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3/12/5 21:15:38

《新唐书·本纪·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始封光王。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 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尊母为皇太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忱并非是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李忱,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为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即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当时,唐武宗李炎共生有五子,分别是长子李峻(杞王)、次子李岘(益王)、三子李岐(兖王)、四子李峄(德王)、五子李嵯(昌王),但为何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唐宣宗李忱呢?

这要从唐肃宗时期说起,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唐肃宗被当时的大宦官李辅国(唐玄宗开创了宦官随军队监军的先例,自此宦官便染指了军权。)拥立为皇帝,之后唐肃宗便将朝政交给李辅国处理。等到唐德宗即位之后,俱文珍开始执掌朝廷大权,一生历经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三朝,甚至还在永贞革新期间废掉唐顺宗,另立太子李纯为帝。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皇子想要成为皇帝,宦官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唐宣宗李忱之所以能成为宦官们扶持的对象,就是因为李忱表现得如他们所愿一样,非常容易控制。《新唐书》评宣宗:“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

《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记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巨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

所以,当时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认为唐宣宗李忱较易控制,就以武宗诸子嗣年幼为由,矫诏立其为皇太叔。《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有云:“会昌六年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好在,李忱未登基之前,其实一直在隐忍,“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

而即位之后,便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他规定,凡是节度使有罪,监军(由宦官充任)连坐。);对外则是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

故司马光评: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对手 孙权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熬死了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对手,孙权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到三分天下,随着曹操和刘备相继离世,孙权可以说基本熬死了所有对手,那么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东吴的实力不够,孙权躺平开局,在孙坚和陆逊几代

  • 代王王后身为汉文帝的发妻,为何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王后及四个孩子之死,汉文帝代王王后,汉文帝子女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显赫,实现国家强盛,开启“文景之治”的开端,并且他的性格仁爱宽厚,宽俭待民,为后世称颂。关于汉文帝,有个谜题至今仍为解开,那就是他的结发妻子代王王后。代王王后是刘恒仍为代王时的王后,也是他的结发妻子。对于代王王后的姓名、生卒年、死因等信息,我们一概不知,历

  • 高平陵之变曹爽是因为怕死才交出兵权的吗 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哪来的兵权,司马懿曹爽只消兵权,高平陵之变死了多少人

    对高平陵政变中,曹爽为何心甘情愿交出兵权,真的是因为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必胜无疑,但是会牺牲曹魏天子的威望,这是身为宗室的曹爽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大臣担保的情况下,曹爽听信了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才成就了千古笑柄。司马懿巅峰时期也比不过曹爽最落魄时期

  •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 司马家族都有谁参与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家族最后下场,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第几集,司马孚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战司马家族还有哪些人参与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高平陵之变是三国后期最重要的事件,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一族最终篡位成功。而在这次政变中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参与了此事,其中司马孚和

  • 汉武帝刚登基不久 窦太后为什么就要废除汉武帝另立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刚登基为帝,窦太后为何想废了他另立新帝,他做了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为帝,可以说这是他人生最高兴的时刻,然而刘彻非但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反而整日沉浸在恐惧之中,而让刘彻整天心神不宁的罪魁祸

  •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卫青和霍光是什么关系,霍光和霍去病谁贡献大,霍去病和卫青被称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晚年杀光卫家人,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卫青的“外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晚年却沉浸在杀戮中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

  • 吕蒙白衣渡江后是被孙权害死的吗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与孙权、关羽有什么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是不是孙权害死的。吕蒙病重之后,孙权曾“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这一年,江东死了很多人,包括宗室重臣孙皎、江表虎臣蒋钦,其实他们都是死于同一个原因。吕蒙取荆州无措!由于关羽后

  • 刘邦赐给韩信三不杀,五不死 吕后是怎么绕开这些杀死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后诛杀韩信,吕后杀韩信的方式,吕雉杀韩信刘邦知道吗

    还不知道:刘邦赐韩信“五不死”,吕后是怎么绕过刘邦之言来杀死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垓下之战前夕,项羽派使者诱惑韩信“三分天下”,韩信虽然没有同意,却也开始左右摇摆,对刘邦的命令阳奉阴违,于是有了“三不杀”、“五不死”的由来。三不杀、五不死关于三不杀、五不死

  • 侬智高是什么人?他的真实本领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拒绝侬智高,侬智高是哪里人

    侬智高是什么人?他的真实本领怎么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1052年,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在宋朝的广南东路(今广东)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史称侬智高叛乱,也有称是侬智高起义。侬智高是宋时广南西路治所邕州(今南宁)下辖的广源州(一部分在广西,一部分在今越

  •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是如何看待徐庶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志战略版马超刘备徐庶,关羽麦城,三国志战略刘备关羽徐庶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是如何看待徐庶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羽性格非常高傲,除了刘备和张飞,关羽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马超和黄忠这样厉害的人物,关羽都非常不屑。奇怪的是,关羽喜欢徐庶,却不喜欢诸葛亮,甚至不听他的指挥,这是为什么呢?徐庶是刘备早期的谋士,在诸葛亮来到之前,徐庶就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