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活到81却在56岁退位 宋高宗是怎么想的

宋高宗活到81却在56岁退位 宋高宗是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4/1/18 5:13:40

宋高宗赵构活到81岁,为什么却再56岁退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北宋最后一个皇帝钦宗的弟弟。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徽、钦二人被金人掳走,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

金人本以为掳走了宋朝的皇帝,宋人就会乖乖俯首称臣,没想到他们又另立了一个新皇帝,金人十分生气,对刚刚成立的南宋是毫不手软,穷追猛打,害得高宗是几度流亡,国都也换了好几个地方。不得不说,赵构的皇帝生涯当得并不太平,但他还是在动乱之中老老实实地当了三十多年皇帝。

但一切,却在公元1161年来了个大转弯,差点闪了历史的老腰。

公元1161年的一天早晨,宋高宗赵构满目愁容地走上朝堂,他看了看底下的臣子,颇为遗憾地说道:“这个皇帝我当得太累了,是时候该退位了。”此言一出,大臣们震惊不已,纷纷下跪,直呼“陛下三思”。

这时候,宋高宗缓缓地说道:“昨晚我做了个梦,梦到了太祖,太祖他老人家怪我占这位子太久了。仔细想想也是,从我登基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了,该做的、能做的我都尽力做了,也算是没有辜负各位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把我扶上这宝座的期望。现在我身体也不太好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安生日子能过,现在玮儿(赵昚)也长大了,我是时候该安享晚年了。”

此时的高宗刚刚五十六岁,但面容憔悴,或许是因为早年长期奔波的原因,他看上去比平常的人要沧桑许多,加上这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臣子们也不忍心再劝。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高宗赵构正式退位,其养子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

当了三十二年皇帝的宋高宗赵构,就这样成为了德寿宫的太上皇。宋高宗五十六岁退位,八十一岁薨逝,期间他安心颐养天年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可见他的身体状况似乎并非如他所说的那般糟糕,在众多皇帝之中,算是长寿的一位。那么,他为什么要那么早就退位呢?这其中是有什么隐情吗?

事情,还要从二十年前的“绍兴和议”说起。

公元1140年,金人毁约攻打南宋,岳飞挥师北伐,接连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接着又在颍昌打得金兵满地找牙,眼看着就要端了金人的老窝“黄龙府”。可偏偏这时候,宋高宗赵构却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谕令,命岳飞停止攻打金兵,马上班师回京。

原来,金人当初攻打南宋时并未料到还有岳飞这号悍将,只想着像以前一样教训南宋皇帝,然后再敲诈点钱就可以回去过一段舒服日子了,但没曾想差点就没命回去了。为了挽救这危急的局面,金人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派人向宋高宗送信,称徽宗已死,尸骨留在金国,韦氏(宋高宗生母)尚且在世,如果宋高宗想接回徽宗的尸骨和自己的生母,那就要答应金人三个条件:一是杀死岳飞,停止攻打金国;二是赔款;三是割地。

宋高宗赵构知道,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毕竟若杀掉岳飞,他很难向百姓解释,赔款割地,无异于再次向金人低头。但是赵构思及与生母分离多年、父亲身死,如果连尸骨都无法迎回,自己算是大不孝,也很难向百官交代。在多番权衡之下,赵构还是听从了朝中主和派的意见,决定与金人议和,并在绍兴十二年除夕夜,下令处死岳飞。

赵构牺牲了一个岳飞,以及收复北方失地的机会,换来了父亲的尸骨以及与母亲团圆的机会。他本以为这次与金人议和之后就能高枕无忧,谁曾想这短暂的和平只维持了二十年。

公元1161年,就是在赵构宣布退位的前几个月,完颜亮又再次带着大军越过黄河,大举进攻南宋。赵构仓皇失措,又打算再次向金人求和,幸好得允文等人积极抗金,金人被打败,南宋得以转危为安。此次事件、再加上二十年前赵构为求和处死岳飞的做法,使得军民对宋高宗大为不满,赵构的统治大不如前。

赵构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与其等着某一天被逼宫,还不如自己潇洒退位,说不定还能挽回点好形象。再加上赵构本人常年在被金人攻打的阴影中战战兢兢地生活,如果这次金人再打过来的话,身为皇帝的自己不知道还能不能逃得掉。多番权衡之后,这才有了绍兴三十二年的高宗退位。

从赵构退位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他并非心甘情愿退位,而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从他之后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对皇帝的权力还颇有留恋。

有一次孝宗下朝之后,就去德寿宫看望高宗,高宗则照例询问今日朝中的大小事务。孝宗提到,有一个叫郑藻的官员上奏,弹劾自己的嫂嫂不守妇道,洋洋洒洒列出了十几条她目无尊长的事例。高宗一听,脸色突然冷了下来。孝宗不懂高宗为何生气,于是小心问道:“您觉得该如何处理郑藻这事儿比较好呢?”高宗看到孝宗态度尚好,脸上便和缓了许多,说道:“郑藻弹劾他嫂嫂,你要不要处置她,还是要看一看媒人的面子。”孝宗又问道:“媒人是谁呢?”高宗放下茶杯,淡淡地说了句:“我就是那个媒人。”孝宗惊恐,马上向高宗下跪赔不是。第二天,孝宗就把郑藻给外放了。

除了这些日常小事,在朝中大事上,赵构也经常干预孝宗的决定。

孝宗在对待金人的问题上与赵构的态度迥然不同,他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即位之初,他就马上为岳飞平反,并大加重用主战派的官员,积极为抗金作准备。赵构听说了之后十分生气,马上让孝宗前来,孝宗当然知道高宗为什么生气,他据理力争,试图说服赵构同意自己北伐抗击金人。赵构说:“如果你想向金人出兵,就等我死了之后再做吧!”孝宗无奈,为了安抚高宗,只好暂时搁置了抗金的计划。

一年之后,孝宗瞒着高宗组织了隆兴北伐,没想到遭到了金兵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高宗闻讯震怒,孝宗在德寿宫外跪了三日才平息了高宗的怒火。此后,孝宗不敢再违逆高宗,按照高宗的意愿,将南宋的国家政策引向“平稳”的方向,专心于国家经济建设,不再提伐金之事。直到公元1187年,高宗逝世,孝宗才真正得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统治国家,但是才不过两年,孝宗赵昚也禅位于其子赵淳。

孝宗一朝,虽然高宗名义上已经退位,让贤于赵昚,实际上无论大小事宜,赵构仍有过问甚至是干预的权力。赵昚后期休养生息的国家政策,其实是赵构统治思想的表现。如此算来,宋高宗这皇帝“当”得真是久啊!

参考资料:1、《赵构的“大事”与“小事”》,游宇明2、《宋高宗赵构如何退而不休》,张志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那么喜欢卫子夫 汉武帝后面为何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后悔杀卫子夫,汉武帝对卫子夫这么狠,汉武帝为什么不给卫子夫恢复名誉

    还不知道:汉武帝为什么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又不喜欢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有啥难理解的?一句话:因为卫子夫人老珠黄了呗!当初,汉武帝刘彻是在他姐姐平阳公主家里遇见卫子夫的!而那个时候啊,汉武帝正为皇后表妹陈阿娇生不出孩子烦恼呢!其实呢,一开始汉武帝对陈阿娇还

  • 司马睿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睿的父亲,司马睿叫什么帝,司马睿简介

    司马睿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晋武帝的堂侄,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属西晋皇族,家世显赫。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病死,子司马睿继承琅琊王位。二,南逃江东元康元年(291年),西晋皇族为了争夺皇位,爆发了

  • 魏延被诸葛亮逼反是真的假的 诸葛亮的安排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为什么怕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不听魏延的计谋走小道,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

    对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有三个前提:1、魏延没有否认诸葛亮的遗言,他纯粹就是认为诸葛亮是错的。所以除非诸葛亮遗命魏延做主帅北伐,否则魏延是不可能听诸葛亮的话的。2、诸葛亮的遗命事关重大,必须为蜀汉将来作打算,为了大局考虑,不可能去满足魏

  • 三国时期关羽看不起黄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虎将关羽看不起黄忠,三国黄忠所使兵器,关羽瞧不起黄忠吗

    三国时期关羽看不起黄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黄忠和关羽同为刘备手下大将,黄忠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定军山一战,黄忠力斩曹魏名将夏侯渊,取得大胜,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大功。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非常不满,不愿意,黄忠能力不在关羽之下,关羽为什么看

  • 诸葛亮的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吐槽诸葛亮打仗不行,诸葛亮的腿怎么了,诸葛亮身体不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双腿没残疾,为何打仗时总坐“轮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说起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军师诸葛亮。诸葛亮曾是很多人仰慕的对象,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为刘备拿下多片土地。诸葛亮在书中,很少有败绩。而在影视剧后期,你会发现诸葛亮都是乘

  • 王僧辩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辩机和尚身世,陈霸先平王僧辩余部之战,王僧虔

    王僧辩是什么来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王僧辩是北魏颍川太守王神念之子,萧梁北伐,王神念投降,王僧辩亦随父投靠萧梁。北魏反攻,王神念、王僧辩父子随梁军退往江南。王僧辩来到萧梁,在湘东王萧绎帐下效力,担任左常侍。萧绎任荆州刺史,武宁郡发生叛乱,萧绎命王僧辩平叛。王僧辩平定叛乱,因功升任

  •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宣宗李忱儿子,唐武宗和唐宣宗的关系,唐宣宗李忱的一生

    《新唐书·本纪·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始封光王。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 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尊母为皇太

  • 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对手 孙权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熬死了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对手,孙权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到三分天下,随着曹操和刘备相继离世,孙权可以说基本熬死了所有对手,那么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东吴的实力不够,孙权躺平开局,在孙坚和陆逊几代

  • 代王王后身为汉文帝的发妻,为何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王后及四个孩子之死,汉文帝代王王后,汉文帝子女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显赫,实现国家强盛,开启“文景之治”的开端,并且他的性格仁爱宽厚,宽俭待民,为后世称颂。关于汉文帝,有个谜题至今仍为解开,那就是他的结发妻子代王王后。代王王后是刘恒仍为代王时的王后,也是他的结发妻子。对于代王王后的姓名、生卒年、死因等信息,我们一概不知,历

  • 高平陵之变曹爽是因为怕死才交出兵权的吗 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哪来的兵权,司马懿曹爽只消兵权,高平陵之变死了多少人

    对高平陵政变中,曹爽为何心甘情愿交出兵权,真的是因为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必胜无疑,但是会牺牲曹魏天子的威望,这是身为宗室的曹爽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大臣担保的情况下,曹爽听信了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才成就了千古笑柄。司马懿巅峰时期也比不过曹爽最落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