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武周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刘武周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45 更新时间:2024/2/3 4:00:13

刘武周是隋朝末年时期的地方割据群雄之一,骁勇善射,喜欢交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刘武周是山西马邑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刘武周就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当其他人都规规矩矩读书劳动的时候,刘武周却偏偏喜欢舞枪弄棒,和社会上那些闲散人员打交道。

刘武周小的时候,他家还有点钱,所以就算刘武周游手好闲,他家也养得起。但是随着刘武周逐渐长大之后,依然是这个样子,家里人就有点不愿意了。刘武周当时交往的,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演义小说里的‘豪侠’,通俗来说就是社会不安定份子。老跟这样的人交往,刘家也怕刘武周将来闯出大祸,所以就想要对刘武周进行说服教育。

结果,家里人说了刘武周几次之后,刘武周一气之下,直接离家出走,打算去外面闯出一番事业,好好给家里瞧瞧。

此后的故事,大致就是刘武周先去了京城,去京城里一个大官家里当仆役。后来恰逢隋朝要和高句丽开战,刘武周积极抓住机会,拿着大官的推荐信去参军入伍,做了一个小官。然后在辽东战场上,刘武周靠着作战勇敢,一步步升迁,最后升到了团长这一级。

等到辽东战事结束之后,刘武周被分配回家乡,回到马邑郡,做了当地的鹰扬府校尉,大致等同于今天的边境主力团团长。

回到的家乡的刘武周,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刘武周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这样过的。用现代网络小说当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莫欺少年穷’。再次回到家乡的刘武周,不但身居高位,而且被当地郡守王仁恭看中,十分的信赖他,将他当做自己麾下最信任的心腹。

但现实证明,像刘武周这样的人,从来就不会安分的生活。

因为被王仁恭视作心腹,所以刘武周经常可以自由出入王仁恭的府上。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当中,刘武周便和王仁恭的一个侍妾,产生了一些暧昧。这事刘武周显然做得不太地道,而且一旦被发现的话,刘武周肯定要倒大霉。所以刘武周思来想去之后,终于决定,干脆趁着当时兵荒马乱,自己起兵造反算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武周这人确实和一般人的脑回路不太一样。一般人要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侍妾私通,估计最多也就只会想想私奔之类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干掉自己的老板,不可能想到直接起兵造反这种事情。然而当时的刘武周,确实就这么想了,而且很快开始行动了起来。

当时的刘武周,虽然是一个主力团长,但按照隋朝的军事制度,他也没有随意调兵的权力。所以,接下来刘武周设了一个局。

首先,当时马邑郡正在闹饥荒,老百姓吃不上饭。刘武周便找来了自己昔日结交的那些狐朋狗友,让他们去乡下散播消息。说郡城里的粮仓有粮,只是王仁恭不肯放粮,才导致大家没饭吃。

然后,等到民间流言四起,百姓们开始对王仁恭不满之后,刘武周带了几个心腹,利用王仁恭对自己的信任,突然闯入王府,刺杀了王仁恭。王仁恭死后,因为郡城守卫的士兵,都是刘武周麾下的士兵,自然也就没人会替王仁恭报仇。

干掉王仁恭之后,刘武周一边在郡城内转了一圈,告诉大家自己已经诛杀了王仁恭。一边在第一时间占领了粮仓,然后直接开仓放粮!

灾荒之年,有粮食就有了一切!

利用放粮这个机会,刘武周瞬间得到了人心。而且,刘武周在放粮的同时,利用粮食招募士兵,很快就招募了过万人。与此同时,刘武周开始指挥手下,带兵接管马邑郡的各个关隘要地,彻底控制住马邑郡。

在控制住马邑郡的同时,刘武周还派人前往突厥,和突厥进行联络,希望能够得到突厥的支持。突厥方面,早就有搅乱中原的心思,见到刘武周前来投靠,自然乐见其成,当即宣布支持刘武周。

当刘武周造反的时候,他可能没想过,他的这些造反行为,会深刻影响到当时远在太原的李渊。李渊当时正担任太原留守,辖制整个太原及太原周边地区。刘武周造反之后,远在江都的杨广,立刻开始怀疑,刘武周的背后是李渊在使坏,于是便下令,要将李渊带去江都问罪。李渊自然是不可能去的,要真是去了的话,命就没了。原本李渊就想要造反,而刘武周这件事,则是让他不得不提前造反了。

而且,刘武周造反之后,也给了李渊一个借口,可以开始大范围募兵。李渊开始募兵之后,自然也是积极武装自己,不可能真的去打刘武周。

突厥支持,李渊又不打他,这样的局面下,刘武周自然就有了充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控制了马邑郡之后,刘武周又火速击败了雁门郡的守军,将雁门郡也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攻下雁门郡后,刘武周将隋炀帝在雁门郡的行宫劫掠一空,并且将里面的美女和财宝,送往了突厥。突厥方面得到这些实惠之后,自然更是大为开心,直接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此后不久,刘武周更是直接称帝了。

就这样,刘武周彻底站稳了脚跟,而且牢牢控制住了山西北部。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武周一边整顿内政,一边向外扩张。但可惜的是,刘武周的扩张之路,并不顺利。刘武周的地盘,正好处于山西北部。北边是突厥,南边是刘武周。西边是梁师都,东边是窦建德等农民军,哪一个都不好打。

就在刘武周一筹莫展之际,有个叫宋金刚的农民军领袖,被窦建德打败,然后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早就听说宋金刚会打仗,在宋金刚归降之后,当即对其委以重任。不但将自己的全部家产,分给宋金刚一半,而且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宋金刚。

不得不说,被刘武周大力招揽的这个宋金刚,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宋金刚被招揽来之后,马上给刘武周定下了‘入图晋阳,南下以争天下’的策略。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宋金刚这个建议,显然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将刘武周推向了死亡。

决定采用宋金刚的策略之后,刘武周当即任命宋金刚为统帅,领兵三万南下。此时晋阳,也就是太原,正是李渊的地盘。不过,李渊起兵之后,已经率领主力,南下进攻长安,入主关中了。此时山西这边,名义上最高的统帅,是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

这里要多说一句,历史上李渊有四个嫡子,其中老三李玄霸早夭,所以原本作为老四的李元吉,就成了老三。相比他的两个哥哥,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是真的不行,才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这也不能怪李元吉,因为李元吉很小的时候,他娘就去世了,他爹当时又忙着准备造反,根本就没空管他。

反正总之,历史上真实的李元吉,小时候就是个熊孩子而已。

刘武周进攻太原的时候,李元吉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只有16岁而已。指望一个16岁的孩子守住太原,这未免太难为人了。再加上李元吉本来就不懂这些,刘武周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他还在耍小孩子脾气,让自己手下的大将,带一百个步兵去试探刘武周的虚实。结果那位大将一气之下,直接投降了,反过来给刘武周做向导。

就这样,等到刘武周大军真的接近太原的时候,李元吉干脆直接带上家眷,趁着夜色逃跑了!

原本李渊留在山西地区的军事力量,也不算弱。若是换一个懂军事的人来,刘武周还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然而正是因为李元吉的存在,让刘武周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太原。

更要命的是,当刘武周南下的时候,李渊其实已经派出了援军。但负责领兵的,是当时唐朝的宰相裴寂。裴寂做官和站队是一把好手,但领兵打仗是真的不行。裴寂到了山西之后,没两个回合就被彻底打崩了。所以,等到刘武周拿下了太原之后,很快就可以继续乘胜追击,根本没人拦得住他。短短几个月内,整个山西地区,全部落入了刘武周的控制。唐军在黄河以东,基本上已经不剩什么地盘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渊终于不得不派出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领兵北上,对付刘武周。

李世民北上之后,刘武周的好运气,终于到头了。李世民领兵渡过黄河之后,率兵驻扎在柏壁地区,和刘武周、宋金刚展开了对峙。此后,李世民坚守不出,充分发挥了唐军补给充足的优势,和刘武周方面进行对耗。双方对峙了整整五个月之后,宋金刚终于彻底耗尽了粮草,不得不后退。等到宋金刚后退的时候,李世民这边则是蓄势待发许久,突然爆发,开始一路追着宋金刚打。

几场大战之后,宋金刚麾下的大军,被李世民打了个稀里哗啦。就连手下的大将尉迟恭,都被迫投降了李世民。

到了这个时候,刘武周根基不足的弊端,就彻底凸显了出来。

作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看似势大,但却缺乏久战的能力。后方补给不足,就是一个最大的明证。如果补给充足的话,宋金刚也未必就会溃败,甚至还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正是因为根基不深,导致刘武周很难提供足够的补给。而且宋金刚战败之后,刘武周便再难组织起足够的兵力,对唐军进行反击。

所以,当宋金刚战败之后,刘武周在整个山西,都已经没了立足之地。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拿回了整个山西。到了这个时候,刘武周也没了办法,只能和宋金刚一起,逃往突厥。企图依靠突厥的力量,东山再起。

然而遗憾的是,刘武周还是想得太天真了。

对于突厥来说,突厥最大的目的,是索要更多的人口和财宝,顺便搅乱中原,方便他们取利。然而此时的刘武周,在失去了整个山西的地盘之后,已经彻底失去了价值,根本不配得到突厥的支持。到了突厥之后,刘武周发现突厥根本懒得搭理他,不可能给他派遣援兵,便想要再次逃回山西,企图收拢残部。但此时的突厥,已经和李唐那边商量好了价钱,根本不可能放刘武周回去。就在刘武周刚刚逃跑的时候,突厥便果断派人,截杀了刘武周。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辈子的刘武周,终于死在了突厥人的手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祁钰接回朱祁镇后有种种机会 朱祁钰为何没有杀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祁钰为何不杀掉朱祁镇,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吗,朱祁镇为什么杀朱祁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宗朱祁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军队生擒,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成了俘虏,京师上下为之震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在万难之际登上皇位,也就

  •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之前的皇帝怎么称呼,秦始皇的皇后是谁,秦始皇陵墓

    对秦始皇不立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竟然又遇见了自己的梦中情人阿房女,他兴奋不已,要将阿房女册立为皇后,想不到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秦昭囊王时,秦赵两国关系十分紧张。赵国两次击败了秦国的进攻,为了缓和战局,秦国安国君就把自己的儿子异人送到了赵国

  • 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重二后来怎么样了,朱重二

    王重荣是 唐朝末年藩镇将领,河中节度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和二年,齐将朱温不敌唐军,于是投降唐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对王重荣接纳他十分感激,便以母亲姓王为由,拜了他为舅舅。随后朱温就在王重荣的提携下步步高升,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统帅。朱温为了报答王重荣,于是向他承诺自

  • 朱祁镇杀了于谦之后 朱祁镇有后悔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干嘛杀于谦,朱祁镇为什么杀于,于谦朱祁镇明小说

    你真的了解朱祁镇后悔杀于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457年,朱祁镇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于谦。孙太后怒骂朱祁镇:“你这个昏君!杀了于谦,不怕天下人唾骂吗?”朱祁镇不解:“于谦谋反,难道不该杀?”孙太后哭诉道:“当年你被俘,瓦剌进逼京师,大明群龙首,危在旦夕,这才立朱祁钰监国,是哀家准

  • 在蜀汉政权中,有哪些反对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在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蜀汉北伐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亮生前,一直坚持北伐,正史记载,前后多达五次,直到病逝于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也一直坚持北伐,

  • 朱祁钰要是狠心对朱祁镇下手 朱祁钰的下场会不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为什么杀朱祁钰,朱祁镇怎么从瓦剌回来的,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吗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朱祁钰比谁都想除掉朱祁镇,毕竟朱祁镇存在多一天,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多一天,始终是个隐患,只不过朱祁钰没有机会罢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带着军队屡屡骚扰大明边疆,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着大明

  • 孙桓:连败关羽和刘备的东吴小将,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张苞关兴,孙权九岁当使者

    在战乱频发的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震天下的猛将,他们都曾为各自效忠的势力搏杀疆场,建功立业,被后世崇拜。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名垂青史,有的将领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也立下战功,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世人遗忘,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孙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孙桓,字叔武,是孙河的第三子,上有兄长孙助

  • 孙策有可能被孙权杀死吗(孙策的死与孙权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db:关键词]

    小霸王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袁术的支持加上父亲的旧部,东渡长江连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及吴郡严白虎等地方实力,一步步平定江东并在和荆州刘表的争斗中大败黄祖占了上风。青梅煮酒时看走了眼的曹操此时着力于北方无力顾及孙策,于是就采取拉拢的对策:他让儿子

  • 孙权孙策大乔什么关系(孙策死后大乔跟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一时期爆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但是三国毕竟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除了蜀国的这些人物,像曹操、孙权等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吴的孙策和孙权。东吴这个国家临海,地势险恶,经济发达。再加上交通便利,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是一块儿福

  • 孙权晚年其实不昏庸(孙权晚年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众所周知,孙权为三国时期吴主,他继承父兄基业,一生勤勉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他晚年时期却性情大变,成为一个乖张残戾之人,这是为什么呢?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