰好当时孙权就在北岸压阵,得知张辽再次前来突袭的时候,孙权慌忙逃上船,靠着麾下将军凌统拼死一战,这才从张辽手下逃走。

而孙权离开后,北岸剩余的吴军,顿时群龙无首,再无抵抗之力,只能纷纷投降。于是,靠着两次突袭,打乱了吴军的布置,张辽竟然奇迹般地战胜了吴军。因为孙权逃走的时候,是通过逍遥津渡口上船,所以这场战争,后世也称之为‘逍遥津之战’。

在这之后,孙权虽然撤到了淝河南岸,但吴军士气已经被重创,合肥方面,此时兵精粮足,肯定是打不下来了。再加上撤退之后,吴军内部又发生了瘟疫。而且,吴军进攻失败后,魏国那边又会派援军前来增援。

所以,在僵持了十多天之后,孙权只能正式率兵后撤。历史上的第二次合肥之战,也就此结束了。

纵观整个战役过程,我们其实不难发现:逍遥津一战当中,张辽之所以能够迅速战胜吴军,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首先,张辽选择在吴军立足未稳至极,率兵突袭,直接打乱了吴军的部署。其次,张辽本人确实比较猛,可以直接带兵突袭。第三,吴军更擅长水战,对于主动进攻的陆战,并不算太过擅长。第四,吴国内部的军事制度,注定吴军打防守战的时候,会极为顽强。但进攻的时候,战斗力就颇为堪忧。

最重要的是,孙权本人的指挥能力和个人武力,实在是太差。要是换成孙策,逍遥津一战的结果,绝对会截然不同。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逍遥津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高行周是谁?他的真实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法高,高周来

    高行周,五代时期名将,出身边将世家。除了李存孝之外,再无对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演义中,王彦章与天下第一名枪高思继大战三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用回马枪将高思继挑于马下。高思继死于王彦章之手,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发誓要为父报仇,高行周武艺高强,不在其父之下

  • 刘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成为荆州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琦刘备,刘表之子刘琦,刘琦与刘备什么关系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母为陈氏,刘表初以刘琦的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汉朝宗室刘琦出身汉朝宗室,为北军中候刘表长子,所以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很受其父喜爱。在刘

  • 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广终身不能封侯的原因,李广为何难封侯,李广为何一生难以封侯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人王勃对李广的哀叹!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李广在军事生涯的中后期确实经常打败仗,全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他的运气不好,也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差,而是他适合防守战术,不适合进攻战术,并且,李广打仗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只能打小规

  • 张杨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杨图片,张杨杨,张杨的意思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建安元年(196年),河内太守张杨主动带兵护送汉献帝到洛阳,修缮了洛阳宫殿让皇帝居住。既然张杨两次抢在曹操与袁绍

  • 王菱:曾与李隆基患难与共,最后为何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晚年凄凉,李隆基的儿子李瑁最后怎么样了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让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然而却鲜有人知,在这份盛唐大业中,其实还有唐玄宗的发妻王氏的功劳。王氏的字号不详,正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野史中说她叫王菱,本文就借用王菱这个名字。王菱出身豪门望族太原王氏,她的父亲王仁皎早年应征入伍,官至同州参军、晋州司兵参军,后授甘泉府果

  • 古代皇帝的正配妻子为什么叫做皇后 后宫是皇后说了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生只有一个皇后的皇上,只娶了一个皇后的皇帝,中国古代皇帝老婆有几种

    古代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做皇后,皇后的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古代封建王朝,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正配妻子,也就是皇后。在古代王权当中,是独大的,任何人都不能和天子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所以只能叫后。在正史的历史上,皇

  • 武则天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为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到底经历了什么,武则天的一生故事简介,武则天的爱情

    武则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成为武周的开国君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其实非常不幸。武则天本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女儿

  • 曹操在世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会害怕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最怕的人是谁,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为什么都说属司马懿的

    对司马懿为什么会害怕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奸雄”。以至于曹操后代如何谋夺刘汉天下。司马懿的后代,就依样画葫芦,如何谋夺了曹魏天下。因而导致了曹操和司马懿,就又并称为三国两大“奸臣”。但实则,把曹操和司马懿并列,是抬举

  • 诸葛诞最后会输给司马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放走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呢,司马懿不杀诸葛亮有原因吗

    诸葛诞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诸葛丰之后。甘露二年诏,诸葛诞杀掉扬州刺史乐琳,正式向司马昭发起了挑战。诸葛诞反叛也是淮南三判中的最后一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诞和诸葛亮都是山东琅邪阳都人,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也就是说,诸葛诞和诸葛亮是同族,而且是平辈,相当于堂兄弟

  • 蹇硕是什么来历?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闲来历,蹇硕什么意思,蹇叔哭师后来怎么样了他儿子

    蹇硕是汉灵帝最信任的宦官,而仗着自己手握重权的蹇硕,大意轻敌,最终被当时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所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中平六年(189年),宦官蹇硕联络十常侍赵忠等宦官,劝他们跟自己一起除掉大将军何进。可赵忠等人却选择出卖蹇硕,导致他被何进杀死。既然蹇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